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3-08 作者:
2024年,湖北文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与抓环境相贯通,积极实施新时代湖北文学高质量发展“四大工程”,特别是成功举办“长江文学周”活动,营造湖北文学强大气场。各团体会员单位发挥地域文学优势,积极服务大局,推出系列文学品牌,夯实了湖北文学高地的基础。新的一年,各级作协和广大作家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湖北建成支点战略部署,以开拓者的姿态书写湖北文学崭新篇章,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武汉市作协
2024年武汉市作协锚定“基层基础巩固年”主题,围绕“五大工程”筹划落实工作。举办第十一届“三江笔会”、“武汉诗乐现场”等活动,扩大文学交流范围。完成主题出版物《雕塑大武汉》2023和《武汉印象》2023卷出版,完成《雕塑大武汉》2024的创作以及2024年《武汉作家》的编印和发行工作。组织会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暨“作家回家”活动。指导蔡甸区作协召开代表大会,成功换届。开展多部作品的新书首发式和分享会,作协主席团和骨干作家27部作品分别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等,为武汉文学发展做出新贡献。4名会员加入中国作协。主席李修文被评为第十届当当影响力作家,文联副主席舒辉波被中国作协聘为“第二届全民阅读季”推广人,作协副主席黄春华被聘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青少年数字阅读教育基地副主任。
2025年武汉市作协将围绕“改革创新质效年”主题,以落实“六项机制”为重点,谋划工作,推动发展。做好《武汉印象》2025卷和《雕塑大武汉》2025有关工作;与长江少儿出版社做好首届“董宏猷儿童文学奖”的评选,筹划召开“长江儿童文学”研讨会;做好《武汉传》《我见过黄鹤》《梦想是生命里的光》等作品的英文版出版协调工作,适时开展作品首发式;做好国家级、省级在汉会员的吸纳,落实文联“双联系、双服务”工作机制。
襄阳市作协
2024年襄阳市作协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文学发展,紧紧围绕“心怀国之大者”战略和“出精品出人才”目标,承办“长江文学周”系列子活动,举办“名家进襄阳”文学培训活动,培训作家400余人次。组织作家开展乡村采风、民企采风、“走汉水·寻访堵河源”采风活动。先后开展“文学六进”活动,“文学点亮心灯”公益讲座10余次。举办“卞和杯”新时代山乡巨变文学大赛、“石花杯”汉水文学大赛、“鑫陆杯”儿童文学大赛、“襄阳好小说”评选等文学赛事。办好《汉水》杂志和襄阳作协公众号。文学成绩创作突出,3人加入中国作协,在省级及以上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余篇,10余篇入选各类文集,出版文学图书10余部。获得各类文学奖项42个,会员诗作获得“我和我的祖国”全国诗歌大赛二等奖,《汉水诡案录》获中国作协短剧创作扶持,3人被中国寓言研究会表彰。
2025年襄阳市作协将以“实施文艺精品质量提升工程”为主线,继续实施襄阳文学提升“12345”工程,即开展一次“走汉水”主题采风;开展两次“名家进襄阳”文学培训;举办儿童文学、小说、散文三次改稿会;继续举办四大赛事(“卞和杯”新时代山乡巨变文学大赛、“石花杯”汉水文学大赛、“鑫陆杯”儿童文学大赛、襄阳年度好小说评选);开展五次“文学赋能乡村振兴”采风活动。擦亮文学品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学襄军队伍,不断提升襄阳文学影响力。
宜昌市作协
2024年宜昌市作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成功承办“诗颂长江”主题诗会、“散文湖北”年度颁奖活动、“大家遇见大家·遇见屈原”活动、长江文学周闭幕式暨首届长江华语文学榜颁奖盛典等一系列重要活动。多举措培养文学人才,举办小说诗歌创作研讨会、短剧创作推进会、“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主题创作采风暨新时代文学创作培训活动等20余场。8位作家加入中国作协,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400余件(篇),出版专著40部。一批精品成果创作斩获《作家》杂志社第九届“金短篇”小说奖、“澳门国际儿童文学奖”最佳科普奖、湖北省第十二届屈原文艺奖等重要奖项。长江艺术小镇成功运行一周年并接待30多家团队考察学习,在提升宜昌城市形象、弘扬长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025年宜昌市作协将继续细化服务举措,策划一批主题创作采风活动;聚焦“一标三地”目标定位,抓好屈原文化研究和精品创作,擦亮屈原文化品牌;筹办重大主题活动,立足“长江艺术小镇”,做好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继续优化工作机制,激发文学创作新活力,提升创作的组织化专业化水平;强化队伍建设,做好作协换届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分层建立作家人才库,推进青年后备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黄石市作协
2024年黄石市作协坚持思想引领,强化阵地建设,多措并举擦亮文学品牌,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年度文学佳作迭出,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举办5次“黄石作家走乡村”采风活动,累计刊发80余篇采风作品,其中“到人民中去-黄石市作家走乡村”活动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全国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扶持项目。举行诗歌研讨会和《骆宾王之谜》《鸟语》《海观山下》作品分享会,扩大作品社会影响力。主席团成员先后到市图书馆、市消防支队等讲授文学课,分享创作经验。近40篇小说作品在省刊发表,部分小说作品引起小说界广泛关注,《黄石文学》纸刊首发的两篇小说被《长江文艺》“刊中刊”栏目选用,《黄石文学》微刊关注人数从2023年的3600人上升到7000人。近20位黄石诗人的诗作在《汉诗》“诗歌地理”栏目集体亮相,部分诗作分别获得全国性征文一、二等奖。优化队伍结构,扶持文学新人,一批90后、00后文学新锐开始崭露头角。
2025年黄石市作协将举办中国作家黄石文化论坛暨春季小说改稿会、秋季诗歌改稿会以及诗歌研讨会;举行第三届青年作家座谈会;开展两场黄石作家走乡村活动;计划出版《黄石文学丛书2024---2025》;创新提升《黄石文学》纸刊、微刊办刊档次和水平,进一步关注基层作者和自由来稿;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树立服务意识,认真履职尽责,打造自由、民主、团结的优秀团队。
十堰市作协
2024年,十堰市作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成功举办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暨京堰对口协作十周年”文学采风活动、“建设幸福河湖碧水永续北送·当代作家南水北调水源地纪行”活动,“寻美水源地·京堰共发展”主题征文活动等大型采风活动。推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文艺作品,讲好十堰守水护水故事。举办“星星点灯·遇见文学”分享活动,组织“未来作家青苗计划”启动仪式暨新时代校园文学创新发展研讨会。搭建文学创作平台,“中国郧阳·未来作家小镇”正式落地,突出地域特色,讲好地方文化发展故事,全市文学事业呈现繁荣景象。
2025年,十堰市作协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加强与市委宣传部门和文联的沟通联系,依托区域优势,结合县市特点,讲好十堰故事。组织好湖北散文十堰现场会;加强与驻地高校联系,全面开展文学进校园活动;联合相关单位开展1-3场针对性文学分享活动;与县市区作协联合开展好2025年新会员培训与采风活动;邀请知名作家开展文学教学与培训活动等,努力把各级协会打造成具有十堰特色、样板效应、区域影响力的群团组织,不断探讨新形势下作协工作的新思路,努力让更多的人成功,让更多的人成才。
荆州市作协
2024年荆州市作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围绕工作目标,助推本土作家,举办《梅香》《八千里路云和月》《秋吟平生》等多场文学创作研讨会;开门办活动,精心策划形式新颖的甲辰年荆州市“月涌荆江,一城六地”中秋诗会;加强横向联系,邀请澳门笔会来荆州考察采风,大力弘扬荆楚文化。组织了“虎桥杯”中国诗歌大赛、“中国梦劳动美”新江陵建制三十周年等文学征文赛事及采风活动,服务企业,服务乡村,荆州文学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省级以上纯文学期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42篇,有十余部文学作品入选全国各地、各行业年度文学选本,出版长篇小说和文学作品集21部,全市文学创作喜获丰收。精心组织、上下齐心,认真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新老班子实现顺利交替,健全专业委员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了业务领航功能。
2025年荆州市作协将继续把工作做扎实,摸清会员底数,有本清白的“账”;把场所布置好,修缮办公场所,有个像样的“窝”;把活动开展好,凝聚人心,干好几件正经的“事”;把创作主业抓实,打造精品,有拿得出手的“货”。
荆门市作协
2024年荆门市作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文艺导向,助推荆门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厚道荆门”“我与高铁激情共进”等主题采风、征文等活动,两部作品分别获一、二等奖,创作文学作品500余篇并在多平台刊登发表。围绕“荆门文学周”组织开展了采风交流、文学培训活动,培训1000余人次文学爱好者。组织实施第八届荆门文学奖的评奖工作、开展“第二届东宝文学奖”评选活动、“美好生活在路上”建国75周年有奖征文活动,获奖作品汇总结集出版。文学创作群英荟萃,出版文学作品集22部,40余篇文学作品发表在《人民文学》《长江文艺》等全国重点刊物上;多部作品分别荣获湖北省作协“散文湖北”优秀作品奖、获荆门市2024年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加强沙洋文学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莫愁湖》《京山文学》《东宝》等杂志成为本土文化宣传主阵地。
2025年荆门市作协将继续坚定不移抓政治建设,组织谋划思想政治培训。办好“荆门文学周”系列品牌文学活动,举办文学讲座、改稿会、诗歌分享会等活动;开展“追寻红色足迹”采风创作,创作一批有地域特色的文学作品,编辑《荆门文学奖作品集》;加强作者队伍建设,提高《作家林》投稿质量,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推荐作协会员参加业务培训,推荐更多优秀作者加入省级会员、国家级会员。
鄂州市作协
2024年鄂州市作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履行职责使命,繁荣文学事业。成功举办第26届谷雨笔会和首届年会,先后5次组织会员参加“吴都书堂·鄂州人才大讲坛”活动。围绕社区治理、生态农业、红色教育和廉政文化四个主题开展采风,采写了四部文集。出版各类作品集24部,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作品260多篇,两篇作品入选《长江丛刊》“新时代报告”专栏。《毛泽东的调研视察足迹(1949—1976)》一书由中共党史出版社顺利出版。短片《一代宗师·张裕钊》获2024年首届亚洲国际电影节最佳记录短片奖。2人加入中国作协,1人加入中国散文协会,8人加入省作家协会和省网络作家协会。
2025年鄂州市作协将围绕素质提升、主题创作和班子换届三方面具体展开工作。计划开展“守护长江,喜迎新春”文学采风活动,组织第27届“谷雨笔会”活动;举办“文艺润心”大讲坛活动和文学创作培训班,继续发挥本地报刊的作家培养功能;将组织作家采写《守护长江》报告文学集,计划出版报告文学集《情暖万家》与长篇小说《水镇故事》;做好作协班子换届和后续工作安排,严把会员入会制度,完善文学创作奖励机制,构筑稳健的老中青人才梯队,锻造一支团结有活力的作家队伍。
孝感市作协
2024年孝感市作家协会积极践行“开门办会、创新发展、打造品牌协会”的既定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成功举行“中华孝文化名城杯”文学作品征文大赛、第二届“春芽杯·我看孝感”青少年创意作文大赛两大赛事,积极开展多场“世纪火种百名作家进校园”活动,激励青年文学人才逐步成长。成功举办中国微型小说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擦亮“孝感微型小说”名片。创作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20多部文学专著先后出版,非虚构作品集《我亦是行人》荣获湖北第十二届屈原文艺奖,长篇小说《林夏村简史》入选“2024年湖北省长篇精品创作出版提升计划项目”。孝感市作家协会获评孝感市文艺系统首个3A协会。
2025年孝感市作家协会将继续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凝心聚魂,擦亮协会品牌。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文学活动,围绕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主题抒写时代发展;全面加强与湖北工程学院文学院的战略合作;持续保持创新活力,与时俱进开展“文学+”的跨界融合发展,在人才培青工程、作品精品工程上加力,为孝感文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的能量和强大动力。
黄冈市作协
2024年黄冈市作家协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历史主动。成功举办“大家遇见大家”系列文学讲座“遇见苏轼”活动,开展“作家眼中的多彩旅游路”主题创作,以文学赋能东坡文化旅游示范区,助力文旅名城建设。以品牌建设为牵引,提升文学辐射热力,成立大别山文学联盟,英山县获文学之乡称号,成为全省第一个文学之乡。抓实作家队伍,打好文学人才“引育留”组合拳,择优选取作家参加鲁迅文学院文学高质量发展研修班、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举办黄冈市精品小说创作笔会、“黄冈市第五届青年作家暨文艺评论家培训”活动,延请专家授课,营造良好创作生态。
2025年黄冈市作协将以换届为契机,实现作协工作的新老交替和赓续发展。开展“弘扬大别山精神 文学助力建支点”征文活动;拟向大别山三省四市等地作协约稿,并组织采风,编纂出版《大别山上红旗飘》(暂名)散文和小说作品集;持续打造黄冈市作协“垄上春风”品牌,开展美丽乡村系列采风和创作活动,常态化举行“作家进校园”小说笔会、座谈研讨等文学活动,持续举办第六届青年作家培训班,发现和培养更多文学新秀;力争在组织建设、协会管理、会员服务等方面不断提质增效。
咸宁市作协
2024年,咸宁市作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制定出台《咸宁市作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团人员工作分工》和《咸宁市作家协会2024年工作要点》,充分激发主席团的“领头雁”作用。召开全市中青年骨干作家主题创作座谈会,收集重点文学项目23个。举办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4期,“咸宁文学讲堂”2期,《税感记》荣获全国第五届“志愿文学”征文活动“奋进的西部计划”专题三等奖,网络作家“一片雪饼”入选阅文集团网络文学榜样作家“十二天王”榜单,《文宣逸语》《简朴的乡愁》等获得市级文艺精品扶持。
2025年,咸宁市作协将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亲临咸宁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主题创作引导,围绕地方特色资源、红色资源和长江主题推出一批精品力作。组织“礼赞新时代·启航新征程”“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等主题文学采风活动,持续打造“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咸宁文学讲堂”等品牌;积极助力“强基工程”,围绕“强基工程——文艺助力精神文明建设咸宁实践”推进文学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策划文学志愿服务下基层活动;持续培优文学主阵地,不断提升《九头鸟》影响力,办好“淦川文学”微信公众号。
随州市作协
2024年随州市作家协会秉持着“在培根铸魂上下功夫、在精品创作上下功夫、在唱响曾随文化品牌上下功夫”的宗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探访绿色产业”“守护曾随文脉 共创美好未来”等系列主题创作活动。邀请大刊名刊的社长、编辑来随举办文学讲座和创作培训,有效提升会员们的创作水平和文学素养。组织文旅湖北研究会来随采风,并围绕文学创作、以文促旅等内容展开了交流。积极推动会员作品的对外发表和出版,本年度共有68位会员的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内部刊物《编钟》全年正常出刊,增设《网络才俊》栏目,专栏质量不断提高,成为会员展示创作成果、交流创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2025年随州市作协将继续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继续策划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主题创作活动,加强与其他文学团体和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深化文学公益活动,拓展公益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加大会员招募力度,建立会员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协会;增强协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助力随州市文化事业繁荣兴盛。
恩施州作协
2024年恩施州作家协会增强使命担当,服务中心工作,深入挖掘和传承本土历史文化遗产,讲好恩施故事,传递城市声音。成功组织《建州40周年文学回眸》(七卷本)文学丛书的首发式,启动“恩施文学史”(近现代)编撰工作。组织主题笔会等活动10余场,积极开展“作家进校园”活动。全州文学创作取得优异成绩,多名作家作品获恩施州“五个一工程奖”,全州全年在州级以上公开报刊等平台发表作品逾500篇(首),会员出版作品10余部。文学作品“触电”频繁,微短剧《40亿分之2》《小城喜事》进入拍摄阶段,影视转化加速。全州中国作协会员达到29人,18名会员加入省作协,州作协吸纳33名新会员,全州文学队伍不断壮大。
2025年,恩施州作协将紧紧围绕“提高贡献率、加强融合度、增强创新力、实现产品化”的思路,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全州“两山”示范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贡献文学力量。组织相关培训学习,开展系列采风笔会活动,加强文学评论,开展文学交流等,“承天气,接地气”,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州之重点”开展创作,多出精品力作。
仙桃市作协
2024年仙桃市作家协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推动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全面发展。组织“作家走乡村”系列采风活动,开展和进行禁毒反诈题材专题写作、党风亷政建设作品创作,实施“骨干作家创作推进工程”,通过集体采风、名刊编辑改稿会等提升作家创作水平。构建立体化文学发展格局,推出“仙桃作家原创作品演诵会”,创新采用舞台剧形式演绎本土作品,将戏剧《酒》、小说《钓鱼》改编为视听作品并制作视频,实现文学作品的跨媒介传播。本年度全市共有21名作家在省级以上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139篇,8名网络作家在知名网站发表网络小说一千多万字,出版文学专著5部,文学创作成绩突显。
2025年仙桃市作家协会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作协组织作用,脚踏实地为全体作家服务,坚持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改善文学生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培育壮大文学创作队伍;继续开展各项文学采风及主题交流活动;办好作协会刊《汉水文苑》,提升杂志品位,注重发现新人,推介新人,以文聚力助推文化强市建设。
天门市作协
2024年天门市作家协会坚守文学初心,坚定文学理想,坚持以文化人,用情写好天门故事,用心书写发展征程。组织文艺轻骑兵、文学进校园活动,以文学沟通心灵,展现新时代文学风采。成立天门新区采访团,深入建设现场,开展采写工作,助力新区建设。挂牌成立第三个文学创作基地,多次在创作基地开展创作辅导和讲座活动,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学精品。作协会员在各级刊物发表各类体裁文学作品300余篇(首),各类文学赛事获奖20余次。本年度共吸纳新会员23名,涵盖00后、90后到60后多个年龄层,作协队伍不断壮大。
2025年天门市作协将继续贯彻落实全市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精神,深入基层,服务人民,踔厉奋发,砥砺前行。打造展示文学作品的良好平台,做大做强会刊《竟陵文学》,天门作协公众号“天门作家”“天门文艺”;持续办好三个文学创作基地,定期组织会员到文学创作基地实地采风;逐步改善文学创作队伍的年龄结构,发掘和培养文学新人;开展多种文学活动,团结广大会员,发挥会员潜能,写出一批反映天门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优秀作品,进一步扩大作协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潜江市作协
2024年,潜江市作家协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记职责职能定位,扎实开展工作。组织“追寻红色踪迹,传承井冈精神,不忘文学初心”的主题红色教育活动,承办“潜江之歌”征稿和“精致之城 幸福潜江”有奖征文两大赛事,让文学氛围活起来。召开青年作家代表座谈会、潜江籍作家召唤创作分享会,启动作品改稿会作品征集活动,鼓励精品创作。全年有近70人在省级及上文学刊物、报纸副刊发表作品200余篇,文学创作成绩突出。办好内刊《雷雨文学》,不断优化编辑流程,刊发优秀作品,使之成为展示潜江文学形象的一扇重要窗口。
2025年,潜江市作协将坚决贯彻省作协、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工作部署,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在信息传达、项目申报、文学培训等方面,为会员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在组织会员改稿、交流互动、向上级刊物推荐会员优秀作品等方面形成机制,力争会员有作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办好《雷雨文学》,进一步提升刊物知名度;举办2025年“章华台诗会”、湖北省知名作家诗人“潜江行”等活动,助力潜江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神农架林区作协
2024年神农架林区作家协会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神农架篇章,贡献文学力量。文学活动主题突出,成功举办阳日镇文旅项目征集地名活动、“南水北调”工程十周年主题采风创作活动等。创作成果丰硕,《神农架谜语》出版为神农架民间文学锦上添花,《神农架长歌》纳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成果展示,奠定了神农架民俗文学的地位。队伍和阵地建设效果显著,作协新发展区级会员17人,1名省级会员成功晋级中国网络作家协会成员,诗词学会4位区级会员成功晋级为湖北省级诗词会员,并在区外各类活动中获奖。
2025年神农架林区作家协会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作协的组织引领作用,推动林区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林区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文旅农体产业、康养产业等主题,组织大型采风活动;实施精品创作工程,全方位反映新时代发展历程;夯实队伍建设,举办文学培训班,实施“青年作家培养计划”;加强对外交流,组织优秀会员参加省内外文学活动,与其他地区作协积极合作,建立友好关系,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拓展宣传渠道,运营好作协微信公众号,精心编辑《神农架文艺》期刊,提高刊物质量,力求推出更多彰显荆楚风格、饱含神农气韵的精品佳作。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3-08
2024年,湖北文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与抓环境相贯通,积极实施新时代湖北文学高质量发展“四大工程”,特别是成功举办“长江文学周”活动,营造湖北文学强大气场。各团体会员单位发挥地域文学优势,积极服务大局,推出系列文学品牌,夯实了湖北文学高地的基础。新的一年,各级作协和广大作家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湖北建成支点战略部署,以开拓者的姿态书写湖北文学崭新篇章,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武汉市作协
2024年武汉市作协锚定“基层基础巩固年”主题,围绕“五大工程”筹划落实工作。举办第十一届“三江笔会”、“武汉诗乐现场”等活动,扩大文学交流范围。完成主题出版物《雕塑大武汉》2023和《武汉印象》2023卷出版,完成《雕塑大武汉》2024的创作以及2024年《武汉作家》的编印和发行工作。组织会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暨“作家回家”活动。指导蔡甸区作协召开代表大会,成功换届。开展多部作品的新书首发式和分享会,作协主席团和骨干作家27部作品分别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等,为武汉文学发展做出新贡献。4名会员加入中国作协。主席李修文被评为第十届当当影响力作家,文联副主席舒辉波被中国作协聘为“第二届全民阅读季”推广人,作协副主席黄春华被聘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青少年数字阅读教育基地副主任。
2025年武汉市作协将围绕“改革创新质效年”主题,以落实“六项机制”为重点,谋划工作,推动发展。做好《武汉印象》2025卷和《雕塑大武汉》2025有关工作;与长江少儿出版社做好首届“董宏猷儿童文学奖”的评选,筹划召开“长江儿童文学”研讨会;做好《武汉传》《我见过黄鹤》《梦想是生命里的光》等作品的英文版出版协调工作,适时开展作品首发式;做好国家级、省级在汉会员的吸纳,落实文联“双联系、双服务”工作机制。
襄阳市作协
2024年襄阳市作协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文学发展,紧紧围绕“心怀国之大者”战略和“出精品出人才”目标,承办“长江文学周”系列子活动,举办“名家进襄阳”文学培训活动,培训作家400余人次。组织作家开展乡村采风、民企采风、“走汉水·寻访堵河源”采风活动。先后开展“文学六进”活动,“文学点亮心灯”公益讲座10余次。举办“卞和杯”新时代山乡巨变文学大赛、“石花杯”汉水文学大赛、“鑫陆杯”儿童文学大赛、“襄阳好小说”评选等文学赛事。办好《汉水》杂志和襄阳作协公众号。文学成绩创作突出,3人加入中国作协,在省级及以上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余篇,10余篇入选各类文集,出版文学图书10余部。获得各类文学奖项42个,会员诗作获得“我和我的祖国”全国诗歌大赛二等奖,《汉水诡案录》获中国作协短剧创作扶持,3人被中国寓言研究会表彰。
2025年襄阳市作协将以“实施文艺精品质量提升工程”为主线,继续实施襄阳文学提升“12345”工程,即开展一次“走汉水”主题采风;开展两次“名家进襄阳”文学培训;举办儿童文学、小说、散文三次改稿会;继续举办四大赛事(“卞和杯”新时代山乡巨变文学大赛、“石花杯”汉水文学大赛、“鑫陆杯”儿童文学大赛、襄阳年度好小说评选);开展五次“文学赋能乡村振兴”采风活动。擦亮文学品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学襄军队伍,不断提升襄阳文学影响力。
宜昌市作协
2024年宜昌市作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成功承办“诗颂长江”主题诗会、“散文湖北”年度颁奖活动、“大家遇见大家·遇见屈原”活动、长江文学周闭幕式暨首届长江华语文学榜颁奖盛典等一系列重要活动。多举措培养文学人才,举办小说诗歌创作研讨会、短剧创作推进会、“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主题创作采风暨新时代文学创作培训活动等20余场。8位作家加入中国作协,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400余件(篇),出版专著40部。一批精品成果创作斩获《作家》杂志社第九届“金短篇”小说奖、“澳门国际儿童文学奖”最佳科普奖、湖北省第十二届屈原文艺奖等重要奖项。长江艺术小镇成功运行一周年并接待30多家团队考察学习,在提升宜昌城市形象、弘扬长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025年宜昌市作协将继续细化服务举措,策划一批主题创作采风活动;聚焦“一标三地”目标定位,抓好屈原文化研究和精品创作,擦亮屈原文化品牌;筹办重大主题活动,立足“长江艺术小镇”,做好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继续优化工作机制,激发文学创作新活力,提升创作的组织化专业化水平;强化队伍建设,做好作协换届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分层建立作家人才库,推进青年后备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黄石市作协
2024年黄石市作协坚持思想引领,强化阵地建设,多措并举擦亮文学品牌,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年度文学佳作迭出,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举办5次“黄石作家走乡村”采风活动,累计刊发80余篇采风作品,其中“到人民中去-黄石市作家走乡村”活动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全国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扶持项目。举行诗歌研讨会和《骆宾王之谜》《鸟语》《海观山下》作品分享会,扩大作品社会影响力。主席团成员先后到市图书馆、市消防支队等讲授文学课,分享创作经验。近40篇小说作品在省刊发表,部分小说作品引起小说界广泛关注,《黄石文学》纸刊首发的两篇小说被《长江文艺》“刊中刊”栏目选用,《黄石文学》微刊关注人数从2023年的3600人上升到7000人。近20位黄石诗人的诗作在《汉诗》“诗歌地理”栏目集体亮相,部分诗作分别获得全国性征文一、二等奖。优化队伍结构,扶持文学新人,一批90后、00后文学新锐开始崭露头角。
2025年黄石市作协将举办中国作家黄石文化论坛暨春季小说改稿会、秋季诗歌改稿会以及诗歌研讨会;举行第三届青年作家座谈会;开展两场黄石作家走乡村活动;计划出版《黄石文学丛书2024---2025》;创新提升《黄石文学》纸刊、微刊办刊档次和水平,进一步关注基层作者和自由来稿;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树立服务意识,认真履职尽责,打造自由、民主、团结的优秀团队。
十堰市作协
2024年,十堰市作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成功举办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暨京堰对口协作十周年”文学采风活动、“建设幸福河湖碧水永续北送·当代作家南水北调水源地纪行”活动,“寻美水源地·京堰共发展”主题征文活动等大型采风活动。推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文艺作品,讲好十堰守水护水故事。举办“星星点灯·遇见文学”分享活动,组织“未来作家青苗计划”启动仪式暨新时代校园文学创新发展研讨会。搭建文学创作平台,“中国郧阳·未来作家小镇”正式落地,突出地域特色,讲好地方文化发展故事,全市文学事业呈现繁荣景象。
2025年,十堰市作协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加强与市委宣传部门和文联的沟通联系,依托区域优势,结合县市特点,讲好十堰故事。组织好湖北散文十堰现场会;加强与驻地高校联系,全面开展文学进校园活动;联合相关单位开展1-3场针对性文学分享活动;与县市区作协联合开展好2025年新会员培训与采风活动;邀请知名作家开展文学教学与培训活动等,努力把各级协会打造成具有十堰特色、样板效应、区域影响力的群团组织,不断探讨新形势下作协工作的新思路,努力让更多的人成功,让更多的人成才。
荆州市作协
2024年荆州市作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围绕工作目标,助推本土作家,举办《梅香》《八千里路云和月》《秋吟平生》等多场文学创作研讨会;开门办活动,精心策划形式新颖的甲辰年荆州市“月涌荆江,一城六地”中秋诗会;加强横向联系,邀请澳门笔会来荆州考察采风,大力弘扬荆楚文化。组织了“虎桥杯”中国诗歌大赛、“中国梦劳动美”新江陵建制三十周年等文学征文赛事及采风活动,服务企业,服务乡村,荆州文学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省级以上纯文学期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42篇,有十余部文学作品入选全国各地、各行业年度文学选本,出版长篇小说和文学作品集21部,全市文学创作喜获丰收。精心组织、上下齐心,认真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新老班子实现顺利交替,健全专业委员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了业务领航功能。
2025年荆州市作协将继续把工作做扎实,摸清会员底数,有本清白的“账”;把场所布置好,修缮办公场所,有个像样的“窝”;把活动开展好,凝聚人心,干好几件正经的“事”;把创作主业抓实,打造精品,有拿得出手的“货”。
荆门市作协
2024年荆门市作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文艺导向,助推荆门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厚道荆门”“我与高铁激情共进”等主题采风、征文等活动,两部作品分别获一、二等奖,创作文学作品500余篇并在多平台刊登发表。围绕“荆门文学周”组织开展了采风交流、文学培训活动,培训1000余人次文学爱好者。组织实施第八届荆门文学奖的评奖工作、开展“第二届东宝文学奖”评选活动、“美好生活在路上”建国75周年有奖征文活动,获奖作品汇总结集出版。文学创作群英荟萃,出版文学作品集22部,40余篇文学作品发表在《人民文学》《长江文艺》等全国重点刊物上;多部作品分别荣获湖北省作协“散文湖北”优秀作品奖、获荆门市2024年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加强沙洋文学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莫愁湖》《京山文学》《东宝》等杂志成为本土文化宣传主阵地。
2025年荆门市作协将继续坚定不移抓政治建设,组织谋划思想政治培训。办好“荆门文学周”系列品牌文学活动,举办文学讲座、改稿会、诗歌分享会等活动;开展“追寻红色足迹”采风创作,创作一批有地域特色的文学作品,编辑《荆门文学奖作品集》;加强作者队伍建设,提高《作家林》投稿质量,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推荐作协会员参加业务培训,推荐更多优秀作者加入省级会员、国家级会员。
鄂州市作协
2024年鄂州市作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履行职责使命,繁荣文学事业。成功举办第26届谷雨笔会和首届年会,先后5次组织会员参加“吴都书堂·鄂州人才大讲坛”活动。围绕社区治理、生态农业、红色教育和廉政文化四个主题开展采风,采写了四部文集。出版各类作品集24部,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作品260多篇,两篇作品入选《长江丛刊》“新时代报告”专栏。《毛泽东的调研视察足迹(1949—1976)》一书由中共党史出版社顺利出版。短片《一代宗师·张裕钊》获2024年首届亚洲国际电影节最佳记录短片奖。2人加入中国作协,1人加入中国散文协会,8人加入省作家协会和省网络作家协会。
2025年鄂州市作协将围绕素质提升、主题创作和班子换届三方面具体展开工作。计划开展“守护长江,喜迎新春”文学采风活动,组织第27届“谷雨笔会”活动;举办“文艺润心”大讲坛活动和文学创作培训班,继续发挥本地报刊的作家培养功能;将组织作家采写《守护长江》报告文学集,计划出版报告文学集《情暖万家》与长篇小说《水镇故事》;做好作协班子换届和后续工作安排,严把会员入会制度,完善文学创作奖励机制,构筑稳健的老中青人才梯队,锻造一支团结有活力的作家队伍。
孝感市作协
2024年孝感市作家协会积极践行“开门办会、创新发展、打造品牌协会”的既定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成功举行“中华孝文化名城杯”文学作品征文大赛、第二届“春芽杯·我看孝感”青少年创意作文大赛两大赛事,积极开展多场“世纪火种百名作家进校园”活动,激励青年文学人才逐步成长。成功举办中国微型小说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擦亮“孝感微型小说”名片。创作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20多部文学专著先后出版,非虚构作品集《我亦是行人》荣获湖北第十二届屈原文艺奖,长篇小说《林夏村简史》入选“2024年湖北省长篇精品创作出版提升计划项目”。孝感市作家协会获评孝感市文艺系统首个3A协会。
2025年孝感市作家协会将继续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凝心聚魂,擦亮协会品牌。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文学活动,围绕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主题抒写时代发展;全面加强与湖北工程学院文学院的战略合作;持续保持创新活力,与时俱进开展“文学+”的跨界融合发展,在人才培青工程、作品精品工程上加力,为孝感文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的能量和强大动力。
黄冈市作协
2024年黄冈市作家协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历史主动。成功举办“大家遇见大家”系列文学讲座“遇见苏轼”活动,开展“作家眼中的多彩旅游路”主题创作,以文学赋能东坡文化旅游示范区,助力文旅名城建设。以品牌建设为牵引,提升文学辐射热力,成立大别山文学联盟,英山县获文学之乡称号,成为全省第一个文学之乡。抓实作家队伍,打好文学人才“引育留”组合拳,择优选取作家参加鲁迅文学院文学高质量发展研修班、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举办黄冈市精品小说创作笔会、“黄冈市第五届青年作家暨文艺评论家培训”活动,延请专家授课,营造良好创作生态。
2025年黄冈市作协将以换届为契机,实现作协工作的新老交替和赓续发展。开展“弘扬大别山精神 文学助力建支点”征文活动;拟向大别山三省四市等地作协约稿,并组织采风,编纂出版《大别山上红旗飘》(暂名)散文和小说作品集;持续打造黄冈市作协“垄上春风”品牌,开展美丽乡村系列采风和创作活动,常态化举行“作家进校园”小说笔会、座谈研讨等文学活动,持续举办第六届青年作家培训班,发现和培养更多文学新秀;力争在组织建设、协会管理、会员服务等方面不断提质增效。
咸宁市作协
2024年,咸宁市作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制定出台《咸宁市作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团人员工作分工》和《咸宁市作家协会2024年工作要点》,充分激发主席团的“领头雁”作用。召开全市中青年骨干作家主题创作座谈会,收集重点文学项目23个。举办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4期,“咸宁文学讲堂”2期,《税感记》荣获全国第五届“志愿文学”征文活动“奋进的西部计划”专题三等奖,网络作家“一片雪饼”入选阅文集团网络文学榜样作家“十二天王”榜单,《文宣逸语》《简朴的乡愁》等获得市级文艺精品扶持。
2025年,咸宁市作协将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亲临咸宁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主题创作引导,围绕地方特色资源、红色资源和长江主题推出一批精品力作。组织“礼赞新时代·启航新征程”“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等主题文学采风活动,持续打造“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咸宁文学讲堂”等品牌;积极助力“强基工程”,围绕“强基工程——文艺助力精神文明建设咸宁实践”推进文学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策划文学志愿服务下基层活动;持续培优文学主阵地,不断提升《九头鸟》影响力,办好“淦川文学”微信公众号。
随州市作协
2024年随州市作家协会秉持着“在培根铸魂上下功夫、在精品创作上下功夫、在唱响曾随文化品牌上下功夫”的宗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探访绿色产业”“守护曾随文脉 共创美好未来”等系列主题创作活动。邀请大刊名刊的社长、编辑来随举办文学讲座和创作培训,有效提升会员们的创作水平和文学素养。组织文旅湖北研究会来随采风,并围绕文学创作、以文促旅等内容展开了交流。积极推动会员作品的对外发表和出版,本年度共有68位会员的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内部刊物《编钟》全年正常出刊,增设《网络才俊》栏目,专栏质量不断提高,成为会员展示创作成果、交流创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2025年随州市作协将继续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继续策划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主题创作活动,加强与其他文学团体和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深化文学公益活动,拓展公益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加大会员招募力度,建立会员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协会;增强协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助力随州市文化事业繁荣兴盛。
恩施州作协
2024年恩施州作家协会增强使命担当,服务中心工作,深入挖掘和传承本土历史文化遗产,讲好恩施故事,传递城市声音。成功组织《建州40周年文学回眸》(七卷本)文学丛书的首发式,启动“恩施文学史”(近现代)编撰工作。组织主题笔会等活动10余场,积极开展“作家进校园”活动。全州文学创作取得优异成绩,多名作家作品获恩施州“五个一工程奖”,全州全年在州级以上公开报刊等平台发表作品逾500篇(首),会员出版作品10余部。文学作品“触电”频繁,微短剧《40亿分之2》《小城喜事》进入拍摄阶段,影视转化加速。全州中国作协会员达到29人,18名会员加入省作协,州作协吸纳33名新会员,全州文学队伍不断壮大。
2025年,恩施州作协将紧紧围绕“提高贡献率、加强融合度、增强创新力、实现产品化”的思路,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全州“两山”示范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贡献文学力量。组织相关培训学习,开展系列采风笔会活动,加强文学评论,开展文学交流等,“承天气,接地气”,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州之重点”开展创作,多出精品力作。
仙桃市作协
2024年仙桃市作家协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推动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全面发展。组织“作家走乡村”系列采风活动,开展和进行禁毒反诈题材专题写作、党风亷政建设作品创作,实施“骨干作家创作推进工程”,通过集体采风、名刊编辑改稿会等提升作家创作水平。构建立体化文学发展格局,推出“仙桃作家原创作品演诵会”,创新采用舞台剧形式演绎本土作品,将戏剧《酒》、小说《钓鱼》改编为视听作品并制作视频,实现文学作品的跨媒介传播。本年度全市共有21名作家在省级以上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139篇,8名网络作家在知名网站发表网络小说一千多万字,出版文学专著5部,文学创作成绩突显。
2025年仙桃市作家协会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作协组织作用,脚踏实地为全体作家服务,坚持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改善文学生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培育壮大文学创作队伍;继续开展各项文学采风及主题交流活动;办好作协会刊《汉水文苑》,提升杂志品位,注重发现新人,推介新人,以文聚力助推文化强市建设。
天门市作协
2024年天门市作家协会坚守文学初心,坚定文学理想,坚持以文化人,用情写好天门故事,用心书写发展征程。组织文艺轻骑兵、文学进校园活动,以文学沟通心灵,展现新时代文学风采。成立天门新区采访团,深入建设现场,开展采写工作,助力新区建设。挂牌成立第三个文学创作基地,多次在创作基地开展创作辅导和讲座活动,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学精品。作协会员在各级刊物发表各类体裁文学作品300余篇(首),各类文学赛事获奖20余次。本年度共吸纳新会员23名,涵盖00后、90后到60后多个年龄层,作协队伍不断壮大。
2025年天门市作协将继续贯彻落实全市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精神,深入基层,服务人民,踔厉奋发,砥砺前行。打造展示文学作品的良好平台,做大做强会刊《竟陵文学》,天门作协公众号“天门作家”“天门文艺”;持续办好三个文学创作基地,定期组织会员到文学创作基地实地采风;逐步改善文学创作队伍的年龄结构,发掘和培养文学新人;开展多种文学活动,团结广大会员,发挥会员潜能,写出一批反映天门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优秀作品,进一步扩大作协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潜江市作协
2024年,潜江市作家协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记职责职能定位,扎实开展工作。组织“追寻红色踪迹,传承井冈精神,不忘文学初心”的主题红色教育活动,承办“潜江之歌”征稿和“精致之城 幸福潜江”有奖征文两大赛事,让文学氛围活起来。召开青年作家代表座谈会、潜江籍作家召唤创作分享会,启动作品改稿会作品征集活动,鼓励精品创作。全年有近70人在省级及上文学刊物、报纸副刊发表作品200余篇,文学创作成绩突出。办好内刊《雷雨文学》,不断优化编辑流程,刊发优秀作品,使之成为展示潜江文学形象的一扇重要窗口。
2025年,潜江市作协将坚决贯彻省作协、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工作部署,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在信息传达、项目申报、文学培训等方面,为会员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在组织会员改稿、交流互动、向上级刊物推荐会员优秀作品等方面形成机制,力争会员有作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办好《雷雨文学》,进一步提升刊物知名度;举办2025年“章华台诗会”、湖北省知名作家诗人“潜江行”等活动,助力潜江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神农架林区作协
2024年神农架林区作家协会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神农架篇章,贡献文学力量。文学活动主题突出,成功举办阳日镇文旅项目征集地名活动、“南水北调”工程十周年主题采风创作活动等。创作成果丰硕,《神农架谜语》出版为神农架民间文学锦上添花,《神农架长歌》纳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成果展示,奠定了神农架民俗文学的地位。队伍和阵地建设效果显著,作协新发展区级会员17人,1名省级会员成功晋级中国网络作家协会成员,诗词学会4位区级会员成功晋级为湖北省级诗词会员,并在区外各类活动中获奖。
2025年神农架林区作家协会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作协的组织引领作用,推动林区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林区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文旅农体产业、康养产业等主题,组织大型采风活动;实施精品创作工程,全方位反映新时代发展历程;夯实队伍建设,举办文学培训班,实施“青年作家培养计划”;加强对外交流,组织优秀会员参加省内外文学活动,与其他地区作协积极合作,建立友好关系,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拓展宣传渠道,运营好作协微信公众号,精心编辑《神农架文艺》期刊,提高刊物质量,力求推出更多彰显荆楚风格、饱含神农气韵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