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笔会 > 原创散文

山螃蟹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11-08    作者: 恩施作协 叶芳

满满的一盆,无数只脚在划动,钳子把脚盆抓得嚓嚓直响,我蹲在边上咧嘴笑傻了……这是前晚做的一个梦。

那一年闰月,已是早春,却不见草长莺飞。一日偶然透过窗棂看见远山上开满白花,不禁暗喜,奔出门细望,却是一簇簇网罗着藤蔓的芭茅草。

家在江南,往年从开春到梅雨来临之间的时节,是最有意思的。打野樱桃、赏油菜花、采映山红……我最中意的,莫过于捉螃蟹。

我总偏执地认为,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些。哪怕是沟壑间无声浸漫的幽泉,也带些沾染了天之蓝树之绿花之艳的芬芳。

捉螃蟹,徒手即可。石板下、岩洞里、沙石间、甚至岸边的湿地中,细细搜寻,都有它的踪迹。

大螃蟹通常骁勇些,坚硬的青壳,黑中透红的大钳子。擒拿他们时要斗智斗勇,搞不好就会被它们赏上“两板斧”。不过,顽强地将它们生擒后,胜利的喜悦往往盖过十指连心的疼痛。

捉螃蟹受伤是平常的事,螃蟹这个小东西,虽不走正道,速度却毫不逊色。翻开石块的瞬间,它很快用爪子将水搅浑,拼命逃窜,眼睛睁得钵钵大,在浊流中用火眼金睛跟踪追击,苦于无机会下手,眼睁睁地看它闪进某个石缝。这时,它使出“狠招”——“男子汉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手探将进去,它飞快地向里缩,迫于无路可退,也还要高举武器作困兽之斗。好一番苦斗,“哎哟,捉到了,哈哈……”小家伙夹得我手指皮破血流,却再也逃脱不得。这个时候,英勇的负伤经历为成功添上了几许英雄色彩。

这算运气好的时候。运气背的时候,它的藏身处很深,无从得手。最惊险的一次,拖出来的是一条尺来长的水蛇,所幸无毒,有惊无险。还有时,会在洞穴里遭遇肥肥的蠕虫,或者是滑溜溜的小鱼。

螃蟹越小壳儿就越软,颜色也越浅。这样的白面小生,纵使作负隅顽抗状,也不过似发怒的白娘子,空把柳眉竖上两竖,平添几分娇媚罢了。

螃蟹爱群居,只要哪一处水域有,不费多大力气便可让战果遍地开花。装螃蟹的用具颇有讲究,既要坚固又要透气,通常有盖子的篾篓子是最好的。

满篓子螃蟹拿回家,装在大盆里,撒上盐,很快它们就将污物排尽了。

一锅油烧至八成,残忍地将战利品倾倒进去,“哧啦!”青色变成赤红,香味拼命地勾引你的胃。忍住烫下得口去,脆脆的壳,嫩嫩的蟹肉,糯糯的蟹黄,忍不住大呼:天下哪来这等美味!

最后一次在宝塔山下的河沟里捉螃蟹,恍然已是10年前的事了。那年带女儿故地重游,全副武装地跋涉一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却发现当年清流潺潺的河沟已不见踪影,新修的一架高桥飞架在夯实了的河床上空。无奈只得带女儿回家,沿途吼了几嗓子山歌,采了几把鸭脚板儿、野芹菜,嚼了几根刺苔,女儿兴奋得不得了,我只觉又累又渴,兴致是大不如以前捉螃蟹时了。

次年春天,与朋友在咸丰坪坝营的一条小溪里体验了一下久违的快感。一干人顺流上溯十余里,捉住了3只螃蟹。坪坝营是保护得很好的原始林区,状况尚且如此,别处就可想而知了。

不甘心的我,这几年多次打听家附近有没有可以捉螃蟹的地方,均是不了了之。

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认识了一个利川的女孩丹。丹从县城嫁到乡下,在老公的老家经营着一家农庄。丹一头茂密的长卷发,扁平的脸,眼睛和嘴唇常常带着笑,最性感的是淡淡的雀斑,平添了几分俏皮。丹的朋友圈,春天在稻田中的帐篷中数星星,夏天在荷塘边的廊桥里听虫鸣,秋天在齐岳山看日出日落,冬天大多在围炉煮茶,我打趣她,可惜她不胜酒力,不然,以她这样的野性子,更多几分妖娆和魅力。

2019年9月,我突然想起某事,在她某条朋友圈下面评论:就说,桂花都香了,难道农场主老板不能带我去捉螃蟹吗?片刻,微信来了:“姐,你来,我让你捉个够!”我一听这口气,那还得了,简直是坐不住,立马就带着侄女飞驰而往。

到达的时候是下午3点多,丹说,傍晚就出发,天黑后螃蟹才会出来。我在农庄里闲散地逛。她的农庄,房子色彩斑斓,每一栋房子都仿佛来自童话,还有木质大风车,悬在空中的咖啡屋,更有一眼看不到头的花田,那时候,薰衣草正把泼天的紫色任意挥洒,有一方不大不小的湖,水色碧蓝,缆绳随意地栓着一溜小船儿,以免它们和我一样心猿意马。

“走吧,姐,我看你硬是喉咙里伸出块爪子来了!开车,二哥!”丹很有意思,把他高大又帅气的老公叫二哥。二哥正往面包车后排放家什,我一看,带了两个乳胶漆桶子,禁不住惊叹:天!捉得到好多嘛,带这么大个家伙什?我告诉丹,捉螃蟹已经是我遥远的儿时记忆了,这些年,恩施的发展太快了,架桥修路,凿山钻洞,高速铁路贯通后,山螃蟹似乎是越来越难以见踪影了,所以我今天的目标就是,捉一只就够了。丹哈哈大笑,她说,我的姐,你把你喝酒的那个性子拿出来撒,捉一只就满足?那我怎么好意思喊你来?

一行人在夜色中往前扑,丹还带了一个长得像洋娃娃的白白胖胖的闺蜜,叫五妹。我一看,一车4个女孩,而且我小侄女才10岁,那都还算不上劳动力。夜色似乎比任何时候都要浓稠,别说看不见五指,就是那蜿蜒的乡村公路,也变得只能依稀可辨。

“咦?是不是这里啊?我记得这里有一棵大树的。好像不对,不对。”“你也是的,今天就指望你个唯一的大男人了,你倒好,连路口都忘记了!”二哥把车开得很慢很慢,探着头在车窗外到处张望。丹说二哥开错了,看样子,起码走过了几里路,很笃定地指挥二哥掉头。二哥好脾气,乖乖掉头。掉头没走一会儿,丹和五妹同时看到了岔道口。车辆下不去,就停在路边。我们拎着桶,朝着一片漆黑前进。雾气起来了,强光电筒的光被箍成小小的一团,身后像个无底洞一样,这时候,如果再遇见一帮捉螃蟹的人,如果不说话,我估计是面对面碰到了才知道对面有人。我心里直打鼓:这荒郊野外的,待会儿我们可不要分开,能否捉到螃蟹是小事,反正我是跟着二哥走,万万不敢落单。

二哥走最后面,五妹走最前面,侄女第二,我第三,丹在我后面。五妹的嗓子好,声音又大又脆生:“姐,这山沟里只有一户人家,这时候也只怕睡了啊!”幸好还有人家,我心里又稍稍停当一点。水稻还没到收获的时候,田埂被肥厚的稻穗遮住大半,我一路从后面扶着小侄女,小步小步地挪,夜风吹起来,我丝毫不觉得山中秋凉,衣服已经汗湿大半。“姐,等哈我们捉到螃蟹了回家整宵夜哈,你喝白的我喝啤的,丹姐喝红的,整个今夜不归家,要不要得?”我晓得丹素不爱酒,噗嗤一笑,回头去看丹的反应,我的天,天晓得什么时候二哥和丹竟然不在后面了。

五妹说,二哥和丹从上游捉,我们从下游捉,两队在小溪中段会合。这时候,哪容得我说不,我只盼着快点捉了快点会合快点回去。

从稻田边的毛路,下到溪边。手电光照到的地方,溪水是透明的;光照一半的地方,溪水是黑色的,油亮油亮的黑色。正是桂花开得旺的时候,浓烈的香味顺着风在溪沟上下流动,好像这条不知名的小溪,白天运送的是秋色,晚上则负责运送桂花香一样。溪中石头圆滑,两岸草木葳蕤,各种虫鸣交织,一浪紧过一浪,我牢牢攥紧小侄女的手,像一只秋后的老蝉一样。

“小爸,螃蟹!”小侄女用手指着,“一只,哦,还有一只,啊!好多!”小侄女甩开我的手,噔噔噔就奔着螃蟹去了。我定神一看,水里面那些石头仿佛都活了,怎么就在一瞬间,变成了大大小小的橙黄泛着青色的山螃蟹。

这种螃蟹,遇见光之后,一动不动,只需从尾部后面探下手去,紧紧扣住蟹盖的两边,出水,进桶,一气呵成。这时候,它举起两只大钳子,八只脚横行着,不断地吐出一串一串的泡泡抗议,不过是徒劳罢了。我们逆流而上,走一段我就大喊几声“二哥”,可怜发出的信号总是被夜色吞噬。我见桶里不知不觉已有小半桶螃蟹了,但是往夜色中看,前方黑得像给人戴了眼罩一样,而且,听不到半点二哥和丹的话语声。“还有多远啊?五妹。”“我不晓得,上次来我们走了个把小时就汇合了。”啊!我在心里暗暗叫苦。就在这当儿,听得远处有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向我们靠近。“二哥——二哥——”我扯着嗓子喊。没得回应。不对啊,他怎么是从下游来的。“怕是那户人家的人被我们吵到了吧?”五妹说。那也好,多个人胆子就更大一点。除开小侄女,就我和五妹两人,倘若遇到虫兽之类的,起码还有个帮手。我想着这久居深山的人,应该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刚才沿路看,几丘稻田很是有点收成,稻田旁还看见种有高粱和向日葵,菜地里种着辣椒茄子西红柿小白菜,都是一副长势喜人的样子,印象深刻的是田坎下到溪边的几步路,本来是很陡的,被挖了几步土台子,最陡的两步,直接放了两扇石磨子,一扇石磨,重达百十余斤,能将它们运到这溪边来方便路人,这份心,比磨子还重,想必,户主是最善良和淳朴的庄稼人。

呼哧呼哧声越来越近,我远远望见一个笨重而结实的男人的身影。快走,快走!我一手扯五妹一手扯侄女,一边不由自主地大喊,也不知是安慰自己还是骗别人:“二哥——我听到你们说话了。马上会合哈!”拉着五妹和侄女,我们就像三只被猎枪打中的野鸭子一样,扑腾着向前逃。也顾不得捉螃蟹了,脚下螃蟹乱窜,头灯上都溅满了水珠子。也是怪,这时候这脚,不知道是穿着胶靴的缘故,还是因为水急石乱草深的缘故,就硬是迈不快。三个人牵着手,就像走在险滩上一样,数次站立不稳。“二哥——二哥——”风声一下大了起来,高粱、向日葵的杆子在风中僵硬地摇摆,就像一排排的鬼魅一样。

逃也是逃不掉了。我低声给五妹说:“快拿块石头在手里,万一他干啥,我俩无论如何要拖住他,让小侄女跑。你记得哈,用石头拼命打他的头部,不管他怎么打你你都不要停……坚决不松手,记住哈!我们跑不赢他的,只有我两个合起来对付他,才有希望。”

迎头过来那个男人足足比我们高一个头,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我和五妹并排站着,将侄女放在身后。

我先说话:“大哥!还没休息啊!”

“还早,我看才十点多!”

“噢噢噢噢,我看您家今年的收成不得了啊!您一家人,肯定种田都是行家里手哈?”

“我屋就我一个人。”

“哦,嫂子呢?小娃都没在家啊!”     

“找不到媳妇哦,三十八了,看样子这辈子要打光棍了!”

……

“二哥!”天知道我是怎么尽量保持呼吸平静,佯装自然地“接听来电”,“喂,二哥,我晓得,马上就到会合的地方了,我都听见你们说话了,你们的电筒光我们都看得到!”“二哥在前面等我们,走几步就到了。二哥说的,这山沟里就只有一个姓……的大哥,对人特别好,每次来捉螃蟹,他都热情得很!”我像是在给五妹说话更像是在自说自演,不管这个人姓什么,我反正就是在舌头上滚了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音出来。

高个子男人说,是是是,这里有很多修路的人,天天来捉螃蟹的,不过前几次,都没看到女的。

“嗯嗯,您走前面带路嘛!我们走得慢。跟着您走。”“来,我牵你!”大汉的手抓向五妹,五妹一步跳开:“不要的不要的,我走得好!”“五妹,你那个电棍呢!带好啊。莫按到开关,等哈触电了就不得了。”出发前,五妹将她的洞箫带着呢,小丫头还说,等下在山里吹一曲,体会下神雕侠侣的快意!五妹也还敏锐,用手摁住腰间的家伙,说:“不得触电,姐,这个东西电压高,要是搞失手了要死人的,我小心得很!”

四个人,就像一头熊和三条鲑鱼一样,在溪流中逆行。

我的手机一直在口袋里亮着,山里没信号,不知道失败多少次以后,终于呼叫成功。“喂喂……你们在哪里啊?”

听到二哥的声音,我大出一口气。

“二哥!二哥——”我是几乎没得力气了。

“哎……”声音在数十米开外传来。

天菩萨。我们安全了!

大汉帮我们拎着两桶螃蟹,一直送我们到车边。车开出几百米了,我才敢说一句话:“二哥,丹,你两个要死的,你两个胆子黑天啊,把我们三个丢一边!”

二哥憨憨地笑,开着车不说话。丹说,这个男的,人蛮好的,每次来都热情得不得了。我说那是因为你有二哥在身边啊,我们今天真是吓死了。丹说,那也是,有些突然犯罪的估计就是这种情况。

一行人开着破面包车回农庄,到半路,车里到处都是螃蟹,丹责备二哥没有盖好桶盖。二哥说:“不要紧,我们跑,别人捡。我们吃一些,别人吃一些。还有些命大的螃蟹,要爬回小溪里去,也算是放生一些嘛!”

哪里是放生呢?这些山螃蟹明明就是属于这大山的。山螃蟹对水质要求极高,可以说,有它们的地方,必定是天赐好山水。这时候我又为自己适才的箭弩张有一点赧颜,夜已深,待那位大哥回家,山谷重归于平静,陪伴他的又只有那条安静的小溪了。或许,那位大哥,就像山螃蟹一样,样子看着可怕,其实并没有半点恶意。

上一篇:四季宣恩

下一篇:云顶火车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山螃蟹

来源:     作者: 恩施作协 叶芳
发布时间: 2023-11-08

满满的一盆,无数只脚在划动,钳子把脚盆抓得嚓嚓直响,我蹲在边上咧嘴笑傻了……这是前晚做的一个梦。

那一年闰月,已是早春,却不见草长莺飞。一日偶然透过窗棂看见远山上开满白花,不禁暗喜,奔出门细望,却是一簇簇网罗着藤蔓的芭茅草。

家在江南,往年从开春到梅雨来临之间的时节,是最有意思的。打野樱桃、赏油菜花、采映山红……我最中意的,莫过于捉螃蟹。

我总偏执地认为,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些。哪怕是沟壑间无声浸漫的幽泉,也带些沾染了天之蓝树之绿花之艳的芬芳。

捉螃蟹,徒手即可。石板下、岩洞里、沙石间、甚至岸边的湿地中,细细搜寻,都有它的踪迹。

大螃蟹通常骁勇些,坚硬的青壳,黑中透红的大钳子。擒拿他们时要斗智斗勇,搞不好就会被它们赏上“两板斧”。不过,顽强地将它们生擒后,胜利的喜悦往往盖过十指连心的疼痛。

捉螃蟹受伤是平常的事,螃蟹这个小东西,虽不走正道,速度却毫不逊色。翻开石块的瞬间,它很快用爪子将水搅浑,拼命逃窜,眼睛睁得钵钵大,在浊流中用火眼金睛跟踪追击,苦于无机会下手,眼睁睁地看它闪进某个石缝。这时,它使出“狠招”——“男子汉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手探将进去,它飞快地向里缩,迫于无路可退,也还要高举武器作困兽之斗。好一番苦斗,“哎哟,捉到了,哈哈……”小家伙夹得我手指皮破血流,却再也逃脱不得。这个时候,英勇的负伤经历为成功添上了几许英雄色彩。

这算运气好的时候。运气背的时候,它的藏身处很深,无从得手。最惊险的一次,拖出来的是一条尺来长的水蛇,所幸无毒,有惊无险。还有时,会在洞穴里遭遇肥肥的蠕虫,或者是滑溜溜的小鱼。

螃蟹越小壳儿就越软,颜色也越浅。这样的白面小生,纵使作负隅顽抗状,也不过似发怒的白娘子,空把柳眉竖上两竖,平添几分娇媚罢了。

螃蟹爱群居,只要哪一处水域有,不费多大力气便可让战果遍地开花。装螃蟹的用具颇有讲究,既要坚固又要透气,通常有盖子的篾篓子是最好的。

满篓子螃蟹拿回家,装在大盆里,撒上盐,很快它们就将污物排尽了。

一锅油烧至八成,残忍地将战利品倾倒进去,“哧啦!”青色变成赤红,香味拼命地勾引你的胃。忍住烫下得口去,脆脆的壳,嫩嫩的蟹肉,糯糯的蟹黄,忍不住大呼:天下哪来这等美味!

最后一次在宝塔山下的河沟里捉螃蟹,恍然已是10年前的事了。那年带女儿故地重游,全副武装地跋涉一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却发现当年清流潺潺的河沟已不见踪影,新修的一架高桥飞架在夯实了的河床上空。无奈只得带女儿回家,沿途吼了几嗓子山歌,采了几把鸭脚板儿、野芹菜,嚼了几根刺苔,女儿兴奋得不得了,我只觉又累又渴,兴致是大不如以前捉螃蟹时了。

次年春天,与朋友在咸丰坪坝营的一条小溪里体验了一下久违的快感。一干人顺流上溯十余里,捉住了3只螃蟹。坪坝营是保护得很好的原始林区,状况尚且如此,别处就可想而知了。

不甘心的我,这几年多次打听家附近有没有可以捉螃蟹的地方,均是不了了之。

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认识了一个利川的女孩丹。丹从县城嫁到乡下,在老公的老家经营着一家农庄。丹一头茂密的长卷发,扁平的脸,眼睛和嘴唇常常带着笑,最性感的是淡淡的雀斑,平添了几分俏皮。丹的朋友圈,春天在稻田中的帐篷中数星星,夏天在荷塘边的廊桥里听虫鸣,秋天在齐岳山看日出日落,冬天大多在围炉煮茶,我打趣她,可惜她不胜酒力,不然,以她这样的野性子,更多几分妖娆和魅力。

2019年9月,我突然想起某事,在她某条朋友圈下面评论:就说,桂花都香了,难道农场主老板不能带我去捉螃蟹吗?片刻,微信来了:“姐,你来,我让你捉个够!”我一听这口气,那还得了,简直是坐不住,立马就带着侄女飞驰而往。

到达的时候是下午3点多,丹说,傍晚就出发,天黑后螃蟹才会出来。我在农庄里闲散地逛。她的农庄,房子色彩斑斓,每一栋房子都仿佛来自童话,还有木质大风车,悬在空中的咖啡屋,更有一眼看不到头的花田,那时候,薰衣草正把泼天的紫色任意挥洒,有一方不大不小的湖,水色碧蓝,缆绳随意地栓着一溜小船儿,以免它们和我一样心猿意马。

“走吧,姐,我看你硬是喉咙里伸出块爪子来了!开车,二哥!”丹很有意思,把他高大又帅气的老公叫二哥。二哥正往面包车后排放家什,我一看,带了两个乳胶漆桶子,禁不住惊叹:天!捉得到好多嘛,带这么大个家伙什?我告诉丹,捉螃蟹已经是我遥远的儿时记忆了,这些年,恩施的发展太快了,架桥修路,凿山钻洞,高速铁路贯通后,山螃蟹似乎是越来越难以见踪影了,所以我今天的目标就是,捉一只就够了。丹哈哈大笑,她说,我的姐,你把你喝酒的那个性子拿出来撒,捉一只就满足?那我怎么好意思喊你来?

一行人在夜色中往前扑,丹还带了一个长得像洋娃娃的白白胖胖的闺蜜,叫五妹。我一看,一车4个女孩,而且我小侄女才10岁,那都还算不上劳动力。夜色似乎比任何时候都要浓稠,别说看不见五指,就是那蜿蜒的乡村公路,也变得只能依稀可辨。

“咦?是不是这里啊?我记得这里有一棵大树的。好像不对,不对。”“你也是的,今天就指望你个唯一的大男人了,你倒好,连路口都忘记了!”二哥把车开得很慢很慢,探着头在车窗外到处张望。丹说二哥开错了,看样子,起码走过了几里路,很笃定地指挥二哥掉头。二哥好脾气,乖乖掉头。掉头没走一会儿,丹和五妹同时看到了岔道口。车辆下不去,就停在路边。我们拎着桶,朝着一片漆黑前进。雾气起来了,强光电筒的光被箍成小小的一团,身后像个无底洞一样,这时候,如果再遇见一帮捉螃蟹的人,如果不说话,我估计是面对面碰到了才知道对面有人。我心里直打鼓:这荒郊野外的,待会儿我们可不要分开,能否捉到螃蟹是小事,反正我是跟着二哥走,万万不敢落单。

二哥走最后面,五妹走最前面,侄女第二,我第三,丹在我后面。五妹的嗓子好,声音又大又脆生:“姐,这山沟里只有一户人家,这时候也只怕睡了啊!”幸好还有人家,我心里又稍稍停当一点。水稻还没到收获的时候,田埂被肥厚的稻穗遮住大半,我一路从后面扶着小侄女,小步小步地挪,夜风吹起来,我丝毫不觉得山中秋凉,衣服已经汗湿大半。“姐,等哈我们捉到螃蟹了回家整宵夜哈,你喝白的我喝啤的,丹姐喝红的,整个今夜不归家,要不要得?”我晓得丹素不爱酒,噗嗤一笑,回头去看丹的反应,我的天,天晓得什么时候二哥和丹竟然不在后面了。

五妹说,二哥和丹从上游捉,我们从下游捉,两队在小溪中段会合。这时候,哪容得我说不,我只盼着快点捉了快点会合快点回去。

从稻田边的毛路,下到溪边。手电光照到的地方,溪水是透明的;光照一半的地方,溪水是黑色的,油亮油亮的黑色。正是桂花开得旺的时候,浓烈的香味顺着风在溪沟上下流动,好像这条不知名的小溪,白天运送的是秋色,晚上则负责运送桂花香一样。溪中石头圆滑,两岸草木葳蕤,各种虫鸣交织,一浪紧过一浪,我牢牢攥紧小侄女的手,像一只秋后的老蝉一样。

“小爸,螃蟹!”小侄女用手指着,“一只,哦,还有一只,啊!好多!”小侄女甩开我的手,噔噔噔就奔着螃蟹去了。我定神一看,水里面那些石头仿佛都活了,怎么就在一瞬间,变成了大大小小的橙黄泛着青色的山螃蟹。

这种螃蟹,遇见光之后,一动不动,只需从尾部后面探下手去,紧紧扣住蟹盖的两边,出水,进桶,一气呵成。这时候,它举起两只大钳子,八只脚横行着,不断地吐出一串一串的泡泡抗议,不过是徒劳罢了。我们逆流而上,走一段我就大喊几声“二哥”,可怜发出的信号总是被夜色吞噬。我见桶里不知不觉已有小半桶螃蟹了,但是往夜色中看,前方黑得像给人戴了眼罩一样,而且,听不到半点二哥和丹的话语声。“还有多远啊?五妹。”“我不晓得,上次来我们走了个把小时就汇合了。”啊!我在心里暗暗叫苦。就在这当儿,听得远处有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向我们靠近。“二哥——二哥——”我扯着嗓子喊。没得回应。不对啊,他怎么是从下游来的。“怕是那户人家的人被我们吵到了吧?”五妹说。那也好,多个人胆子就更大一点。除开小侄女,就我和五妹两人,倘若遇到虫兽之类的,起码还有个帮手。我想着这久居深山的人,应该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刚才沿路看,几丘稻田很是有点收成,稻田旁还看见种有高粱和向日葵,菜地里种着辣椒茄子西红柿小白菜,都是一副长势喜人的样子,印象深刻的是田坎下到溪边的几步路,本来是很陡的,被挖了几步土台子,最陡的两步,直接放了两扇石磨子,一扇石磨,重达百十余斤,能将它们运到这溪边来方便路人,这份心,比磨子还重,想必,户主是最善良和淳朴的庄稼人。

呼哧呼哧声越来越近,我远远望见一个笨重而结实的男人的身影。快走,快走!我一手扯五妹一手扯侄女,一边不由自主地大喊,也不知是安慰自己还是骗别人:“二哥——我听到你们说话了。马上会合哈!”拉着五妹和侄女,我们就像三只被猎枪打中的野鸭子一样,扑腾着向前逃。也顾不得捉螃蟹了,脚下螃蟹乱窜,头灯上都溅满了水珠子。也是怪,这时候这脚,不知道是穿着胶靴的缘故,还是因为水急石乱草深的缘故,就硬是迈不快。三个人牵着手,就像走在险滩上一样,数次站立不稳。“二哥——二哥——”风声一下大了起来,高粱、向日葵的杆子在风中僵硬地摇摆,就像一排排的鬼魅一样。

逃也是逃不掉了。我低声给五妹说:“快拿块石头在手里,万一他干啥,我俩无论如何要拖住他,让小侄女跑。你记得哈,用石头拼命打他的头部,不管他怎么打你你都不要停……坚决不松手,记住哈!我们跑不赢他的,只有我两个合起来对付他,才有希望。”

迎头过来那个男人足足比我们高一个头,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我和五妹并排站着,将侄女放在身后。

我先说话:“大哥!还没休息啊!”

“还早,我看才十点多!”

“噢噢噢噢,我看您家今年的收成不得了啊!您一家人,肯定种田都是行家里手哈?”

“我屋就我一个人。”

“哦,嫂子呢?小娃都没在家啊!”     

“找不到媳妇哦,三十八了,看样子这辈子要打光棍了!”

……

“二哥!”天知道我是怎么尽量保持呼吸平静,佯装自然地“接听来电”,“喂,二哥,我晓得,马上就到会合的地方了,我都听见你们说话了,你们的电筒光我们都看得到!”“二哥在前面等我们,走几步就到了。二哥说的,这山沟里就只有一个姓……的大哥,对人特别好,每次来捉螃蟹,他都热情得很!”我像是在给五妹说话更像是在自说自演,不管这个人姓什么,我反正就是在舌头上滚了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音出来。

高个子男人说,是是是,这里有很多修路的人,天天来捉螃蟹的,不过前几次,都没看到女的。

“嗯嗯,您走前面带路嘛!我们走得慢。跟着您走。”“来,我牵你!”大汉的手抓向五妹,五妹一步跳开:“不要的不要的,我走得好!”“五妹,你那个电棍呢!带好啊。莫按到开关,等哈触电了就不得了。”出发前,五妹将她的洞箫带着呢,小丫头还说,等下在山里吹一曲,体会下神雕侠侣的快意!五妹也还敏锐,用手摁住腰间的家伙,说:“不得触电,姐,这个东西电压高,要是搞失手了要死人的,我小心得很!”

四个人,就像一头熊和三条鲑鱼一样,在溪流中逆行。

我的手机一直在口袋里亮着,山里没信号,不知道失败多少次以后,终于呼叫成功。“喂喂……你们在哪里啊?”

听到二哥的声音,我大出一口气。

“二哥!二哥——”我是几乎没得力气了。

“哎……”声音在数十米开外传来。

天菩萨。我们安全了!

大汉帮我们拎着两桶螃蟹,一直送我们到车边。车开出几百米了,我才敢说一句话:“二哥,丹,你两个要死的,你两个胆子黑天啊,把我们三个丢一边!”

二哥憨憨地笑,开着车不说话。丹说,这个男的,人蛮好的,每次来都热情得不得了。我说那是因为你有二哥在身边啊,我们今天真是吓死了。丹说,那也是,有些突然犯罪的估计就是这种情况。

一行人开着破面包车回农庄,到半路,车里到处都是螃蟹,丹责备二哥没有盖好桶盖。二哥说:“不要紧,我们跑,别人捡。我们吃一些,别人吃一些。还有些命大的螃蟹,要爬回小溪里去,也算是放生一些嘛!”

哪里是放生呢?这些山螃蟹明明就是属于这大山的。山螃蟹对水质要求极高,可以说,有它们的地方,必定是天赐好山水。这时候我又为自己适才的箭弩张有一点赧颜,夜已深,待那位大哥回家,山谷重归于平静,陪伴他的又只有那条安静的小溪了。或许,那位大哥,就像山螃蟹一样,样子看着可怕,其实并没有半点恶意。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