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坛进行时 > 市州文讯

武汉传媒学院创新培养模式,举办中文系2024届本科毕业作品展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5-23    作者: 农新瑜 陈智富 张文

5月20日,由武汉传媒学院主办、人文与艺术学院承办的中文系2024届本科毕业作品展在光谷K11艺术中心举办。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武汉作协副主席、武汉文联专业作家田天,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武汉文联副主席舒辉波、湖北省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秘书长、武汉文联签约评论家陈智富等嘉宾出席并点评学生作品,武汉传媒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盛银花、人文与艺术学院党总支部书记吴斌、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陶立军等出席,武汉作协副主席、武汉传媒学院驻校作家黄春华主持作品研讨会。武汉传媒学院驻校作家、武汉诗意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无忌及数十位师生参加。

在作品研讨会伊始,盛银花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表示:“这次毕业展意义重大,一方面是积极响应党的文化方针政策,积极发挥高等院校在培育文艺人才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积极与知名文学评论家、文学创作者、文艺出版界的朋友们紧密合作,为优秀文艺工作者搭建一条扶持人才、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的中介桥梁。”

田天对2024届毕业生苏袁愿的小说《江潮》给予了很高评价。他以该作品为例,热情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创作心得:不要陷入杯水风波的叙述中,而要直面社会现实生活,写出广阔的生活面向。

君子“动口”,也“动手”,舒辉波在看完毕业生周琳玲的作品《吹吹锣》后,手把手给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书名可以再斟酌,叙述结构尽量避免单线、人物塑造结合原型等。他强调多借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名著,从真实的生活经历出发,写出真诚与真实,写出人物的成长主体性,写出人物的恐惧害怕挣扎与努力,写出生命力。

陈智富认真点评了毕业生王璇的作品《祝东风》在人物塑造、故事架构、语言三方面的长处,并以古典诗词为例、以身边的大作家的作品为例,延伸谈起文学的情感力量与细节描写常见技巧,并连连发问,让学生直呼“比答辩还紧张”。

人文与艺术学院中文系主任张艳彬介绍了近年的教学改革成果,并展望道:“今后,我们会以更饱满的姿态投入到今后的文学艺术教学与创作中,为繁荣湖北文学、促进祖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此次研讨会别开生面,由毕业生代表与一线资深作家面对面交流,分享创作感悟,再由专家一对一点评指导。与会嘉宾充分肯定本次活动,鼓励中文系继续深耕毕业创作改革与实践,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带领学生们走进文学的殿堂,并对2024届毕业生送上美好的祝福。

在作品研讨会之前,大家饶有兴致地参观了2024届本科毕业作品展,不时驻足观看,现场观众络绎不绝。

据悉,中文系2024届本科毕业作品展是该学院连续第三年举办,此次毕业展以“楚韵”为主题,讲述荆楚故事,融合文本、图画、音频和视频等元素,囊括小说展、评论展和视频展等形式,设有开幕式、学生分享和专家点评等环节。武汉传媒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创新学生培养模式,自2017年改革学生毕业课程设计,由撰写学术论文改为创作文学作品,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支持,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武汉传媒学院创新培养模式,举办中文系2024届本科毕业作品展

来源:     作者: 农新瑜 陈智富 张文
发布时间: 2024-05-23

5月20日,由武汉传媒学院主办、人文与艺术学院承办的中文系2024届本科毕业作品展在光谷K11艺术中心举办。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武汉作协副主席、武汉文联专业作家田天,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武汉文联副主席舒辉波、湖北省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秘书长、武汉文联签约评论家陈智富等嘉宾出席并点评学生作品,武汉传媒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盛银花、人文与艺术学院党总支部书记吴斌、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陶立军等出席,武汉作协副主席、武汉传媒学院驻校作家黄春华主持作品研讨会。武汉传媒学院驻校作家、武汉诗意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无忌及数十位师生参加。

在作品研讨会伊始,盛银花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表示:“这次毕业展意义重大,一方面是积极响应党的文化方针政策,积极发挥高等院校在培育文艺人才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积极与知名文学评论家、文学创作者、文艺出版界的朋友们紧密合作,为优秀文艺工作者搭建一条扶持人才、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的中介桥梁。”

田天对2024届毕业生苏袁愿的小说《江潮》给予了很高评价。他以该作品为例,热情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创作心得:不要陷入杯水风波的叙述中,而要直面社会现实生活,写出广阔的生活面向。

君子“动口”,也“动手”,舒辉波在看完毕业生周琳玲的作品《吹吹锣》后,手把手给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书名可以再斟酌,叙述结构尽量避免单线、人物塑造结合原型等。他强调多借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名著,从真实的生活经历出发,写出真诚与真实,写出人物的成长主体性,写出人物的恐惧害怕挣扎与努力,写出生命力。

陈智富认真点评了毕业生王璇的作品《祝东风》在人物塑造、故事架构、语言三方面的长处,并以古典诗词为例、以身边的大作家的作品为例,延伸谈起文学的情感力量与细节描写常见技巧,并连连发问,让学生直呼“比答辩还紧张”。

人文与艺术学院中文系主任张艳彬介绍了近年的教学改革成果,并展望道:“今后,我们会以更饱满的姿态投入到今后的文学艺术教学与创作中,为繁荣湖北文学、促进祖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此次研讨会别开生面,由毕业生代表与一线资深作家面对面交流,分享创作感悟,再由专家一对一点评指导。与会嘉宾充分肯定本次活动,鼓励中文系继续深耕毕业创作改革与实践,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带领学生们走进文学的殿堂,并对2024届毕业生送上美好的祝福。

在作品研讨会之前,大家饶有兴致地参观了2024届本科毕业作品展,不时驻足观看,现场观众络绎不绝。

据悉,中文系2024届本科毕业作品展是该学院连续第三年举办,此次毕业展以“楚韵”为主题,讲述荆楚故事,融合文本、图画、音频和视频等元素,囊括小说展、评论展和视频展等形式,设有开幕式、学生分享和专家点评等环节。武汉传媒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创新学生培养模式,自2017年改革学生毕业课程设计,由撰写学术论文改为创作文学作品,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支持,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