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7-17 作者: 专题制作1
2013年至2016年,天门市作家协会主要组织开展了以下几项文学活动。
发起并成功举办“江汉笔会”
2014年,我会与仙桃、潜江二市共同协商,筹备“江汉笔会”,后于2015年4月在我市举办启动仪式及首届笔会。第二届邀请江汉石油管理局作协加盟,形成三市一局规模,在仙桃举办。2016年先后在潜江、广华举办第三、四届。这四届笔会邀请江汉地区一百多位有成就有潜力的作家参加,收获了一大批新作。历届笔会期间,承省作协大力支持,邀请到多位著名作家、评论家到会授课,《长江文艺》、《长江丛刊》编辑指导改稿,极富成效地激发了本地区作家的创作热情,提升了创作水准。江汉笔会曾提出“江汉文学流派”的设想,意在继承“公安、竟陵”等荆楚文学前辈宝贵遗产,开创新的天地。这有待今后若干年内不懈努力。
扶持拖市一中教师作家群
天门作协会员中,教师占很大比例。拖市镇第一中学尤为突出。2015年该校有三位老师出版个人作品集,一位老师作品拟结集成书。这一现象引起我会高度重视,遂于2015年初在该校召开教师作家作品研讨会,邀请市内40多位教师作家参加,力图以此为契机,推动全市教师文学创作向更高层次迈进。此事经《中国教师报》报以头版整版报道,在全国教育界产生强烈反响,得到省委宣传部领导高度好评。几年内,该校作家群体出版个人作品集7部,合集1部;集体创作的校园剧《红雨伞》被湖北电视台选播,《6号球衣》参加全国中学生文艺汇演,获全国二等奖。目前该校教师作家以“足球进校园”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已在我会《竟陵文学》连载,以全省“最美读书人”为采写对象的报告文学《悦读》已进入创作阶段。
加强与兄弟协会、团体会员联系,形成合力,繁荣创作
天门是小城市,资源有限,仅凭我会之力,组织文学活动每感力不从心。有鉴于此,近年来我们加强了与市内兄弟协会及本会团体会员的联系,团结、动员更广大的力量,繁荣创作。
1、指导天门市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
天门市中学生文学社团联合会是我会团体会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活动,是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联合会的发起单位之一。全市30多所中学均建有文学社,均办有社刊,每两年一次会刊评比,已坚持30余年。2013年至2016年期间,我会参与组织指导了两届年会,并在会刊《竟陵文学》上多次以专栏专页形式选载学生作品,培养了一大批文学后备军。
2、与兄弟协会合作
文学艺术各门类都有相通之处,各协会联手合作必不可少。近年来,我会先后与音协合作,完成了“天门新民歌”征集及制作工程;创造了大合唱“茶和天下”;与市摄影协会联合举办“摄影与诗”研讨会;与诗词学会联合举办“中华诗词新作研讨会”,受到市内文学艺术爱好者欢迎。
3、借助在外天门籍作家影响,推动本土创作
我们在会刊《竟陵文学》开辟《六羡歌》(《六羡歌》是茶圣陆羽在湖州所写的一首怀念家乡天门的诗)专栏,并固定置于每期全部栏目之首,编发天门籍在外作家的作品,提升了刊物质量与品位,也为本地作家提供了借鉴与学习的楷范。
来源:
作者:
专题制作1
发布时间:
2018-07-17
2013年至2016年,天门市作家协会主要组织开展了以下几项文学活动。
发起并成功举办“江汉笔会”
2014年,我会与仙桃、潜江二市共同协商,筹备“江汉笔会”,后于2015年4月在我市举办启动仪式及首届笔会。第二届邀请江汉石油管理局作协加盟,形成三市一局规模,在仙桃举办。2016年先后在潜江、广华举办第三、四届。这四届笔会邀请江汉地区一百多位有成就有潜力的作家参加,收获了一大批新作。历届笔会期间,承省作协大力支持,邀请到多位著名作家、评论家到会授课,《长江文艺》、《长江丛刊》编辑指导改稿,极富成效地激发了本地区作家的创作热情,提升了创作水准。江汉笔会曾提出“江汉文学流派”的设想,意在继承“公安、竟陵”等荆楚文学前辈宝贵遗产,开创新的天地。这有待今后若干年内不懈努力。
扶持拖市一中教师作家群
天门作协会员中,教师占很大比例。拖市镇第一中学尤为突出。2015年该校有三位老师出版个人作品集,一位老师作品拟结集成书。这一现象引起我会高度重视,遂于2015年初在该校召开教师作家作品研讨会,邀请市内40多位教师作家参加,力图以此为契机,推动全市教师文学创作向更高层次迈进。此事经《中国教师报》报以头版整版报道,在全国教育界产生强烈反响,得到省委宣传部领导高度好评。几年内,该校作家群体出版个人作品集7部,合集1部;集体创作的校园剧《红雨伞》被湖北电视台选播,《6号球衣》参加全国中学生文艺汇演,获全国二等奖。目前该校教师作家以“足球进校园”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已在我会《竟陵文学》连载,以全省“最美读书人”为采写对象的报告文学《悦读》已进入创作阶段。
加强与兄弟协会、团体会员联系,形成合力,繁荣创作
天门是小城市,资源有限,仅凭我会之力,组织文学活动每感力不从心。有鉴于此,近年来我们加强了与市内兄弟协会及本会团体会员的联系,团结、动员更广大的力量,繁荣创作。
1、指导天门市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
天门市中学生文学社团联合会是我会团体会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活动,是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联合会的发起单位之一。全市30多所中学均建有文学社,均办有社刊,每两年一次会刊评比,已坚持30余年。2013年至2016年期间,我会参与组织指导了两届年会,并在会刊《竟陵文学》上多次以专栏专页形式选载学生作品,培养了一大批文学后备军。
2、与兄弟协会合作
文学艺术各门类都有相通之处,各协会联手合作必不可少。近年来,我会先后与音协合作,完成了“天门新民歌”征集及制作工程;创造了大合唱“茶和天下”;与市摄影协会联合举办“摄影与诗”研讨会;与诗词学会联合举办“中华诗词新作研讨会”,受到市内文学艺术爱好者欢迎。
3、借助在外天门籍作家影响,推动本土创作
我们在会刊《竟陵文学》开辟《六羡歌》(《六羡歌》是茶圣陆羽在湖州所写的一首怀念家乡天门的诗)专栏,并固定置于每期全部栏目之首,编发天门籍在外作家的作品,提升了刊物质量与品位,也为本地作家提供了借鉴与学习的楷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