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中国作家协会宣讲团来我省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来源: 省作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7-12-21    作者: admin

  12月17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宣讲团成员王宏甲专程为我省襄阳籍中国作协会员、省作协会员和文学爱好者200余人,作了题为“新时代需要新文学”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湖北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朱训集主持了宣讲。

  王宏甲同志是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作家。其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中国图书奖等。在两个小时的宣讲中,王宏甲同志着重宣讲了党的十九大召开的重大意义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介绍了中国作家协会以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积极谋划文学工作、作协工作的创新举措,并结合个人文学创作的实践,交流了个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当下文学创作的关系的认识与体会。他说,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深刻把握过去五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深刻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任务,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按照中国作协的要求,自觉用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领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更好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三精”、倡导“三讲”、反对“三俗”,提升文学原创力、创作精品力作。他认为,作家没有文化作支撑,文学创作就没有根;文学没有文化含量,作品就不会有生命力。新时代作家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养、涵养和修养,努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着力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作家应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不断提高深刻认识新时代、准确把握新时代、全面反映新时代、热情讴歌新时代的能力,围绕关注和记录大时代、大题材、大事件,着力写出反映新时代新气象、新成就的优秀文学作品。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中国作家协会宣讲团来我省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来源: 省作协办公室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17-12-21

  12月17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宣讲团成员王宏甲专程为我省襄阳籍中国作协会员、省作协会员和文学爱好者200余人,作了题为“新时代需要新文学”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湖北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朱训集主持了宣讲。

  王宏甲同志是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作家。其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中国图书奖等。在两个小时的宣讲中,王宏甲同志着重宣讲了党的十九大召开的重大意义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介绍了中国作家协会以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积极谋划文学工作、作协工作的创新举措,并结合个人文学创作的实践,交流了个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当下文学创作的关系的认识与体会。他说,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深刻把握过去五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深刻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任务,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按照中国作协的要求,自觉用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领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更好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三精”、倡导“三讲”、反对“三俗”,提升文学原创力、创作精品力作。他认为,作家没有文化作支撑,文学创作就没有根;文学没有文化含量,作品就不会有生命力。新时代作家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养、涵养和修养,努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着力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作家应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不断提高深刻认识新时代、准确把握新时代、全面反映新时代、热情讴歌新时代的能力,围绕关注和记录大时代、大题材、大事件,着力写出反映新时代新气象、新成就的优秀文学作品。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