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笔会 > 原创散文

敬读李清湾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1-26    作者: 柯于明

当我徜徉于这一方灵山秀水、田园村落,穿行于古色古香的徽派民居和红墙碧瓦的现代楼群之间,我是在读一篇美文、一首隽永的诗,更是在读一部哲学大著。

地处黄石市铁山区大王镇的李清湾,是湖北少有的规模宏大的古村落,也是湖北省“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1300多户,7000余人口。这里优美的自然生态、神奇的地理布局、五彩斑斓的景色教人称妙叫绝;悠长的历史根脉、丰厚的文化遗存,悲壮的红色故事……更令我肃然起敬。

读李清,先读“李清塔”。进村的水泥路上,遥遥就望见一座拔地而起的古塔,巍峨屹立。赭红色的七层塔身,展翅欲飞的八面檐角,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荜路蓝缕的李清人众人捧柴,修建起这支高达24米的“巨笔”,其意清雅,其志凌云。长风吹来,塔铃叮当,诉说着曾经的悠悠岁月,吟唱着李清人的过往、荣耀和风雨沧桑。

李清塔

紧接着,我又读到了与这支“笔”相关的诸多景致。抬眼南望那片起伏的峰峦,是展翅腾飞的“冲天凤”、惟妙惟肖的“笔架山”;缘凤山逶迤而下的一片沃野酷似展开的书本和宣纸,而村中那些方正的祠堂建筑和泛着涟漪的池塘,又恰如一方砚池。“文房四宝”俱全,文化气息扑鼻,我真的很佩服李清湾父老的良苦用心。如此逼真的“风水”布局,既是天赐,更是人力的精心打造。我心问,这些一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间子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食为天,艰难生存,何以偏要“攀附风雅”?哪来这一番文人情怀?

在细读李清之后,我就完全明白了,李清人不仅禀性质朴、善良、勤劳、勇敢,而且精明、聪颖、智慧、灵醒,胸怀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望和改变命运的执著,积极探寻幸福的秘诀,渴求知书识礼,力倡道德治族,崇尚耕读传家,在柴米油盐之上思考着人生的要义和真谛,在建房造屋的同时潜心构垒起自己的精神家园。李清人津津乐道这“文房四宝”,流露的正是根植于他们内心深处的人文情怀。680多年来,李清湾族风淳厚,家风纯正,厚德明礼,尊师重教,崇学尚读,蔚然成风。翻阅族谱,明清时期,村子里就出了“御赐翰林”、“皇封进士”,至今仍可以看到一些“进士”、“文魁”的古匾,而上世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该村的“学而优”者更是层出不穷。有资料显示,全湾本科以上学历者达200余人,中国前十名高等学府都有李清籍的学生,曾有一家兄弟四人,囊括了“博士后,博士、硕士,学士”四种学历。据此,李清算得上是“书香望族”,李清人血液里的“文化因子”一脉相承。

笔架山远眺

李清湾的另一可读之处,是村中星罗棋布的古建筑。64栋古民居大多保留着完整原貌,粉墙黛瓦,飞檐画角,典型的徽派风格,每走进一幢,犹如读一本落满烟尘的线装古书,思接幽远的明清遗风。这里最有名的古民居是“箭楼下”。曾几何时,智慧的李清百姓为安全起见,将村落建成“古堡式建筑”。庄内百家一门,户户相连,巷巷相通,黑巷、窄巷、干巷犹如迷宫,若有盗贼闯进,很难找到出口。为防兵灾侵害,他们修建了多处“箭楼”,用以瞭望报警。现在的“箭楼下”,一片建于乾隆十五年的古民居尚存,城堡式的“箭楼”依然峙立,仿佛坚守职责的哨兵。李清湾吸人眼球的古建筑,还有村中那些古祠堂,除了始建于乾隆丙辰年(1736年)的总祠堂,湾中各大房头均建有分祠堂,这恐怕是李清湾宗祠建设的一大特色。每座祠堂一进几重,前有戏台,中有天井,后设神龛,外辟池塘,规模宏伟,总祠堂曾被评为“全国名祠”。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李清湾早已是新居遍地,豪宅林立,那些古民居、古祠堂镶嵌其中,偶尔也有几处断壁残垣。这些看起来似乎显得不太协调和美观,但在我看来,这些古建筑与新楼房交错杂处,互伴共存,倒是相映成趣、和谐交融,充满哲学辩证。殊不知,这种旧与新、古与今的联袂而行正是历史发展的真实轨迹的呈现,这番繁复驳杂的景致正显出李清这部大书的厚度和纵深。

古城堡式建筑(箭楼)

读李清这部大书,我翻阅到了其中最精彩的章节。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最早被“染红”,星星之火越燃越旺,拥红参红热浪滚滚,数百青年踊跃入伍。当民族危亡、国难当头,曾经尚读重儒、“文质彬彬”的李清人,变成了一个个血性勇士,拿起梭标长刀,毅然走上革命道路。他们义无反顾,为信仰而抛头颅洒热血。据谱载,李清的参红人员在400人以上,在国民党大屠杀和历次战斗中几乎牺牲殆尽,经民政部门记录在案的烈士就有200余人。这些烈士中,有红三师副政委李发雷、“江姐式”女英烈李开莲、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箭楼下五壮士”……因此这里被认定为黄石有名的“烈士村”。这里还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组建地。1930年秋,中央军委派柯庆施、蔡申熙来此招募兵源,与第4、5纵队在李清湾祠堂合编为红十五军,一大批李清湾热血青年从这里走上疆场。当我来到即将竣工的李清革命烈士陵园,肃立在纪念碑前,脑海里翻涌起清晰的红色记忆,对这些深明大义的李清前辈满怀敬意。

李清革命烈士纪念碑

读李清湾,我更看到那么多的当代李清人,踏着前辈的红色足迹,继承历代先贤的传统美德,满怀豪情,积极奋进,在建设和谐社会、打造美丽乡村的征程中谱写着新的篇章。在主人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蓝莓种植基地、茶叶生产基地、鱼虾养殖基地、香椿种植基地……满目生机,热潮涌动。李清籍企业家李发坤先生是一位典型的“儒商”。他介绍说,2020年,此地已入选湖北省红色美丽乡村第一批23个试点村之一。他们将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特有的革命文化,探索红色旅游、特色产业、农家乐集群、特色民宿的有机融合,打造湖北“红色美丽村庄”。

2024年1月7日,我有幸细读了这个充满魅力神奇的村湾。无论其山水篇、人物篇、故事篇、发展篇,都有太多的可圈可点之处。采访中,我力求厘清这些篇章之间的必然关联,也试图从时间的纵向找到其生息繁衍百年兴旺的秘码。引领我采访的几位乡贤反复提到这里的“风水”。我虽不信“地脉堪舆”,但我不得不承认李清湾的确拥有上好的“风水”。这里的风,是严整的族风、和美的家风、淳朴的民风;这里的水就更显独特神妙了:李清湾自古有一溪碧港,从村后的凤山流出,穿村而过,潺潺流淌,千年不枯,哺育着东西两岸,滋养得李氏一族瓜瓞绵延。1976年,他们又修起了库容129万立方米的“李清水库”,使饮用灌溉的水量更加充沛。站在碧波清幽的水库坝顶,望着飘带一样在村中潺湲闪烁的溪港,还有那一方方池塘、一眼眼古井中清亮的泉水,我忽然思接千载,联想到这个百年古村的立基始祖和历代创业先贤。


群山环抱中的“李清水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李清湾的“源头活水”就是代代相传的“祖德”,就是一脉相承的“顺德堂”遗风,就是李清父老乡亲血液里的“凤山精神”。这是一条数百年延伸不断的根脉,正如眼前这千年不枯的李清港。采访中我发现,李清人的“根脉意识”比谁都强烈,因为他们曾经因“断脉”而被人取笑过。元顺帝期间,武艺高强供职于浠水衙门的李清七不愿被“红巾军”首领徐寿辉收买,被杀于六神港白莲河畔,其妻王氏携长子碧智、次子碧惠南渡逃难来到这凤山脚下隐匿居住。经年历月,后世子孙失去了与浠水联系的所有信息;数百年间,李清无谱无祠。尴尬的李清子孙苦于“无根无鋬”,一直在设法追本溯源。直到民国时期,他们才从浠水的《黎山李氏宗谱》中弄清了有关历史源流,确认李清湾的始祖碧惠公之生父为李清七,李清湾及57个外庄共两万多人,都是忠烈之士清七公的后裔。李清人苦苦“寻根”的故事,让我听了深为感动。从这里,我明白了中华文明何以五千年不断的道理。正是社会底层这些寻常百姓的文明自觉和执著追求,才使泱泱华夏生生不息,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文明进程的国度。

李清湾鸟瞰

今天,我是怀着一颗敬慕之心来读李清湾的,既读出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怀,更读出了今人的大视野、大格局;读出了一个大写的“清”字:山“清”水秀,风“清”气正,神“清”志爽;读懂了典型的“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离开村子时,我不禁回首再望了一眼那座李清古塔:这支神奇的冲天巨笔,也是一支生花妙笔,写下过李清湾多少历史的精彩、豪迈和荣耀,必定会续写出李清人更多的梦想、更美的新时代华章。

(文中照片均为作者拍摄)

                                      2024年元月23日稿于汉口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湖北日报网

敬读李清湾

来源:     作者: 柯于明
发布时间: 2024-01-26

当我徜徉于这一方灵山秀水、田园村落,穿行于古色古香的徽派民居和红墙碧瓦的现代楼群之间,我是在读一篇美文、一首隽永的诗,更是在读一部哲学大著。

地处黄石市铁山区大王镇的李清湾,是湖北少有的规模宏大的古村落,也是湖北省“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1300多户,7000余人口。这里优美的自然生态、神奇的地理布局、五彩斑斓的景色教人称妙叫绝;悠长的历史根脉、丰厚的文化遗存,悲壮的红色故事……更令我肃然起敬。

读李清,先读“李清塔”。进村的水泥路上,遥遥就望见一座拔地而起的古塔,巍峨屹立。赭红色的七层塔身,展翅欲飞的八面檐角,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荜路蓝缕的李清人众人捧柴,修建起这支高达24米的“巨笔”,其意清雅,其志凌云。长风吹来,塔铃叮当,诉说着曾经的悠悠岁月,吟唱着李清人的过往、荣耀和风雨沧桑。

李清塔

紧接着,我又读到了与这支“笔”相关的诸多景致。抬眼南望那片起伏的峰峦,是展翅腾飞的“冲天凤”、惟妙惟肖的“笔架山”;缘凤山逶迤而下的一片沃野酷似展开的书本和宣纸,而村中那些方正的祠堂建筑和泛着涟漪的池塘,又恰如一方砚池。“文房四宝”俱全,文化气息扑鼻,我真的很佩服李清湾父老的良苦用心。如此逼真的“风水”布局,既是天赐,更是人力的精心打造。我心问,这些一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间子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食为天,艰难生存,何以偏要“攀附风雅”?哪来这一番文人情怀?

在细读李清之后,我就完全明白了,李清人不仅禀性质朴、善良、勤劳、勇敢,而且精明、聪颖、智慧、灵醒,胸怀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望和改变命运的执著,积极探寻幸福的秘诀,渴求知书识礼,力倡道德治族,崇尚耕读传家,在柴米油盐之上思考着人生的要义和真谛,在建房造屋的同时潜心构垒起自己的精神家园。李清人津津乐道这“文房四宝”,流露的正是根植于他们内心深处的人文情怀。680多年来,李清湾族风淳厚,家风纯正,厚德明礼,尊师重教,崇学尚读,蔚然成风。翻阅族谱,明清时期,村子里就出了“御赐翰林”、“皇封进士”,至今仍可以看到一些“进士”、“文魁”的古匾,而上世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该村的“学而优”者更是层出不穷。有资料显示,全湾本科以上学历者达200余人,中国前十名高等学府都有李清籍的学生,曾有一家兄弟四人,囊括了“博士后,博士、硕士,学士”四种学历。据此,李清算得上是“书香望族”,李清人血液里的“文化因子”一脉相承。

笔架山远眺

李清湾的另一可读之处,是村中星罗棋布的古建筑。64栋古民居大多保留着完整原貌,粉墙黛瓦,飞檐画角,典型的徽派风格,每走进一幢,犹如读一本落满烟尘的线装古书,思接幽远的明清遗风。这里最有名的古民居是“箭楼下”。曾几何时,智慧的李清百姓为安全起见,将村落建成“古堡式建筑”。庄内百家一门,户户相连,巷巷相通,黑巷、窄巷、干巷犹如迷宫,若有盗贼闯进,很难找到出口。为防兵灾侵害,他们修建了多处“箭楼”,用以瞭望报警。现在的“箭楼下”,一片建于乾隆十五年的古民居尚存,城堡式的“箭楼”依然峙立,仿佛坚守职责的哨兵。李清湾吸人眼球的古建筑,还有村中那些古祠堂,除了始建于乾隆丙辰年(1736年)的总祠堂,湾中各大房头均建有分祠堂,这恐怕是李清湾宗祠建设的一大特色。每座祠堂一进几重,前有戏台,中有天井,后设神龛,外辟池塘,规模宏伟,总祠堂曾被评为“全国名祠”。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李清湾早已是新居遍地,豪宅林立,那些古民居、古祠堂镶嵌其中,偶尔也有几处断壁残垣。这些看起来似乎显得不太协调和美观,但在我看来,这些古建筑与新楼房交错杂处,互伴共存,倒是相映成趣、和谐交融,充满哲学辩证。殊不知,这种旧与新、古与今的联袂而行正是历史发展的真实轨迹的呈现,这番繁复驳杂的景致正显出李清这部大书的厚度和纵深。

古城堡式建筑(箭楼)

读李清这部大书,我翻阅到了其中最精彩的章节。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最早被“染红”,星星之火越燃越旺,拥红参红热浪滚滚,数百青年踊跃入伍。当民族危亡、国难当头,曾经尚读重儒、“文质彬彬”的李清人,变成了一个个血性勇士,拿起梭标长刀,毅然走上革命道路。他们义无反顾,为信仰而抛头颅洒热血。据谱载,李清的参红人员在400人以上,在国民党大屠杀和历次战斗中几乎牺牲殆尽,经民政部门记录在案的烈士就有200余人。这些烈士中,有红三师副政委李发雷、“江姐式”女英烈李开莲、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箭楼下五壮士”……因此这里被认定为黄石有名的“烈士村”。这里还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组建地。1930年秋,中央军委派柯庆施、蔡申熙来此招募兵源,与第4、5纵队在李清湾祠堂合编为红十五军,一大批李清湾热血青年从这里走上疆场。当我来到即将竣工的李清革命烈士陵园,肃立在纪念碑前,脑海里翻涌起清晰的红色记忆,对这些深明大义的李清前辈满怀敬意。

李清革命烈士纪念碑

读李清湾,我更看到那么多的当代李清人,踏着前辈的红色足迹,继承历代先贤的传统美德,满怀豪情,积极奋进,在建设和谐社会、打造美丽乡村的征程中谱写着新的篇章。在主人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蓝莓种植基地、茶叶生产基地、鱼虾养殖基地、香椿种植基地……满目生机,热潮涌动。李清籍企业家李发坤先生是一位典型的“儒商”。他介绍说,2020年,此地已入选湖北省红色美丽乡村第一批23个试点村之一。他们将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特有的革命文化,探索红色旅游、特色产业、农家乐集群、特色民宿的有机融合,打造湖北“红色美丽村庄”。

2024年1月7日,我有幸细读了这个充满魅力神奇的村湾。无论其山水篇、人物篇、故事篇、发展篇,都有太多的可圈可点之处。采访中,我力求厘清这些篇章之间的必然关联,也试图从时间的纵向找到其生息繁衍百年兴旺的秘码。引领我采访的几位乡贤反复提到这里的“风水”。我虽不信“地脉堪舆”,但我不得不承认李清湾的确拥有上好的“风水”。这里的风,是严整的族风、和美的家风、淳朴的民风;这里的水就更显独特神妙了:李清湾自古有一溪碧港,从村后的凤山流出,穿村而过,潺潺流淌,千年不枯,哺育着东西两岸,滋养得李氏一族瓜瓞绵延。1976年,他们又修起了库容129万立方米的“李清水库”,使饮用灌溉的水量更加充沛。站在碧波清幽的水库坝顶,望着飘带一样在村中潺湲闪烁的溪港,还有那一方方池塘、一眼眼古井中清亮的泉水,我忽然思接千载,联想到这个百年古村的立基始祖和历代创业先贤。


群山环抱中的“李清水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李清湾的“源头活水”就是代代相传的“祖德”,就是一脉相承的“顺德堂”遗风,就是李清父老乡亲血液里的“凤山精神”。这是一条数百年延伸不断的根脉,正如眼前这千年不枯的李清港。采访中我发现,李清人的“根脉意识”比谁都强烈,因为他们曾经因“断脉”而被人取笑过。元顺帝期间,武艺高强供职于浠水衙门的李清七不愿被“红巾军”首领徐寿辉收买,被杀于六神港白莲河畔,其妻王氏携长子碧智、次子碧惠南渡逃难来到这凤山脚下隐匿居住。经年历月,后世子孙失去了与浠水联系的所有信息;数百年间,李清无谱无祠。尴尬的李清子孙苦于“无根无鋬”,一直在设法追本溯源。直到民国时期,他们才从浠水的《黎山李氏宗谱》中弄清了有关历史源流,确认李清湾的始祖碧惠公之生父为李清七,李清湾及57个外庄共两万多人,都是忠烈之士清七公的后裔。李清人苦苦“寻根”的故事,让我听了深为感动。从这里,我明白了中华文明何以五千年不断的道理。正是社会底层这些寻常百姓的文明自觉和执著追求,才使泱泱华夏生生不息,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文明进程的国度。

李清湾鸟瞰

今天,我是怀着一颗敬慕之心来读李清湾的,既读出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怀,更读出了今人的大视野、大格局;读出了一个大写的“清”字:山“清”水秀,风“清”气正,神“清”志爽;读懂了典型的“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离开村子时,我不禁回首再望了一眼那座李清古塔:这支神奇的冲天巨笔,也是一支生花妙笔,写下过李清湾多少历史的精彩、豪迈和荣耀,必定会续写出李清人更多的梦想、更美的新时代华章。

(文中照片均为作者拍摄)

                                      2024年元月23日稿于汉口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