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宜昌市作协五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要点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7-25    作者: 宜昌市作协

宜昌市作协在省作协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全市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开拓进取、担当作为,开创了全市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新局面。现将2018年6月至今五年来的工作成绩、亮点总结如下。

一、重大活动出圈出彩

五年来,宜昌市作协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围绕“宜昌特色、国家水平、世界影响”的总要求,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承办了一系列全市重大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宜昌城市品牌塑造和文学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2018年——举办“中国端午·诗意宜昌”端午诗会。授予吉狄马加“中国诗歌之城‘桂冠诗人’”称号,叶延滨、王家新、李少君、雷平阳、张执浩等10位诗人“中国诗歌之城‘诗歌大使’”称号。新华网作了“打造有形的诗城、营造无形的诗意”为主题的专访,央视《新闻联播》向海内外推介“中国端午·诗意宜昌”。相关媒体先后发出2000多篇报道,新浪微博相关内容总阅读量达1530万,人民网、新华网等10多家网络平台的直播吸引1100多万人在线观看。

2020年——因疫情原因,在线上组织了“云上端午·诗意宜昌”2020屈原故里端午诗会,人民网、新华网、长江云、腾讯、网易、新浪、百度、凤凰网、今日头条等十余家权威媒体和宜昌发布、三峡日报、三峡晚报、三峡商报、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等市内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其中新华网在线观看人数达到57万、新浪网70万、三峡广电直播35万、宜昌发布微信微博抖音等市级新媒体平台43万。

2022年——承办第二届“屈原诗歌奖”评选暨颁奖活动。本届“屈原诗歌奖”共收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参评作品1万余件。多多、沈苇、陈先发、梁平、阎安、娜夜、臧棣、阿信、谷禾、金铃子等10位诗人获评“屈原诗歌奖”,李满强、聂沛获评“屈原诗歌奖”征文奖。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称赞“屈原诗歌奖”“评出了中国文学的高度”。

2022年——举办“名家名刊看宜昌”活动。举办了由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名家名刊看宜昌”活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发来视频讲话,邀请到《人民文学》副主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中国作协第九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天津市作协副主席龙一,《民族文学》杂志副主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陈亚军,湖南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沈念,《中国作家》杂志编辑部主任、著名作家俞胜等10余位著名作家、编辑家走进宜昌、认识宜昌、抒写宜昌。

2023年——“长江艺术小镇”落户宜昌。宜昌第二届“330”三峡国际人才日暨长江中上游区域城市青年发展交流会上,“长江艺术小镇”正式揭牌。具体包含:全国文化名家工作室、宜昌文学艺术展演展示和学术交流中心、宜昌文艺创作创意研发中心、宜昌城市文化会客厅、宜昌文学艺术馆等。

2023年——由中国作协《诗刊》社、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湖北宜昌·《诗刊》社第39届“青春诗会”,已于2月24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新闻发布会,这也是“青春诗会”自开展以来,首次落户湖北。宜昌与《诗刊》社联手举办系列诗歌活动,将为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

二、履职尽责亮点纷呈

2018年——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开展系列文学活动。

(一)联合中国音协举办“美丽中国·音画宜昌”音乐采风创作活动,邀请12名中国当代著名词曲作家围绕长江、三峡、宜昌,创作出了《长江流进新时代》《家在山水间》等一批描绘长江生态保护美好蓝图、激励奋进、讴歌时代主旋律的歌曲作品。

(二)承办省作协大调研宜昌站活动,参与省作家协会“2018年荆楚作家走乡村”等活动。

(三)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主题,组织“宜昌作家在行动”大型采风活动,分别深入远安、猇亭举办创作培训活动,近百位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参加活动。

2019年——强化新时代意识,不断探索自身改革。

(一)承办省作协调研创作活动。参与省作协“基层文学现状和阵地建设”专题调研活动

(二)设立宜昌市首批文化名家工作室。“张永久(文学)工作室”成为首批12家“文化名家工作室”之一。

(三)创新新文艺群体服务。出台新文艺群体统战工作实践创新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挂牌设立宜昌市新文艺群体作家工作坊。

(四)宜昌市作协改为群团组织。中共宜昌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就市文联机关编制调整下发文件(宜编〔2019〕53号),明确增设作协工作部,其主要职责为负责作协事业发展、作协管理和服务工作。

(五)成立宜昌文学艺术院。中共宜昌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设立宜昌文学艺术院(宜编〔2019〕92号),与《三峡文学》杂志社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以宜昌文学艺术院为主牌名。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创作规划、引领创作导向、组织人才培训、管理签约作家等工作;负责刊物编辑出版、文学新人培育推介、文艺平台管理维护、精品作品签约指导、服务市作家协会等工作。

(六)举办“宜昌市文学创作研修班暨龙泉湖笔会”,省作协主席李修文,副主席田天、晓苏、张执浩及相关刊物负责人刘诗伟、丁东亚等专程赴宜,分别从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网络文学创作等方面进行了授课和互动,全市老中青三代包括新文艺群体重点作者百余人参加笔会。

2020年——面对疫情,积极作为发挥文学工作优势。

(一)举办宜昌市青年女作家作品研讨暨文学创作培训会,邀请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有顺等评论家,以点评8名70后女作家代表作品为重点,为全市80多名创作骨干进行辅导授课。

(二)举办“当文学遇到书法”——宜昌市作家书法家座谈会、朱朝敏《百里洲纪事:一线脱贫攻坚实录》线上研讨会等、陈刚长篇小说《卧槽马》研讨会等创作交流活动。

(三)创作出1000余件战“疫”文学作品,涉及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歌词等多个门类。这些作品,唱响了宜昌干部群众同心携手应对磨难的时代强音,颂扬了在灾难面前执著坚守、相濡以沫的民族精神。

2021年——特色工作与建党百年系列文艺创作成果。

(一)在省作协七届四次全委会上作了题为《践行初心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的大会交流发言。

(二)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长江大保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题,出版精准扶贫文集《山河作证》、建党百年文集《红色宜昌》等文学作品。

(三)组织完成“向党说句心里话”精短诗文征稿活动,先后在“宜昌作家网”推出100期征文稿件;完成乡村振兴主题文学作品《桥料三重奏》采风创作。

(四)组织召开宜昌市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推进会,湖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少数民族作家田天,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晓苏,省文联原党组书记、著名作家李传锋以及长阳、五峰、秭归、宜都少数民族作家代表近百人围绕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相互交流,现场接受专家的指导和点评。同时在长阳、五峰设立了深入生活联系点(创作基地)并授牌。

2022年——克服疫情困难,强力推进各项工作。

(一)承办《芳草》杂志社《美丽乡愁2022》全国作家走进五峰活动成果丰硕。由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省文联主席刘醒龙,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广西省作协名誉主席冯艺等20余位著名作家、编辑深入五峰调研采风,实地感受乡村振兴成果,创作了一批文质兼美的作品。著名作家王剑冰撰写的《幸福栗子坪》发表在10月19日《光明日报》、刘益善撰写的《在五峰怀念一个人》被搜狐推送,后期《芳草》杂志将对创作成果进行结集出版。

(二)围绕“喜迎二十大”主题开展系列采风创作活动。承办“湖北文艺名家走进宜昌采风创作”活动,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耿瑞华带领全省知名作家走进“坝头库首第一村”许家冲村、屈原故里和宜昌新材料产业园,以文学之笔讴歌宜昌长江大保护、生态环保和屈原文化“一标三地”建设成果。组织全市作家参加了“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宜昌文艺界重大主题集中采风创作活动,16名作家深入夷陵区、秭归县等地采风创作。

(三)出版乡村振兴题材文学作品集《桥料三重奏》,记录宜昌乡村振兴的重大成果。为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通过“宜昌作家”微信公众号推出“喜迎二十大 礼赞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共推出文学作品103期。

2023年——时间近半,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举办“文学阅读与现代教育”作家访谈活动。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青年评论家、教授刘波,全国文化名家、宜昌市文联党组书记、宜昌市文联(作协)主席周立荣做客宜昌天问学院,为现场300多位师生及求索读书会会员、宜昌市作家代表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访谈对话。

(二)举办映泉文学馆开馆揭牌仪式暨映泉文学馆开馆座谈会,映泉文学馆为湖北省内第一家为已故当代著名作家建立的文学馆。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传承文学精神 书写时代新篇”2023年映泉故里文学夜话活动,省作协副主席江清和、田天、晓苏等受邀为宜昌作家们指导创作。

(三)参与组织长江文艺2023年度春季改稿培训会。

(四)在省作协七届六次全委会上作了题为《凝心聚力谋发展  踔厉奋发勇争先》的大会交流发言。

三、精品生产成果丰硕

2018年——毛子获中国·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和后天诗歌奖;朱白丹长篇文化散文《走遍宜昌》获中华文学2018年年度图书奖;陈刚的长篇小说《卧槽马》在《中国作家》发表、入选《长篇小说选刊》;马桂兰的中篇小说《跟踪者》在《小说月报》发表、入选《中华文学选刊》;省作协签约长篇小说李晓梅的《绿萝的天空》、韩玉洪的《铁血宜昌峡》、王新民的《你看江水往南流》、周仕华的《碧血黄花》和闫刚的《河口纪事》及《李华章文集》(三卷本100万字)出版。

2019年——长篇小说《卧槽马》、文艺评论集《重绘诗歌的精神光谱》入选全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屈原文艺奖”,陈刚、马桂兰、彭绪洛、彭思萌入选省作协第13届签约作家。田芳妮获得《骏马》杂志年度文学奖。刘波、毛子、杨光、陈恳、彭君昶、徐述红、曹平、王进等作品入选《中国经典短诗100家》《2019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等年度选本。宜昌作家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文学书籍50余部。

2020年——省级以上平台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500余件(篇),出版《萧国松文集》《善良文集》《萤火虫研究》《五峰民族文学丛书》等新著50余部。毛子诗集《毛子诗选》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在12月武汉举行首发式;诗集《冰川擦痕》由中国赤子诗歌奖组委会出版。温新阶、周凌云、王玲儿、田芳妮、刘小平5位作家作品入选中国作协2020年扶持项目;杜鸿广播剧《茶山恋》获湖北省广电局2020年全省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扶持项目。朱朝敏被中国作协授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先进个人称号;毛子获第八届“赤子诗人奖”;刘波获第十七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三届草堂诗歌奖“年度诗评家奖”、《广西文学》2020年度优秀作品奖、第十一届湖北文艺评论奖(论文类)一等奖;周凌云散文《为屈原守灵》荣获首届汨罗江文学奖“离骚奖”(一等奖),猫腻的小说《大道朝天》荣登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2020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榜单。朱朝敏《百里洲纪事:一线脱贫攻坚实录》获2020年重点推荐书目。邱红根、田芳妮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2021年——300余篇(件)文学作品在省级以上报刊书籍发表,获得各类文学奖项近20项。萧国松、秦晓梅、苏富琼加入中国作协,全市中国作协会员达到33人。陈刚小说集《余温》入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彭绪洛获第二届少儿科幻星云奖“短篇小说类”“评论类”银奖,毛子获第四届“紫金·江苏文学期刊优秀作品奖”等奖项。马桂兰获第四届“人和青年编辑奖”。柳向阳获先锋诗歌荣誉奖。阮仲谋报告文学《千里驰援书写英雄答卷》获全国报纸副刊美文二等奖。省作协脱贫攻坚报告文学集《收官之战》收录温新阶、黄荣久等7人作品。

2022年——全市作家在省级以上媒介发表作品近300篇、出版专著30余部。长篇小说《南宋王朝》、网络小说《武矣定传奇》获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冯汉斌、王猛、宋发刚、宋小铭、周宗桥5位宜昌作家的诗歌作品《献给屈原的二十五章》等被2022年11-12期《诗选刊》选发,刘小平诗集《告别》入选北京“童诗百年”诗系。温新阶散文作品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度选本、散文《仁安养猪》发表于《散文》,马桂兰短篇小说《永生桥》刊发于《小说月报·原创版》,陈刚的短篇小说《城防图》、毛子的组诗《一席谈》、朱朝敏的中篇小说《集美》发表于《人民文学》。张泽勇的小说评论集《小说之秘》、郭黛萍儿童小说《蓝莲花》、阮仲谋小说集《古老的磨盘河》、张道清长篇叙事诗《清江诗魔》等公开出版,彭绪洛出版(再版)21部儿童文学作品。

2023年——宜昌作家喜获六项大奖。马南的中篇小说《拉珍》获第八届《芳草》文学女评委奖最佳叙事奖。陈刚的短篇小说《城防图》获2022年度人民文学奖“短篇小说奖”。朱朝敏的散文集《黑狗曾来过》获第四届“三毛散文奖”散文集实力奖。毛子获第二届“刘半农诗歌奖”刘半农诗人奖。刘波获“2022·星星年度诗歌奖”年度评论家奖。彭绪洛的长篇少儿科幻小说《野人寨》获“2021年度少年类科幻作品专项金奖”。

未来五年重点项目与重点工作

一、重点项目

1、筹建集全国文化名家工作室、展演展示与创意研发中心、宜昌文学艺术馆等与一体的“长江艺术小镇”。

2、配合中国作协《诗刊》社,办好第39届“青春诗会”,

深入推进宜昌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工作。

3、特邀著名编剧、导演来宜,策划创作宜昌都市爱情电影剧剧本。组织重点文艺家围绕长江大保护、乡村振兴创作生产一批文学精品。

二、重点工作

1、按照“宜昌特色、国家水平、世界影响”的总要求,协助办好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和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

2、继续推进全市乡镇文联、作协建设,力争不留空白县市区。

3、2024年内完成宜昌市作协的换届工作。

4、推动新文艺群体作家工作坊建设,不断完善服务管理机制。

5、通过百花文艺志愿服务团开展系列文学志愿服务活动。

6、完成“宜昌作家文库”的收集整理工作。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宜昌市作协五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要点

来源:     作者: 宜昌市作协
发布时间: 2023-07-25

宜昌市作协在省作协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全市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开拓进取、担当作为,开创了全市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新局面。现将2018年6月至今五年来的工作成绩、亮点总结如下。

一、重大活动出圈出彩

五年来,宜昌市作协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围绕“宜昌特色、国家水平、世界影响”的总要求,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承办了一系列全市重大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宜昌城市品牌塑造和文学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2018年——举办“中国端午·诗意宜昌”端午诗会。授予吉狄马加“中国诗歌之城‘桂冠诗人’”称号,叶延滨、王家新、李少君、雷平阳、张执浩等10位诗人“中国诗歌之城‘诗歌大使’”称号。新华网作了“打造有形的诗城、营造无形的诗意”为主题的专访,央视《新闻联播》向海内外推介“中国端午·诗意宜昌”。相关媒体先后发出2000多篇报道,新浪微博相关内容总阅读量达1530万,人民网、新华网等10多家网络平台的直播吸引1100多万人在线观看。

2020年——因疫情原因,在线上组织了“云上端午·诗意宜昌”2020屈原故里端午诗会,人民网、新华网、长江云、腾讯、网易、新浪、百度、凤凰网、今日头条等十余家权威媒体和宜昌发布、三峡日报、三峡晚报、三峡商报、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等市内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其中新华网在线观看人数达到57万、新浪网70万、三峡广电直播35万、宜昌发布微信微博抖音等市级新媒体平台43万。

2022年——承办第二届“屈原诗歌奖”评选暨颁奖活动。本届“屈原诗歌奖”共收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参评作品1万余件。多多、沈苇、陈先发、梁平、阎安、娜夜、臧棣、阿信、谷禾、金铃子等10位诗人获评“屈原诗歌奖”,李满强、聂沛获评“屈原诗歌奖”征文奖。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称赞“屈原诗歌奖”“评出了中国文学的高度”。

2022年——举办“名家名刊看宜昌”活动。举办了由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名家名刊看宜昌”活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发来视频讲话,邀请到《人民文学》副主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中国作协第九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天津市作协副主席龙一,《民族文学》杂志副主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陈亚军,湖南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沈念,《中国作家》杂志编辑部主任、著名作家俞胜等10余位著名作家、编辑家走进宜昌、认识宜昌、抒写宜昌。

2023年——“长江艺术小镇”落户宜昌。宜昌第二届“330”三峡国际人才日暨长江中上游区域城市青年发展交流会上,“长江艺术小镇”正式揭牌。具体包含:全国文化名家工作室、宜昌文学艺术展演展示和学术交流中心、宜昌文艺创作创意研发中心、宜昌城市文化会客厅、宜昌文学艺术馆等。

2023年——由中国作协《诗刊》社、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湖北宜昌·《诗刊》社第39届“青春诗会”,已于2月24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新闻发布会,这也是“青春诗会”自开展以来,首次落户湖北。宜昌与《诗刊》社联手举办系列诗歌活动,将为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

二、履职尽责亮点纷呈

2018年——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开展系列文学活动。

(一)联合中国音协举办“美丽中国·音画宜昌”音乐采风创作活动,邀请12名中国当代著名词曲作家围绕长江、三峡、宜昌,创作出了《长江流进新时代》《家在山水间》等一批描绘长江生态保护美好蓝图、激励奋进、讴歌时代主旋律的歌曲作品。

(二)承办省作协大调研宜昌站活动,参与省作家协会“2018年荆楚作家走乡村”等活动。

(三)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主题,组织“宜昌作家在行动”大型采风活动,分别深入远安、猇亭举办创作培训活动,近百位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参加活动。

2019年——强化新时代意识,不断探索自身改革。

(一)承办省作协调研创作活动。参与省作协“基层文学现状和阵地建设”专题调研活动

(二)设立宜昌市首批文化名家工作室。“张永久(文学)工作室”成为首批12家“文化名家工作室”之一。

(三)创新新文艺群体服务。出台新文艺群体统战工作实践创新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挂牌设立宜昌市新文艺群体作家工作坊。

(四)宜昌市作协改为群团组织。中共宜昌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就市文联机关编制调整下发文件(宜编〔2019〕53号),明确增设作协工作部,其主要职责为负责作协事业发展、作协管理和服务工作。

(五)成立宜昌文学艺术院。中共宜昌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设立宜昌文学艺术院(宜编〔2019〕92号),与《三峡文学》杂志社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以宜昌文学艺术院为主牌名。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创作规划、引领创作导向、组织人才培训、管理签约作家等工作;负责刊物编辑出版、文学新人培育推介、文艺平台管理维护、精品作品签约指导、服务市作家协会等工作。

(六)举办“宜昌市文学创作研修班暨龙泉湖笔会”,省作协主席李修文,副主席田天、晓苏、张执浩及相关刊物负责人刘诗伟、丁东亚等专程赴宜,分别从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网络文学创作等方面进行了授课和互动,全市老中青三代包括新文艺群体重点作者百余人参加笔会。

2020年——面对疫情,积极作为发挥文学工作优势。

(一)举办宜昌市青年女作家作品研讨暨文学创作培训会,邀请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有顺等评论家,以点评8名70后女作家代表作品为重点,为全市80多名创作骨干进行辅导授课。

(二)举办“当文学遇到书法”——宜昌市作家书法家座谈会、朱朝敏《百里洲纪事:一线脱贫攻坚实录》线上研讨会等、陈刚长篇小说《卧槽马》研讨会等创作交流活动。

(三)创作出1000余件战“疫”文学作品,涉及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歌词等多个门类。这些作品,唱响了宜昌干部群众同心携手应对磨难的时代强音,颂扬了在灾难面前执著坚守、相濡以沫的民族精神。

2021年——特色工作与建党百年系列文艺创作成果。

(一)在省作协七届四次全委会上作了题为《践行初心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的大会交流发言。

(二)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长江大保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题,出版精准扶贫文集《山河作证》、建党百年文集《红色宜昌》等文学作品。

(三)组织完成“向党说句心里话”精短诗文征稿活动,先后在“宜昌作家网”推出100期征文稿件;完成乡村振兴主题文学作品《桥料三重奏》采风创作。

(四)组织召开宜昌市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推进会,湖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少数民族作家田天,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晓苏,省文联原党组书记、著名作家李传锋以及长阳、五峰、秭归、宜都少数民族作家代表近百人围绕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相互交流,现场接受专家的指导和点评。同时在长阳、五峰设立了深入生活联系点(创作基地)并授牌。

2022年——克服疫情困难,强力推进各项工作。

(一)承办《芳草》杂志社《美丽乡愁2022》全国作家走进五峰活动成果丰硕。由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省文联主席刘醒龙,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广西省作协名誉主席冯艺等20余位著名作家、编辑深入五峰调研采风,实地感受乡村振兴成果,创作了一批文质兼美的作品。著名作家王剑冰撰写的《幸福栗子坪》发表在10月19日《光明日报》、刘益善撰写的《在五峰怀念一个人》被搜狐推送,后期《芳草》杂志将对创作成果进行结集出版。

(二)围绕“喜迎二十大”主题开展系列采风创作活动。承办“湖北文艺名家走进宜昌采风创作”活动,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耿瑞华带领全省知名作家走进“坝头库首第一村”许家冲村、屈原故里和宜昌新材料产业园,以文学之笔讴歌宜昌长江大保护、生态环保和屈原文化“一标三地”建设成果。组织全市作家参加了“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宜昌文艺界重大主题集中采风创作活动,16名作家深入夷陵区、秭归县等地采风创作。

(三)出版乡村振兴题材文学作品集《桥料三重奏》,记录宜昌乡村振兴的重大成果。为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通过“宜昌作家”微信公众号推出“喜迎二十大 礼赞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共推出文学作品103期。

2023年——时间近半,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举办“文学阅读与现代教育”作家访谈活动。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青年评论家、教授刘波,全国文化名家、宜昌市文联党组书记、宜昌市文联(作协)主席周立荣做客宜昌天问学院,为现场300多位师生及求索读书会会员、宜昌市作家代表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访谈对话。

(二)举办映泉文学馆开馆揭牌仪式暨映泉文学馆开馆座谈会,映泉文学馆为湖北省内第一家为已故当代著名作家建立的文学馆。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传承文学精神 书写时代新篇”2023年映泉故里文学夜话活动,省作协副主席江清和、田天、晓苏等受邀为宜昌作家们指导创作。

(三)参与组织长江文艺2023年度春季改稿培训会。

(四)在省作协七届六次全委会上作了题为《凝心聚力谋发展  踔厉奋发勇争先》的大会交流发言。

三、精品生产成果丰硕

2018年——毛子获中国·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和后天诗歌奖;朱白丹长篇文化散文《走遍宜昌》获中华文学2018年年度图书奖;陈刚的长篇小说《卧槽马》在《中国作家》发表、入选《长篇小说选刊》;马桂兰的中篇小说《跟踪者》在《小说月报》发表、入选《中华文学选刊》;省作协签约长篇小说李晓梅的《绿萝的天空》、韩玉洪的《铁血宜昌峡》、王新民的《你看江水往南流》、周仕华的《碧血黄花》和闫刚的《河口纪事》及《李华章文集》(三卷本100万字)出版。

2019年——长篇小说《卧槽马》、文艺评论集《重绘诗歌的精神光谱》入选全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屈原文艺奖”,陈刚、马桂兰、彭绪洛、彭思萌入选省作协第13届签约作家。田芳妮获得《骏马》杂志年度文学奖。刘波、毛子、杨光、陈恳、彭君昶、徐述红、曹平、王进等作品入选《中国经典短诗100家》《2019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等年度选本。宜昌作家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文学书籍50余部。

2020年——省级以上平台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500余件(篇),出版《萧国松文集》《善良文集》《萤火虫研究》《五峰民族文学丛书》等新著50余部。毛子诗集《毛子诗选》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在12月武汉举行首发式;诗集《冰川擦痕》由中国赤子诗歌奖组委会出版。温新阶、周凌云、王玲儿、田芳妮、刘小平5位作家作品入选中国作协2020年扶持项目;杜鸿广播剧《茶山恋》获湖北省广电局2020年全省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扶持项目。朱朝敏被中国作协授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先进个人称号;毛子获第八届“赤子诗人奖”;刘波获第十七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三届草堂诗歌奖“年度诗评家奖”、《广西文学》2020年度优秀作品奖、第十一届湖北文艺评论奖(论文类)一等奖;周凌云散文《为屈原守灵》荣获首届汨罗江文学奖“离骚奖”(一等奖),猫腻的小说《大道朝天》荣登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2020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榜单。朱朝敏《百里洲纪事:一线脱贫攻坚实录》获2020年重点推荐书目。邱红根、田芳妮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2021年——300余篇(件)文学作品在省级以上报刊书籍发表,获得各类文学奖项近20项。萧国松、秦晓梅、苏富琼加入中国作协,全市中国作协会员达到33人。陈刚小说集《余温》入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彭绪洛获第二届少儿科幻星云奖“短篇小说类”“评论类”银奖,毛子获第四届“紫金·江苏文学期刊优秀作品奖”等奖项。马桂兰获第四届“人和青年编辑奖”。柳向阳获先锋诗歌荣誉奖。阮仲谋报告文学《千里驰援书写英雄答卷》获全国报纸副刊美文二等奖。省作协脱贫攻坚报告文学集《收官之战》收录温新阶、黄荣久等7人作品。

2022年——全市作家在省级以上媒介发表作品近300篇、出版专著30余部。长篇小说《南宋王朝》、网络小说《武矣定传奇》获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冯汉斌、王猛、宋发刚、宋小铭、周宗桥5位宜昌作家的诗歌作品《献给屈原的二十五章》等被2022年11-12期《诗选刊》选发,刘小平诗集《告别》入选北京“童诗百年”诗系。温新阶散文作品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度选本、散文《仁安养猪》发表于《散文》,马桂兰短篇小说《永生桥》刊发于《小说月报·原创版》,陈刚的短篇小说《城防图》、毛子的组诗《一席谈》、朱朝敏的中篇小说《集美》发表于《人民文学》。张泽勇的小说评论集《小说之秘》、郭黛萍儿童小说《蓝莲花》、阮仲谋小说集《古老的磨盘河》、张道清长篇叙事诗《清江诗魔》等公开出版,彭绪洛出版(再版)21部儿童文学作品。

2023年——宜昌作家喜获六项大奖。马南的中篇小说《拉珍》获第八届《芳草》文学女评委奖最佳叙事奖。陈刚的短篇小说《城防图》获2022年度人民文学奖“短篇小说奖”。朱朝敏的散文集《黑狗曾来过》获第四届“三毛散文奖”散文集实力奖。毛子获第二届“刘半农诗歌奖”刘半农诗人奖。刘波获“2022·星星年度诗歌奖”年度评论家奖。彭绪洛的长篇少儿科幻小说《野人寨》获“2021年度少年类科幻作品专项金奖”。

未来五年重点项目与重点工作

一、重点项目

1、筹建集全国文化名家工作室、展演展示与创意研发中心、宜昌文学艺术馆等与一体的“长江艺术小镇”。

2、配合中国作协《诗刊》社,办好第39届“青春诗会”,

深入推进宜昌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工作。

3、特邀著名编剧、导演来宜,策划创作宜昌都市爱情电影剧剧本。组织重点文艺家围绕长江大保护、乡村振兴创作生产一批文学精品。

二、重点工作

1、按照“宜昌特色、国家水平、世界影响”的总要求,协助办好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和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

2、继续推进全市乡镇文联、作协建设,力争不留空白县市区。

3、2024年内完成宜昌市作协的换届工作。

4、推动新文艺群体作家工作坊建设,不断完善服务管理机制。

5、通过百花文艺志愿服务团开展系列文学志愿服务活动。

6、完成“宜昌作家文库”的收集整理工作。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