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1-22 作者: 荆门作协 余欢欢 余国均
1月18日,荆门市作家协会召开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第八届“荆门文学奖”、“美好生活在路上”交通征文颁奖会。荆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董玉杰、荆门市文联党组书记陈亚妮、荆门市文联主席韩少君、荆门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郑伦智等领导出席会议,100余名荆门市作协代表以及获奖作者参加了活动。
会议的第一阶段,荆门市作协党支部书记金成海主持会议并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作协副主席何红霞宣读《关于荆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人选调整的批复》,增补刘正权为荆门市作协副主席。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黄旭升作了2024年度财务情况报告。
会上,荆门市作协主席李诗德作了2024年度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市作协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文艺导向,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凝心聚力、奋发有为,为荆门文学事业的发展繁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一是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要位置,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贯彻。二是围绕中心大局,先后组织开展“我与高铁激情共进”“厚道荆门漳河行”“湖北作家走沙洋”“文学名家沙洋行”等主题采风、征文活动10余项,邀请文学名家、刊物名编来荆门开展讲座,全市1000余人次文学爱好者参与其中,创作宣传荆门的文学作品500余部,有效提升了我市作家创作水平,增强了荆门的显示度、辨识度。三是坚持推精品出人才,多件作品获奖,李诗德散文《篾片的温度》荣获湖北省作协“散文湖北”优秀作品奖,《庭前树》《下酒菜》等9部文学作品获荆门市2024年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全市出版了22部文学作品集,《青檀广记》《一地月光》《大红瓦》等多篇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福建文学》《当代小说》等知名刊物。2025年是推动荆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荆门市作协将坚定不移抓政治建设,全力办好“荆门文学周”品牌文学活动,持之以恒抓文学创作,正风提能抓人才培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续为荆门文学发展和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上,市文联党组书记陈亚妮发表讲话,充分肯定了市作协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指出市作协要坚持文心向党,牢牢把握文学事业发展正确方向,担当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她寄语我市作家要坚守创作初心,树立更高的目标追求,不能满足于现有成绩,要创新进取、潜心创作,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更多更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实现争先进位。
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董玉杰在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文艺的重要作用,把反映时代作为重要使命,把服务人民作为根本职责,把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坚持正确导向、扎根人民生活,书写荆门作协工作新篇章;要以作品为立身之本、成名之根,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在服务大局上下功夫,在传承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注重文学创新,树牢精品意识,创新传播思路,文学赋能荆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弘扬正道、修身立德固本,展现荆门作家队伍新形象,让“德艺双馨”成为人生追求,让“山清水秀”成为作协常态,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学队伍。
会议的第二阶段,对荣获第八届“荆门文学奖”的18篇获奖作品和文学评论特别奖获得者,以及荣获“美好生活在路上”的24篇交通征文获奖作品予以表彰。荆门文学奖是荆门市最重要的文学奖项,该奖项两年一届,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此次的18篇获奖作品是从全市各文学内刊、报刊和“荆门文学”公众号推荐的168篇参评作品中最终选出的。其中,彭永锋的《花梨树》获优秀小说奖,毛祖华的《重返汉江码头》获优秀散文奖,李艾华的《关于父亲和其他》获优秀诗歌奖,余欢欢因文学评论成果突出,获文学评论特别奖。“美好生活在路上”交通征文活动由荆门市交通运输局联合荆门市作家协会举办,共收到应征稿件95篇,其中,《荆门铁路,火车助推繁荣梦》《爱心助考,为梦想踩一脚油门》《大赢家》等8篇作品获优秀奖。
近年来,荆门市作家协会充分发挥文学评奖的价值导向和审美导向作用,各县(市、区)作协均设有文学评奖,以奖促创,进一步推动出作品出精品。
来源:
作者:
荆门作协 余欢欢 余国均
发布时间:
2025-01-22
1月18日,荆门市作家协会召开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第八届“荆门文学奖”、“美好生活在路上”交通征文颁奖会。荆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董玉杰、荆门市文联党组书记陈亚妮、荆门市文联主席韩少君、荆门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郑伦智等领导出席会议,100余名荆门市作协代表以及获奖作者参加了活动。
会议的第一阶段,荆门市作协党支部书记金成海主持会议并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作协副主席何红霞宣读《关于荆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人选调整的批复》,增补刘正权为荆门市作协副主席。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黄旭升作了2024年度财务情况报告。
会上,荆门市作协主席李诗德作了2024年度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市作协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文艺导向,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凝心聚力、奋发有为,为荆门文学事业的发展繁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一是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要位置,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贯彻。二是围绕中心大局,先后组织开展“我与高铁激情共进”“厚道荆门漳河行”“湖北作家走沙洋”“文学名家沙洋行”等主题采风、征文活动10余项,邀请文学名家、刊物名编来荆门开展讲座,全市1000余人次文学爱好者参与其中,创作宣传荆门的文学作品500余部,有效提升了我市作家创作水平,增强了荆门的显示度、辨识度。三是坚持推精品出人才,多件作品获奖,李诗德散文《篾片的温度》荣获湖北省作协“散文湖北”优秀作品奖,《庭前树》《下酒菜》等9部文学作品获荆门市2024年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全市出版了22部文学作品集,《青檀广记》《一地月光》《大红瓦》等多篇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福建文学》《当代小说》等知名刊物。2025年是推动荆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荆门市作协将坚定不移抓政治建设,全力办好“荆门文学周”品牌文学活动,持之以恒抓文学创作,正风提能抓人才培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续为荆门文学发展和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上,市文联党组书记陈亚妮发表讲话,充分肯定了市作协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指出市作协要坚持文心向党,牢牢把握文学事业发展正确方向,担当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她寄语我市作家要坚守创作初心,树立更高的目标追求,不能满足于现有成绩,要创新进取、潜心创作,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更多更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实现争先进位。
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董玉杰在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文艺的重要作用,把反映时代作为重要使命,把服务人民作为根本职责,把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坚持正确导向、扎根人民生活,书写荆门作协工作新篇章;要以作品为立身之本、成名之根,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在服务大局上下功夫,在传承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注重文学创新,树牢精品意识,创新传播思路,文学赋能荆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弘扬正道、修身立德固本,展现荆门作家队伍新形象,让“德艺双馨”成为人生追求,让“山清水秀”成为作协常态,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学队伍。
会议的第二阶段,对荣获第八届“荆门文学奖”的18篇获奖作品和文学评论特别奖获得者,以及荣获“美好生活在路上”的24篇交通征文获奖作品予以表彰。荆门文学奖是荆门市最重要的文学奖项,该奖项两年一届,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此次的18篇获奖作品是从全市各文学内刊、报刊和“荆门文学”公众号推荐的168篇参评作品中最终选出的。其中,彭永锋的《花梨树》获优秀小说奖,毛祖华的《重返汉江码头》获优秀散文奖,李艾华的《关于父亲和其他》获优秀诗歌奖,余欢欢因文学评论成果突出,获文学评论特别奖。“美好生活在路上”交通征文活动由荆门市交通运输局联合荆门市作家协会举办,共收到应征稿件95篇,其中,《荆门铁路,火车助推繁荣梦》《爱心助考,为梦想踩一脚油门》《大赢家》等8篇作品获优秀奖。
近年来,荆门市作家协会充分发挥文学评奖的价值导向和审美导向作用,各县(市、区)作协均设有文学评奖,以奖促创,进一步推动出作品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