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6-24 作者: 咸宁作协 张丹
6月16日上午,由咸宁市委宣传部、市文联联合主办的广播剧《生之歌》鉴赏会在湖北科技学院举行,市政协副主席、市文联主席刘智毅出席活动。
会上,来自武汉大学、中南政法大学、湖北科技学院、市图书馆、咸宁市作家协会、咸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主创人员代表,围绕广播剧《生之歌》的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社会影响等进行了探讨和解读。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刘春阳认为,《生之歌》塑造人物立体、情节设置合理,应该被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听众接触到,这对于宣传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咸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陈国和点评:“这是一部主题鲜明、艺术精湛的广播剧。它主线副线交叉,构建了多元故事;剧情环环相扣,实现了短平快的艺术表达;结合地域文化,呈现出了高品质艺术价值。”
刘智毅用“洗耳、洗脑、洗心、洗魂”八字形容自己的感受,认为该剧重塑了一个有胆有识、有血有肉、有气有节、有智有勇、有情有义革命者形象,坚守了艺术初心,创新了艺术形式,必将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和艺术价值。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生之歌》有主题之美、样式之美、声音之美、文学之美,剧本有地方性、有艺术性、有教育性,是咸宁市在文艺创作上的又一新突破,为咸宁市红色题材艺术作品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据了解,广播剧《生之歌》于2023年3月启动创作,以何功伟的狱中斗争为主线,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今年4月在学习强国平台正式上线发布,被纳入了2024 年省级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入选了“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第二季度优秀广播剧展播。下一步,咸宁将把《生之歌》纳入全市中小学生大思政课学习内容,采取举办主题报告会、主题班会、“沉浸式”角色扮演、配音秀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咸宁本地革命先烈事迹;支持并鼓励社会各界用多种文艺形式讲好何功伟的故事,学习好、宣传好、传承好何功伟坚定信仰的革命精神和向死而生的斗争精神。
下一篇:宜昌举行实力派诗人创作研讨会
来源:
作者:
咸宁作协 张丹
发布时间:
2024-06-24
6月16日上午,由咸宁市委宣传部、市文联联合主办的广播剧《生之歌》鉴赏会在湖北科技学院举行,市政协副主席、市文联主席刘智毅出席活动。
会上,来自武汉大学、中南政法大学、湖北科技学院、市图书馆、咸宁市作家协会、咸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主创人员代表,围绕广播剧《生之歌》的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社会影响等进行了探讨和解读。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刘春阳认为,《生之歌》塑造人物立体、情节设置合理,应该被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听众接触到,这对于宣传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咸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陈国和点评:“这是一部主题鲜明、艺术精湛的广播剧。它主线副线交叉,构建了多元故事;剧情环环相扣,实现了短平快的艺术表达;结合地域文化,呈现出了高品质艺术价值。”
刘智毅用“洗耳、洗脑、洗心、洗魂”八字形容自己的感受,认为该剧重塑了一个有胆有识、有血有肉、有气有节、有智有勇、有情有义革命者形象,坚守了艺术初心,创新了艺术形式,必将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和艺术价值。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生之歌》有主题之美、样式之美、声音之美、文学之美,剧本有地方性、有艺术性、有教育性,是咸宁市在文艺创作上的又一新突破,为咸宁市红色题材艺术作品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据了解,广播剧《生之歌》于2023年3月启动创作,以何功伟的狱中斗争为主线,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今年4月在学习强国平台正式上线发布,被纳入了2024 年省级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入选了“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第二季度优秀广播剧展播。下一步,咸宁将把《生之歌》纳入全市中小学生大思政课学习内容,采取举办主题报告会、主题班会、“沉浸式”角色扮演、配音秀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咸宁本地革命先烈事迹;支持并鼓励社会各界用多种文艺形式讲好何功伟的故事,学习好、宣传好、传承好何功伟坚定信仰的革命精神和向死而生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