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湖北作协 > 机关建设 > 机关党建

[讲述我身边的故事]

来源: 机关党委    发布时间: 2020-09-30    作者: 鄢莉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体现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豁得出去。现发此文,是省作协抗疫工作中平凡党员不平凡担当的一个缩影。

  ——  省作协机关党委

 

  我的抗疫小故事

   2020年春节前后,我和千千万万的武汉人一样遭受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胁。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一直迫切希望能为抗疫做点事情。二月下旬,我接到省作协的通知,到居住地所在的街道报到,于是,我前往四维街道六合社区,在主任熊莉的安排下,当上了一名志愿者,主要负责六合花园小区的团购工作。

   当时小区已出现了发热病例,全部居民居家隔离,足不出户,购买食物和生活用品成为了大问题。我联系了多家商家,组织大家在小区微信群里团购。从接龙到收款,再到接收和清点物资,每次团购过程都相当繁琐。每周我至少组织一次肉类团购,两次青菜团购。为了让大家改善生活,更加安心居家抗疫,我又将面包、热干面、周黑鸭、豆腐、面点、小吃、香烟加入到团购清单。当大宗的团购物资到达小区门口,是我最忙碌的时候,我和其他志愿者一道,清点物资,通知取货,各家各户陆续取货,等到最后一户取完,通常要在寒风中站立一个小时。有些居民只有老人的,我还会送货上门,有次我给一户老年夫妻送肉,老爹爹很是感谢,一定要塞给我一个N95口罩,让我也很感动。

   后来附近的中百超市开始了送货业务,但只允许志愿者进入超市。我通常是前一晚编制好四、五十户的个性需求清单,然后到超市中帮忙分拣,一件件商品扫码,一单单先自己垫付,再回小区发放物资和收款。有一次中途突然下了大雨,一户老人想要我帮忙买一袋梨子,我浑身湿透地把梨子送上门,老大姐不停地说过意不去。

   在我当志愿者的这段时间,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是能得到保障的,每当在朋友圈里看到居民们晒出餐桌上的美食,我都觉得特别欣慰。

   三月初,我又接到单位的下沉通知,下沉到另外一个园博北社区。从此一直到四月上旬,我都是一天跑园博北,一天在六合花园,从来没有停顿过。

   当时没有公共交通,每次上班都是江福早晨开车来接我,下午又把我送回。园博北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社区,总共有两千多户,其中很多都是困难家庭,老年人特别多,有些居民住的是政府的廉租房。总体来说,这个社区居住密集,人员复杂,不好管理。

   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恐惧心理,幸好单位配备了防护服和其他防护物资。于是我经常是穿着又大又肥的防护服工作。

   社区给我们下沉志愿者安排的主要工作是送菜、分发物资、帮助居民到银行取钱等等,都是非常具体的工作。记得一次我和江福曾经到武汉广场的地下仓库,用他的私家车给社区拖武商的爱心菜,后备箱里、车后座上全堆满了菜,到了社区又搬去储存点。又有一回挨家挨户给居民送萝卜,是社区工作人员到地里拔来的。一个人拖着拖车,两个人到每家每户敲门、发萝卜、登记,花了两个小时才送完三个门栋,累了一身汗。社区分爱心鱼的时候,我和沈小群、江福按照名单送到贫困户家中,浑身都是鱼腥味。

   我们作协为社区办的最大一件好事就是修文主席联络拾禾影业捐赠一批米面。那天当两辆载重卡车将若干吨米面运进社区时,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还有请来的消防队员共计数十人,迅速动手卸车。大米和面都是50斤一袋的,在江清和主席带领下,江福、龚玉林、张志鲁、甘宗源、申屹等同志扛起一袋袋米面,来回穿梭,跑了一趟又一趟。我是女同志,搬不了一袋,就和其他女同志搭手,两人合搬一袋。大家干活都非常卖力,不到半个小时就卸完了车。这次捐赠给小区居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广受欢迎。

   临近四月的时候,小区部分解封,可以凭借健康码出入了。我们的工作就变成了在小区门口执勤。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五点半,一直值守在小区门口,拿着二维码图片,让每一个出入的居民扫码。健康码刚刚推出,有很多人,特别是老年人,没有独立的健康码,或根本不会扫码,我通常需要一个个帮助他们注册,教他们健康码的使用方法。小区进出人员、车辆川流不息,我们也就不停地一个个教,一个个要他们扫。有的居民很不配合,常常要费不少口舌,还要被抱怨。武汉的天气十分多变,在我们执勤的时候,要么寒风呼啸,有时又阳光毒辣,我们连遮阳棚也没有,就站在露天里。中午吃盒饭也就是坐在花坛边草草吃一顿,现在想起来还是很辛苦的。

   40天的志愿者经历,我觉得做的并不多,能为抗疫出一份力,自觉已经是很荣幸的事情了。

  

(作者系省作协长江文艺杂志社党支部成员)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讲述我身边的故事]

来源: 机关党委    作者: 鄢莉
发布时间: 2020-09-30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体现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豁得出去。现发此文,是省作协抗疫工作中平凡党员不平凡担当的一个缩影。

  ——  省作协机关党委

 

  我的抗疫小故事

   2020年春节前后,我和千千万万的武汉人一样遭受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胁。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一直迫切希望能为抗疫做点事情。二月下旬,我接到省作协的通知,到居住地所在的街道报到,于是,我前往四维街道六合社区,在主任熊莉的安排下,当上了一名志愿者,主要负责六合花园小区的团购工作。

   当时小区已出现了发热病例,全部居民居家隔离,足不出户,购买食物和生活用品成为了大问题。我联系了多家商家,组织大家在小区微信群里团购。从接龙到收款,再到接收和清点物资,每次团购过程都相当繁琐。每周我至少组织一次肉类团购,两次青菜团购。为了让大家改善生活,更加安心居家抗疫,我又将面包、热干面、周黑鸭、豆腐、面点、小吃、香烟加入到团购清单。当大宗的团购物资到达小区门口,是我最忙碌的时候,我和其他志愿者一道,清点物资,通知取货,各家各户陆续取货,等到最后一户取完,通常要在寒风中站立一个小时。有些居民只有老人的,我还会送货上门,有次我给一户老年夫妻送肉,老爹爹很是感谢,一定要塞给我一个N95口罩,让我也很感动。

   后来附近的中百超市开始了送货业务,但只允许志愿者进入超市。我通常是前一晚编制好四、五十户的个性需求清单,然后到超市中帮忙分拣,一件件商品扫码,一单单先自己垫付,再回小区发放物资和收款。有一次中途突然下了大雨,一户老人想要我帮忙买一袋梨子,我浑身湿透地把梨子送上门,老大姐不停地说过意不去。

   在我当志愿者的这段时间,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是能得到保障的,每当在朋友圈里看到居民们晒出餐桌上的美食,我都觉得特别欣慰。

   三月初,我又接到单位的下沉通知,下沉到另外一个园博北社区。从此一直到四月上旬,我都是一天跑园博北,一天在六合花园,从来没有停顿过。

   当时没有公共交通,每次上班都是江福早晨开车来接我,下午又把我送回。园博北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社区,总共有两千多户,其中很多都是困难家庭,老年人特别多,有些居民住的是政府的廉租房。总体来说,这个社区居住密集,人员复杂,不好管理。

   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恐惧心理,幸好单位配备了防护服和其他防护物资。于是我经常是穿着又大又肥的防护服工作。

   社区给我们下沉志愿者安排的主要工作是送菜、分发物资、帮助居民到银行取钱等等,都是非常具体的工作。记得一次我和江福曾经到武汉广场的地下仓库,用他的私家车给社区拖武商的爱心菜,后备箱里、车后座上全堆满了菜,到了社区又搬去储存点。又有一回挨家挨户给居民送萝卜,是社区工作人员到地里拔来的。一个人拖着拖车,两个人到每家每户敲门、发萝卜、登记,花了两个小时才送完三个门栋,累了一身汗。社区分爱心鱼的时候,我和沈小群、江福按照名单送到贫困户家中,浑身都是鱼腥味。

   我们作协为社区办的最大一件好事就是修文主席联络拾禾影业捐赠一批米面。那天当两辆载重卡车将若干吨米面运进社区时,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还有请来的消防队员共计数十人,迅速动手卸车。大米和面都是50斤一袋的,在江清和主席带领下,江福、龚玉林、张志鲁、甘宗源、申屹等同志扛起一袋袋米面,来回穿梭,跑了一趟又一趟。我是女同志,搬不了一袋,就和其他女同志搭手,两人合搬一袋。大家干活都非常卖力,不到半个小时就卸完了车。这次捐赠给小区居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广受欢迎。

   临近四月的时候,小区部分解封,可以凭借健康码出入了。我们的工作就变成了在小区门口执勤。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五点半,一直值守在小区门口,拿着二维码图片,让每一个出入的居民扫码。健康码刚刚推出,有很多人,特别是老年人,没有独立的健康码,或根本不会扫码,我通常需要一个个帮助他们注册,教他们健康码的使用方法。小区进出人员、车辆川流不息,我们也就不停地一个个教,一个个要他们扫。有的居民很不配合,常常要费不少口舌,还要被抱怨。武汉的天气十分多变,在我们执勤的时候,要么寒风呼啸,有时又阳光毒辣,我们连遮阳棚也没有,就站在露天里。中午吃盒饭也就是坐在花坛边草草吃一顿,现在想起来还是很辛苦的。

   40天的志愿者经历,我觉得做的并不多,能为抗疫出一份力,自觉已经是很荣幸的事情了。

  

(作者系省作协长江文艺杂志社党支部成员)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