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批评 > 书评序跋

从文本精准细读中走来——写在李汉超《荆楚诗韵》出版之际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2-24    作者: 易飞

  李汉超诗评集《荆楚诗韵——湖北诗人精美诗歌赏评》是一本富有地域性的诗评著作,日前由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已有多位方家推介。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和媒体人,我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大概十七年前,我当湖北日报文化新闻中心记者,在全省各地采访,其中多次到应城,于是与李汉超相识,并因年龄、爱好等相近,颇有共同语言。其时,湖北省作家协会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湖北作家写作家”中,我大概写了七八位,李汉超是其中之一,记得湖北日报刊发的题目为《一个人的村庄——记诗人李汉超》。近二十年来,我们的友谊始终在延续。

  2020年疫情发生之前,我又一次收到他的诗论大作《静下心来读好诗》(此前还有《诗海逐浪》)。疫情发生后,没什么书可看,似乎随便翻翻,竟一气读完了。读完后将感想、欣赏之类,回馈于他。在此期间,几位大学同学忽对写诗产生浓厚兴趣,拽蹿我牵头一起玩诗。疫间本无事,于是也就重操旧业,并创立“诗远方”诗社(后改为“次要诗人”诗社),李汉超是最早加入的几位之一。一路玩将过来,不想我又入痴颠,随着感觉复苏,自己拼命补课,作品也在全国大刊全面开花,玩的更加带劲。受李汉超影响,我忙里偷闲又开始“掰”诗,他每每给我鼓励、热评,其谦逊,其胸怀,不同一般。兴趣越来越浓后,我在特别关注杂志社新媒体平台每周三创办并推出了“周三诗荟”,李汉超是唯一指定的诗评家,或者说这个平台就是我俩联办。当时影响日甚,只可惜诗仍小众,推送差不多一年,只好依依作罢。

  我以为李汉超有几点相当可贵,一是热爱、坚韧,数年如一。他诗评和诗歌的足迹与著作可以充分佐证。其间他多次来汉,每次必来报社与我晤谈,三句不离诗。二是精读文本。我以为当下诗评者也如诗写者,如过江之鲫,大体都在外围作战,在文学史和理论中划圈,属隔靴搔痒按摩类,没有贴近文本的勇气和功夫,李汉超针对的是文本,非常难能可贵。我认为,只有对文本有判断力的人,其诗评才有价值;不贴近文本的云山雾罩的先锋词语和理论泡沫,只会将没有分辨能力的写作者,带入迷茫甚至阴沟里。李汉超对文本的精读,对诗性的精准捕捉,给我深刻印象,也对我的“易飞掰诗”产生了影响。三是具有全国视野。除了这本之外,他以前的两本诗评集,都是全国性的。不仅数年坚持阅读,而且阅读之广,显而易见。他对全国的一线诗人,其熟稔的程度让我汗颜。不仅熟悉他们的文本,而且对一些诗人的成长轨迹、个人际遇、代表作品,如数家珍。四是为文诚实,如其人。其诗评者,并无华丽风雅之高深理论与词藻,并无高蹈空泛之说教,不凌拔,不伪饰,其分析与感悟,均从文本中细细品味而来,从而具有说服力。

  该书选择张执浩、田禾、毛子、车延高、刘益善、谢克强、易飞、余述平、阿毛、余笑忠、剑男、哨兵、夜鱼等湖北68位实力诗人的68首精美诗歌,进行深入浅出的欣赏和剖析,是大中学生和诗歌爱好者学习诗歌写作的极好教材,也是广大读者极佳的阅读享受。著名诗歌评论家、三峡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波说:“李汉超的现代诗歌鉴赏始终基于一种内在的体验感,其文本细读的功夫不仅表现在技巧分析上,更重要的是,他还以对话的姿态走进每一个诗人的内心,既朝内领悟诗歌本体的创造,又向外对接时代的脉搏,在内外结合的感知与发现中力图抵达诗的美学高度。尤其是他长期坚持由一首诗入手,去捕捉和理解诗人整体上的创作特点,这种循序渐进的细读式写作,真正体现出了李汉超知人论世的综合批评风度。”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从文本精准细读中走来——写在李汉超《荆楚诗韵》出版之际

来源:     作者: 易飞
发布时间: 2022-02-24

  李汉超诗评集《荆楚诗韵——湖北诗人精美诗歌赏评》是一本富有地域性的诗评著作,日前由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已有多位方家推介。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和媒体人,我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大概十七年前,我当湖北日报文化新闻中心记者,在全省各地采访,其中多次到应城,于是与李汉超相识,并因年龄、爱好等相近,颇有共同语言。其时,湖北省作家协会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湖北作家写作家”中,我大概写了七八位,李汉超是其中之一,记得湖北日报刊发的题目为《一个人的村庄——记诗人李汉超》。近二十年来,我们的友谊始终在延续。

  2020年疫情发生之前,我又一次收到他的诗论大作《静下心来读好诗》(此前还有《诗海逐浪》)。疫情发生后,没什么书可看,似乎随便翻翻,竟一气读完了。读完后将感想、欣赏之类,回馈于他。在此期间,几位大学同学忽对写诗产生浓厚兴趣,拽蹿我牵头一起玩诗。疫间本无事,于是也就重操旧业,并创立“诗远方”诗社(后改为“次要诗人”诗社),李汉超是最早加入的几位之一。一路玩将过来,不想我又入痴颠,随着感觉复苏,自己拼命补课,作品也在全国大刊全面开花,玩的更加带劲。受李汉超影响,我忙里偷闲又开始“掰”诗,他每每给我鼓励、热评,其谦逊,其胸怀,不同一般。兴趣越来越浓后,我在特别关注杂志社新媒体平台每周三创办并推出了“周三诗荟”,李汉超是唯一指定的诗评家,或者说这个平台就是我俩联办。当时影响日甚,只可惜诗仍小众,推送差不多一年,只好依依作罢。

  我以为李汉超有几点相当可贵,一是热爱、坚韧,数年如一。他诗评和诗歌的足迹与著作可以充分佐证。其间他多次来汉,每次必来报社与我晤谈,三句不离诗。二是精读文本。我以为当下诗评者也如诗写者,如过江之鲫,大体都在外围作战,在文学史和理论中划圈,属隔靴搔痒按摩类,没有贴近文本的勇气和功夫,李汉超针对的是文本,非常难能可贵。我认为,只有对文本有判断力的人,其诗评才有价值;不贴近文本的云山雾罩的先锋词语和理论泡沫,只会将没有分辨能力的写作者,带入迷茫甚至阴沟里。李汉超对文本的精读,对诗性的精准捕捉,给我深刻印象,也对我的“易飞掰诗”产生了影响。三是具有全国视野。除了这本之外,他以前的两本诗评集,都是全国性的。不仅数年坚持阅读,而且阅读之广,显而易见。他对全国的一线诗人,其熟稔的程度让我汗颜。不仅熟悉他们的文本,而且对一些诗人的成长轨迹、个人际遇、代表作品,如数家珍。四是为文诚实,如其人。其诗评者,并无华丽风雅之高深理论与词藻,并无高蹈空泛之说教,不凌拔,不伪饰,其分析与感悟,均从文本中细细品味而来,从而具有说服力。

  该书选择张执浩、田禾、毛子、车延高、刘益善、谢克强、易飞、余述平、阿毛、余笑忠、剑男、哨兵、夜鱼等湖北68位实力诗人的68首精美诗歌,进行深入浅出的欣赏和剖析,是大中学生和诗歌爱好者学习诗歌写作的极好教材,也是广大读者极佳的阅读享受。著名诗歌评论家、三峡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波说:“李汉超的现代诗歌鉴赏始终基于一种内在的体验感,其文本细读的功夫不仅表现在技巧分析上,更重要的是,他还以对话的姿态走进每一个诗人的内心,既朝内领悟诗歌本体的创造,又向外对接时代的脉搏,在内外结合的感知与发现中力图抵达诗的美学高度。尤其是他长期坚持由一首诗入手,去捕捉和理解诗人整体上的创作特点,这种循序渐进的细读式写作,真正体现出了李汉超知人论世的综合批评风度。”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