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家茶馆 > 新作快读

乡土(刊载于《散文》2022年第10期)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10-09    作者: 熊启文

  “写小说真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的生活,一头挑的技巧。”说这话时,柳青已是出版《种谷记》、《铜墙铁壁》等多篇小说而名满文坛的青年作家,参与创办《中国青年报》,并主持文艺副刊工作。1951年9月,柳青幸运地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赴苏联访问。实地访晤,柳青为眷慕已久的托尔斯泰顽强毅力和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所打动,被“生活在自己要表现的人物环境中”的创作理念所折服,暗自做出了新的人生选择。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作为从延安走出来的作家,柳青每次大战结束后都发奋写作。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派往大连工作,他写下《种谷记》,作品一完成,立即回到艰苦的陕甘宁边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许多人想见世面到各地游山玩水,他却埋头写作《铜墙铁壁》,作品一出,他又开始计划着新的作品了。

  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是个千年不遇的新事物。“作家要进三个学校:生活的学校,政治的学校,艺术的学校。”“搞写作,就先到基层群众中去。”这位能讲英语、俄语,心怀文学理想的青年作家讲出石破天惊的话语,惹得同行们一阵侧目。那时文艺队伍不少人爱“做姿态”,下去以前大张旗鼓表决定,喊口号,下去三五天,找个堂皇理由陆续都回来了。有的只是到领导机关聊聊,吃两顿饭就算深入过了。然而,勘破红尘般决绝,柳青放弃舒适的条件,回绝省领导的劝阻,干脆把工作关系转到终南山下的长安县,县委所在地韦曲镇离省城只有二十五里,既有浓郁的乡土乡音乡情,又能回避城市机关里的纷纭干扰。那时,巨大的政治变化,必然带来经济和各种社会心理的变化,柳青认为长安县离城市不太远,最能迅速、明显地反映这种变化来,最能找到独具代表性的乡村“典型”,心目中的“英雄”。

  “要想塑造英雄,首先要塑造自己,要写英雄,首先要学习英雄。我绝不能说一套,做一套。”1952年9月,秋风乍起。柳青带着简单行李坐着汽车出了西安城大南门,下了最大一道坡,进入稍微宽展的土街道,就到韦曲镇。住进县委大院一间平房,已是行政级别九级的柳青,暂时担任县委副书记,分管农村互助合作。“在生活里,学徒可能变成大师,离开了生活,大师也可能变成匠人。”柳青想尽快下基层,在这儿只是过渡一下,对全县情况做些初步了解。

  “我马上要下去了,把我县委副书记的职务取消了吧!”县委领导理解大作家创作心切,只好答应柳青的请求,但仍为他保留县委常委一职,是为解决工资待遇,好让他安心写作。拔锅起灶,柳青决定落户皇甫村。皇甫村就坐落在神禾塬南麓。1953年4月,柳青夫妻二人暂住到一所叫“常宁宫”的旧疗养院里。两年后,将村中一座叫“中宫寺”的破庙修整后,柳青才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刚来皇甫村,柳青穿着熨帖的白衬衣、西装裤,戴着金色边框的眼镜,提着公文包,坐在牛车上,俯身看着老人和孩子争抢牛粪。遇见的村民嘟囔他:洋活得很嘛。”柳青心头一震,第二天就在集市上买了农民的服装,换掉四个兜的干部服,头发剃光,抽着旱烟,挽起了袖口。要写好农民,首先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农民。此刻,柳青想着在皇甫村尽量生活时间长些,真正进入到他的书写对象之中,“永远不失去一个普通人的感觉”。

  柳青熟知乡亲们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古今几千年,农民过惯了一家一户的日子,穷了一家去乞讨,富了自家享用,没有互助的意识,谁能接受互助合作呢?农民常常是看着别人的样子走路,跟着发财,不跟着跳崖。柳青就先给党员、团员、村干部和积极分子讲互助合作课本,让他们带头示范。大伙都说,大道理都会说,可柳青讲得不让人烦,反而爱听。有时没听到柳青的讲话,就有人念叨:柳书记今儿怎没来?光想听他说个啥,几天不听心里还蛮慌的。

  在皇甫村,柳青不仅是“百事问”,还是“百事管”。有人问他,你在县上是分管啥工作的?他回答,凡是群众需要的事,我都管。柳青化作关中农民,全面参与当地基层干部的工作管理,在田间地头和乡亲们唠家常。遇上赶集,柳青会扮作粮客去赶热闹,眼镜也不戴,混在人群中观察粮食交易情形。转到牲口市上,他又扮成买牲口的,不动声色地观察一番,也会和当地农民一样把手伸进牙家袖管里,一阵捏掐。谈成一笔好生意,柳青突然哈哈大笑,弄得人家莫名其妙。

  柳青坐在灯下写作。他计划第一部写互助组阶段,第二部写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在那盏油灯下,身后的影子,像一位黑色的巨人般守护着他,也守护着那一片光明。隔壁的邻居已经睡下,鼾声穿过土墙,听上去像地震。他出门投进黑夜,院子里的树影像泼了墨似的。那时枣子刚刚熟透,香香甜甜满树,他抹黑随手抓下一把,脆脆地嚼上。一股甘甜穿透全身,再听那鼾声,也不那么刺耳了。

  互助组的初起、整顿、发展、成熟,其中的曲曲折折、是是非非,柳青全都经历过。身居破庙宇,心向草棚,白天跑农村,晚上写笔记,他精力全都用在了农村农业上。利用体察各种人的思想和心理的时机,柳青让不同人物素材在他头脑中积累起丰富的记忆。“文学艺术不是真实生活的临摹,不是叙述,它除了有生活的规律,还有艺术自身的规律,使这两种规律尽可能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就是艺术构想,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艺术技巧。”写了不少,也丢了不少,剩下的是反复研磨而过滤出来的。竖排的稿纸写满如豆的小字,再细心整理成册。历经五年,四易其稿,小说才正式定稿。

  1960年,《创业史》第一部问世,引起极大社会反响。高兴之余,柳青随即着手第二部的写作,他是想把梁生宝等农民创业的历程“印”在中国文学史上。那时段,柳青亲自参与创建陕西王莽村“七一联合农业社”、皇甫村“胜利农业社”,使长安县农业互助合作工作得以健康发展,成为陕西和西北的先进典型。“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当代作家路遥,曾评价柳青的创作:“一只手拿着显微镜观察皇甫村及其周围的生活,另一只手拿着望远镜在瞭望终南山以外的地方,因此他的作品不仅显示了生活细部的逼真精细,同时在总体上体现出了史诗式的宏大雄伟。”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长度,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柳青有心让自己的作品像从黄土塬上长出来的一样,浸满地气。他留心观察农村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状况,用心揣摩“小说对象”人物的心理、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将每个人物使用的性格化语言都烂熟于心。《梁生宝买稻种》一段,把农民向往新生活艰苦奋斗刻画得逼真传神,使庄稼人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员的特有气质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作家“深入生活”的效果是用“生活深入作家”的程度来反映的,是在具体的农村社会现实背景中“演”人物。柳青这样认为,他也这样去做的。他经常与《创业史》中梁生宝的原型人物王家斌谈论工作,商量村中问题。王家斌说,柳青对普通农民从来不发脾气,也不说重话,要求脱产干部像和尚的木鱼子,“人家敲时嘴里还经常骂你,嘟囔你,那你也不能发脾气”。做农民工作,说明问题不要面面俱到,一次就讲一两个问题,用农民熟悉的语言和实例,把道理说深说透,让人们真正理解党的政策。讲干部办事怎样才算公道,整整一个会,两个多小时,就说了这“公道”二字,人人都凝神听,只怕那句没听清。

  柳青笔下的梁三老汉,是在泥土里扒拉一辈子的农民,善良、勤劳、倔强、保守,他由衷地感谢带来土地、带来创业希望的共产党,但又不理解、不能接受社会主义的新事物,思想和性格上充满着种种矛盾。写梁三老汉的时候,柳青不由自主地流泪,他是把梁三老汉当作自己的父亲来写的。这个形象,承载了大量中国农民几千年的奋斗与辛酸。

  为了写好小说中的白占魁,一段时间,柳青混在街上那些下棋、围观人堆里。为了深入了解这类人,柳青戴个烂草帽,或观棋不语,或下棋、悔棋,有意去争执,无故地发问。惹得群众有些反映:“那都是些不务正业的地痞,柳书记怎成天和他们混呢?”低于生活不是现实主义,脱离生活也不是现实主义。柳青深谙此理,他对贫苦农民倾尽笔墨,把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地倾注在他们身上,当然也包括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他常常以托尔斯泰为标尺自省,不敢失去一个作家的良心,竭力在作品中体现出历史价值和作家的责任担当。在创作的同时,他还抽空编写《怎样沤青肥》、《耕畜饲养三字经》等读本,印刷给乡亲们,还将《创业史》第一部的全部稿费一万六千零六十五元,全部捐出帮助集体修建王曲卫生院、农业机械厂,以及修筑滈河大桥。三年困难时期,柳青家庭经济窘迫,有人嘲讽他捐献稿费造成自己的被动,又有人说他捐款是“沽名钓誉”“吃小亏占大便宜”“收买人心”。而柳青认为,写书不是为了自己,农民把收获的粮食交给国家,他也应该把自己的劳动所得交给国家。柳青像个苦行僧,磨顶放踵沉到贫苦中。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多年农民打扮,习惯已成自然。有次上北京开会,他一身农民穿着,拿着软卧票,就是上不了车,列车员再三审查盘问,不相信他的真实身份,那时乘坐软卧车厢是种身份象征。受邀去一家高档西餐厅,一进门就被“严防死守”,饭间上卫生间,都有一个男服务员在门口盯着,事后才知晓自己是被人家当小偷对待了。

  1967年,政治风云激荡,城里人造反,乡里人也造反。经历两次莫名抄家之后,柳青被迫搬离蹲点十四年的皇甫村,回城。望着撂荒的乡野,柳青哀切长叹,原本一心设想把《创业史》一直写到公社化,计划写四部怕是写不完了,小说矛盾冲突的高潮怕是见不到了……

  太阳转身了,神禾塬上一片阴郁。坐在牛车上,柳青久久地回望,熟稔的诗句又在他的胸臆流转:

  襟怀纳百川,志越万仞山。

  目极千年事,心地一平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湖北日报网

乡土(刊载于《散文》2022年第10期)

来源:     作者: 熊启文
发布时间: 2022-10-09

  “写小说真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的生活,一头挑的技巧。”说这话时,柳青已是出版《种谷记》、《铜墙铁壁》等多篇小说而名满文坛的青年作家,参与创办《中国青年报》,并主持文艺副刊工作。1951年9月,柳青幸运地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赴苏联访问。实地访晤,柳青为眷慕已久的托尔斯泰顽强毅力和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所打动,被“生活在自己要表现的人物环境中”的创作理念所折服,暗自做出了新的人生选择。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作为从延安走出来的作家,柳青每次大战结束后都发奋写作。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派往大连工作,他写下《种谷记》,作品一完成,立即回到艰苦的陕甘宁边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许多人想见世面到各地游山玩水,他却埋头写作《铜墙铁壁》,作品一出,他又开始计划着新的作品了。

  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是个千年不遇的新事物。“作家要进三个学校:生活的学校,政治的学校,艺术的学校。”“搞写作,就先到基层群众中去。”这位能讲英语、俄语,心怀文学理想的青年作家讲出石破天惊的话语,惹得同行们一阵侧目。那时文艺队伍不少人爱“做姿态”,下去以前大张旗鼓表决定,喊口号,下去三五天,找个堂皇理由陆续都回来了。有的只是到领导机关聊聊,吃两顿饭就算深入过了。然而,勘破红尘般决绝,柳青放弃舒适的条件,回绝省领导的劝阻,干脆把工作关系转到终南山下的长安县,县委所在地韦曲镇离省城只有二十五里,既有浓郁的乡土乡音乡情,又能回避城市机关里的纷纭干扰。那时,巨大的政治变化,必然带来经济和各种社会心理的变化,柳青认为长安县离城市不太远,最能迅速、明显地反映这种变化来,最能找到独具代表性的乡村“典型”,心目中的“英雄”。

  “要想塑造英雄,首先要塑造自己,要写英雄,首先要学习英雄。我绝不能说一套,做一套。”1952年9月,秋风乍起。柳青带着简单行李坐着汽车出了西安城大南门,下了最大一道坡,进入稍微宽展的土街道,就到韦曲镇。住进县委大院一间平房,已是行政级别九级的柳青,暂时担任县委副书记,分管农村互助合作。“在生活里,学徒可能变成大师,离开了生活,大师也可能变成匠人。”柳青想尽快下基层,在这儿只是过渡一下,对全县情况做些初步了解。

  “我马上要下去了,把我县委副书记的职务取消了吧!”县委领导理解大作家创作心切,只好答应柳青的请求,但仍为他保留县委常委一职,是为解决工资待遇,好让他安心写作。拔锅起灶,柳青决定落户皇甫村。皇甫村就坐落在神禾塬南麓。1953年4月,柳青夫妻二人暂住到一所叫“常宁宫”的旧疗养院里。两年后,将村中一座叫“中宫寺”的破庙修整后,柳青才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刚来皇甫村,柳青穿着熨帖的白衬衣、西装裤,戴着金色边框的眼镜,提着公文包,坐在牛车上,俯身看着老人和孩子争抢牛粪。遇见的村民嘟囔他:洋活得很嘛。”柳青心头一震,第二天就在集市上买了农民的服装,换掉四个兜的干部服,头发剃光,抽着旱烟,挽起了袖口。要写好农民,首先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农民。此刻,柳青想着在皇甫村尽量生活时间长些,真正进入到他的书写对象之中,“永远不失去一个普通人的感觉”。

  柳青熟知乡亲们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古今几千年,农民过惯了一家一户的日子,穷了一家去乞讨,富了自家享用,没有互助的意识,谁能接受互助合作呢?农民常常是看着别人的样子走路,跟着发财,不跟着跳崖。柳青就先给党员、团员、村干部和积极分子讲互助合作课本,让他们带头示范。大伙都说,大道理都会说,可柳青讲得不让人烦,反而爱听。有时没听到柳青的讲话,就有人念叨:柳书记今儿怎没来?光想听他说个啥,几天不听心里还蛮慌的。

  在皇甫村,柳青不仅是“百事问”,还是“百事管”。有人问他,你在县上是分管啥工作的?他回答,凡是群众需要的事,我都管。柳青化作关中农民,全面参与当地基层干部的工作管理,在田间地头和乡亲们唠家常。遇上赶集,柳青会扮作粮客去赶热闹,眼镜也不戴,混在人群中观察粮食交易情形。转到牲口市上,他又扮成买牲口的,不动声色地观察一番,也会和当地农民一样把手伸进牙家袖管里,一阵捏掐。谈成一笔好生意,柳青突然哈哈大笑,弄得人家莫名其妙。

  柳青坐在灯下写作。他计划第一部写互助组阶段,第二部写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在那盏油灯下,身后的影子,像一位黑色的巨人般守护着他,也守护着那一片光明。隔壁的邻居已经睡下,鼾声穿过土墙,听上去像地震。他出门投进黑夜,院子里的树影像泼了墨似的。那时枣子刚刚熟透,香香甜甜满树,他抹黑随手抓下一把,脆脆地嚼上。一股甘甜穿透全身,再听那鼾声,也不那么刺耳了。

  互助组的初起、整顿、发展、成熟,其中的曲曲折折、是是非非,柳青全都经历过。身居破庙宇,心向草棚,白天跑农村,晚上写笔记,他精力全都用在了农村农业上。利用体察各种人的思想和心理的时机,柳青让不同人物素材在他头脑中积累起丰富的记忆。“文学艺术不是真实生活的临摹,不是叙述,它除了有生活的规律,还有艺术自身的规律,使这两种规律尽可能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就是艺术构想,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艺术技巧。”写了不少,也丢了不少,剩下的是反复研磨而过滤出来的。竖排的稿纸写满如豆的小字,再细心整理成册。历经五年,四易其稿,小说才正式定稿。

  1960年,《创业史》第一部问世,引起极大社会反响。高兴之余,柳青随即着手第二部的写作,他是想把梁生宝等农民创业的历程“印”在中国文学史上。那时段,柳青亲自参与创建陕西王莽村“七一联合农业社”、皇甫村“胜利农业社”,使长安县农业互助合作工作得以健康发展,成为陕西和西北的先进典型。“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当代作家路遥,曾评价柳青的创作:“一只手拿着显微镜观察皇甫村及其周围的生活,另一只手拿着望远镜在瞭望终南山以外的地方,因此他的作品不仅显示了生活细部的逼真精细,同时在总体上体现出了史诗式的宏大雄伟。”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长度,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柳青有心让自己的作品像从黄土塬上长出来的一样,浸满地气。他留心观察农村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状况,用心揣摩“小说对象”人物的心理、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将每个人物使用的性格化语言都烂熟于心。《梁生宝买稻种》一段,把农民向往新生活艰苦奋斗刻画得逼真传神,使庄稼人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员的特有气质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作家“深入生活”的效果是用“生活深入作家”的程度来反映的,是在具体的农村社会现实背景中“演”人物。柳青这样认为,他也这样去做的。他经常与《创业史》中梁生宝的原型人物王家斌谈论工作,商量村中问题。王家斌说,柳青对普通农民从来不发脾气,也不说重话,要求脱产干部像和尚的木鱼子,“人家敲时嘴里还经常骂你,嘟囔你,那你也不能发脾气”。做农民工作,说明问题不要面面俱到,一次就讲一两个问题,用农民熟悉的语言和实例,把道理说深说透,让人们真正理解党的政策。讲干部办事怎样才算公道,整整一个会,两个多小时,就说了这“公道”二字,人人都凝神听,只怕那句没听清。

  柳青笔下的梁三老汉,是在泥土里扒拉一辈子的农民,善良、勤劳、倔强、保守,他由衷地感谢带来土地、带来创业希望的共产党,但又不理解、不能接受社会主义的新事物,思想和性格上充满着种种矛盾。写梁三老汉的时候,柳青不由自主地流泪,他是把梁三老汉当作自己的父亲来写的。这个形象,承载了大量中国农民几千年的奋斗与辛酸。

  为了写好小说中的白占魁,一段时间,柳青混在街上那些下棋、围观人堆里。为了深入了解这类人,柳青戴个烂草帽,或观棋不语,或下棋、悔棋,有意去争执,无故地发问。惹得群众有些反映:“那都是些不务正业的地痞,柳书记怎成天和他们混呢?”低于生活不是现实主义,脱离生活也不是现实主义。柳青深谙此理,他对贫苦农民倾尽笔墨,把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地倾注在他们身上,当然也包括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他常常以托尔斯泰为标尺自省,不敢失去一个作家的良心,竭力在作品中体现出历史价值和作家的责任担当。在创作的同时,他还抽空编写《怎样沤青肥》、《耕畜饲养三字经》等读本,印刷给乡亲们,还将《创业史》第一部的全部稿费一万六千零六十五元,全部捐出帮助集体修建王曲卫生院、农业机械厂,以及修筑滈河大桥。三年困难时期,柳青家庭经济窘迫,有人嘲讽他捐献稿费造成自己的被动,又有人说他捐款是“沽名钓誉”“吃小亏占大便宜”“收买人心”。而柳青认为,写书不是为了自己,农民把收获的粮食交给国家,他也应该把自己的劳动所得交给国家。柳青像个苦行僧,磨顶放踵沉到贫苦中。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多年农民打扮,习惯已成自然。有次上北京开会,他一身农民穿着,拿着软卧票,就是上不了车,列车员再三审查盘问,不相信他的真实身份,那时乘坐软卧车厢是种身份象征。受邀去一家高档西餐厅,一进门就被“严防死守”,饭间上卫生间,都有一个男服务员在门口盯着,事后才知晓自己是被人家当小偷对待了。

  1967年,政治风云激荡,城里人造反,乡里人也造反。经历两次莫名抄家之后,柳青被迫搬离蹲点十四年的皇甫村,回城。望着撂荒的乡野,柳青哀切长叹,原本一心设想把《创业史》一直写到公社化,计划写四部怕是写不完了,小说矛盾冲突的高潮怕是见不到了……

  太阳转身了,神禾塬上一片阴郁。坐在牛车上,柳青久久地回望,熟稔的诗句又在他的胸臆流转:

  襟怀纳百川,志越万仞山。

  目极千年事,心地一平原。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