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7-25 作者: 荆州市作家协会
近五年来,市作协在省作协和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兄弟协会的支持下,五届主席团率领全体会员坚持以喜迎二十大和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积极努力,奋发向上,认真学习,潜心创作,涌现出一大批讴歌新时代、颂扬主旋律的文学作品,文学新人层出不穷,各种活动丰富多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牢守意识形态阵地,坚持正确创作导向。自2019年市作协换届以来,市作协坚持把意识形态作为文学创作的生命性,坚持与不正确的观念作斗争。疫情发生后,市作协及时组织全市作家做好了意识形态的引导工作,确保作家自觉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荆州市作家协会按照市文联党组要求,迅速组织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荆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和部分会员代表通过书面发言方式,交流学习体会,大家纷纷表示,要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员和践行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2022年2月25日,组织部分会员参加湖北省作协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暨中国作协十代会精神研修视频会议,齐家银主席在荆州分会场上作了发言。2023年7月23日,荆州市文艺行业党委委员、市作协党支部书记、副主席郑泽华组织主席团成员以及中心城区的15名作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换届以来,市县两级会员没有在意识形态上出现任何问题及苗头,也没有被网络禁言的现象发生。
二、文学创作日益繁荣,文学精品频频面世。组织作家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文学创作。在抓好基本作品数量的同时,更注重精品创作,并向上级文学期刊和报纸推荐作品。今年以来,我市作家共在省级以上文学期刊和报纸发表作品200余篇次,主席团成员更是做好了表率。其中,以主席齐家银为代表的主席团成员,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青年文学》《长城》《星星》《诗潮》《中国作家》《安徽文学》《西部》《广西文学》《朔方》《山东文学》《天津文学》《散文》《散文海外版》《草原》《书屋》《文汇报》《北方文学》《青海湖》《散文百家》《新华书目报》《北方作家》发表散文50万字。其中,王小木的中篇小说《渺渺流水香》在2023年《人民文学》第2期发表;万华伟的散文《逝者如斯》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熊湘鄂的中篇小说《蓝色四叶草》获第八届湖北文学奖,中短篇小说集《我要敬您一杯酒》获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菡萏获得2022年度湖北散文十佳新锐奖、《中国作家网》散文奖;蒋彩虹长篇小说《花鼓》入选省长篇小说扶持项目,召开了原省政协主席王生铁参加的作品研讨会。
三、自身建设逐渐加强,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大抓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沙市区、江陵县、监利市和洪湖市等地作家协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工作,配强配齐了基层文学组织领导班子,通过运行,新改选的协会焕发出新的气象。着重抓好了协会办公室工作。,添置了部分办公用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重新完成了摸底登记工作,掌握了市作协的家底清单。市作家协会现有会员518人,其中,中作协会员21人,省作协员342人,市作协会员518人,在社会上均有一定的影响。充分运用“荆州作协”、“荆州网络文学”微信公众号和作协投稿群,加强文学交流,激发会员的组织意识和创作热情,使作家协会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积极组织作家参与防疫抗疫和创文工作,共有1500名市县两级会员主动下沉到社区一线,配合做好了卡点值守、信息登记等工作,市作协网刊发“创文进行时”专辑10期。
四、文学活动突出重点,成果丰硕备获好评。今年以来,市作家协会坚持“二为”方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荆州区作协坚持抓好“作家进校园”活动,在校园播撒文学的种子,反响强烈,效果较好;沙市区作协作为中心城区,开展了文艺轻骑兵看山乡巨变活动,先后为5名作家开办了作品研讨会;江陵县作协在经费困难、群众文化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办了的《江陵文学》杂志,荣获了第七届湖北文学奖;松滋市在今年3月,邀请了周边临澧、石门、澧县、五峰等五个县市作协负责人,召开了湘鄂边期刊联谊会;公安县作协利用章庄铺作家群,推出了戴元正的小说集《陆逊湖故事》、魏文学的三袁文集《袁中郞研究》;石首市作协着眼本地实际,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举办了邀请名家陈应松、王十月和鲍尔吉原野参加的“生态文化”文学研讨会;监利县作协争取到固定办公场所,集结出版《监利县年度文学作品年选》;洪湖市作协完成了换届工作,力推新人,市作协年龄最小的仅15岁的会员张芊忆在番茄网站发表小说100多万字,等等,各地文学组织工作亮点纷呈,各有特色。市作协积极打造文学品牌,连续两年举办 “后天.荆州市青年作家培训班”,邀请全国知名作家和大刊编辑现场讲学授课,共培养40岁以下青年作家60人,学员先后被《三峡文学》《散文选刊》《海燕》《牡丹》发表和留用,极大激励了后天班新老学员的创作热情。
今后五年的工作,主要是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在江山壮丽、人民豪迈的荆江大地上,用作家对时代的敏锐感知,进一步对这片热土的地域特色和人文进行梳理、归纳和提炼,用好手中的笔,写出最为锦绣的文章,展示出一个恢弘大气而又立体生动的荆楚风貌。具体为:一是进一步加强作家队伍质量建设,培树一批知名作家,扩大荆州市作家协会的社会影响力。二是继续深入开展文学采风活动,丰富文学创作内容,挖掘社会发展亮点,宣传荆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三是举办后天.第三届荆州市青年作家培训班,进一步擦亮荆州文学的名片,并邀请省内外知名作家前来传经送宝。四是大力开展作家进校园活动,拿出计划表,力争每月有讲课,覆盖到全市。五是做好文学与企业的联姻,实现文学搭台、经济唱戏。
来源:
作者:
荆州市作家协会
发布时间:
2023-07-25
近五年来,市作协在省作协和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兄弟协会的支持下,五届主席团率领全体会员坚持以喜迎二十大和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积极努力,奋发向上,认真学习,潜心创作,涌现出一大批讴歌新时代、颂扬主旋律的文学作品,文学新人层出不穷,各种活动丰富多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牢守意识形态阵地,坚持正确创作导向。自2019年市作协换届以来,市作协坚持把意识形态作为文学创作的生命性,坚持与不正确的观念作斗争。疫情发生后,市作协及时组织全市作家做好了意识形态的引导工作,确保作家自觉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荆州市作家协会按照市文联党组要求,迅速组织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荆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和部分会员代表通过书面发言方式,交流学习体会,大家纷纷表示,要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员和践行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2022年2月25日,组织部分会员参加湖北省作协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暨中国作协十代会精神研修视频会议,齐家银主席在荆州分会场上作了发言。2023年7月23日,荆州市文艺行业党委委员、市作协党支部书记、副主席郑泽华组织主席团成员以及中心城区的15名作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换届以来,市县两级会员没有在意识形态上出现任何问题及苗头,也没有被网络禁言的现象发生。
二、文学创作日益繁荣,文学精品频频面世。组织作家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文学创作。在抓好基本作品数量的同时,更注重精品创作,并向上级文学期刊和报纸推荐作品。今年以来,我市作家共在省级以上文学期刊和报纸发表作品200余篇次,主席团成员更是做好了表率。其中,以主席齐家银为代表的主席团成员,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青年文学》《长城》《星星》《诗潮》《中国作家》《安徽文学》《西部》《广西文学》《朔方》《山东文学》《天津文学》《散文》《散文海外版》《草原》《书屋》《文汇报》《北方文学》《青海湖》《散文百家》《新华书目报》《北方作家》发表散文50万字。其中,王小木的中篇小说《渺渺流水香》在2023年《人民文学》第2期发表;万华伟的散文《逝者如斯》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熊湘鄂的中篇小说《蓝色四叶草》获第八届湖北文学奖,中短篇小说集《我要敬您一杯酒》获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菡萏获得2022年度湖北散文十佳新锐奖、《中国作家网》散文奖;蒋彩虹长篇小说《花鼓》入选省长篇小说扶持项目,召开了原省政协主席王生铁参加的作品研讨会。
三、自身建设逐渐加强,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大抓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沙市区、江陵县、监利市和洪湖市等地作家协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工作,配强配齐了基层文学组织领导班子,通过运行,新改选的协会焕发出新的气象。着重抓好了协会办公室工作。,添置了部分办公用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重新完成了摸底登记工作,掌握了市作协的家底清单。市作家协会现有会员518人,其中,中作协会员21人,省作协员342人,市作协会员518人,在社会上均有一定的影响。充分运用“荆州作协”、“荆州网络文学”微信公众号和作协投稿群,加强文学交流,激发会员的组织意识和创作热情,使作家协会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积极组织作家参与防疫抗疫和创文工作,共有1500名市县两级会员主动下沉到社区一线,配合做好了卡点值守、信息登记等工作,市作协网刊发“创文进行时”专辑10期。
四、文学活动突出重点,成果丰硕备获好评。今年以来,市作家协会坚持“二为”方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荆州区作协坚持抓好“作家进校园”活动,在校园播撒文学的种子,反响强烈,效果较好;沙市区作协作为中心城区,开展了文艺轻骑兵看山乡巨变活动,先后为5名作家开办了作品研讨会;江陵县作协在经费困难、群众文化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办了的《江陵文学》杂志,荣获了第七届湖北文学奖;松滋市在今年3月,邀请了周边临澧、石门、澧县、五峰等五个县市作协负责人,召开了湘鄂边期刊联谊会;公安县作协利用章庄铺作家群,推出了戴元正的小说集《陆逊湖故事》、魏文学的三袁文集《袁中郞研究》;石首市作协着眼本地实际,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举办了邀请名家陈应松、王十月和鲍尔吉原野参加的“生态文化”文学研讨会;监利县作协争取到固定办公场所,集结出版《监利县年度文学作品年选》;洪湖市作协完成了换届工作,力推新人,市作协年龄最小的仅15岁的会员张芊忆在番茄网站发表小说100多万字,等等,各地文学组织工作亮点纷呈,各有特色。市作协积极打造文学品牌,连续两年举办 “后天.荆州市青年作家培训班”,邀请全国知名作家和大刊编辑现场讲学授课,共培养40岁以下青年作家60人,学员先后被《三峡文学》《散文选刊》《海燕》《牡丹》发表和留用,极大激励了后天班新老学员的创作热情。
今后五年的工作,主要是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在江山壮丽、人民豪迈的荆江大地上,用作家对时代的敏锐感知,进一步对这片热土的地域特色和人文进行梳理、归纳和提炼,用好手中的笔,写出最为锦绣的文章,展示出一个恢弘大气而又立体生动的荆楚风貌。具体为:一是进一步加强作家队伍质量建设,培树一批知名作家,扩大荆州市作家协会的社会影响力。二是继续深入开展文学采风活动,丰富文学创作内容,挖掘社会发展亮点,宣传荆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三是举办后天.第三届荆州市青年作家培训班,进一步擦亮荆州文学的名片,并邀请省内外知名作家前来传经送宝。四是大力开展作家进校园活动,拿出计划表,力争每月有讲课,覆盖到全市。五是做好文学与企业的联姻,实现文学搭台、经济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