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坛进行时 > 动态信息

《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949—2019)》在京发布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6-21    作者: 办公室

由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周新民教授总主编的《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949—2019)》近日由武汉出版社推出。该著作共八卷400余万字,全面系统地呈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小说理论的发展轨迹。

6月19日,《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949—2019)》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武汉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895—2020)》编撰暨古典资源重释重构研究”课题组协办。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吴义勤,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冯士新,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文艺报》总编辑刘颋等业界专家出席。湖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周凤荣、出版处处长易凌云,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古新功、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于俊清,该书总主编周新民,武汉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武汉出版社董事长毛家明参会。来自《人民日报》《新华文摘》《光明日报》等媒体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活动。会议由武汉出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朱俊华主持。会上,与会专家就《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949—2019)》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展开深入研讨。

吴义勤指出,《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949—2019)》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结晶,以小说理论发展为主线,系统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该著作具有三方面显著特征:一是立足文明互鉴的宏阔视野,深刻揭示了小说理论演进的内在动力机制,彰显新时代文学研究的独特品格;二是创新性承续中华优秀文论传统,通过古典资源的现代重释与重构,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史料辑录体系和文学史叙述框架;三是生动展现了中国现当代小说家与批评家的集体精神谱系,绘制出他们推动中国文学事业发展的奋进画卷。

冯士新指出,《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949—2019)》的出版标志着现当代小说理论研究领域的新进展,为学界提供了全面、系统、客观梳理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出版业对学术及文化事业的推动作用。

古新功强调,作为国内首部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体史著,该书全景展现了七十年来中国小说理论的发展脉络,兼具深厚的学术史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其出版不仅是文学专门史研究的重要突破,更彰显了湖北省在现当代文学史撰写领域的传承与贡献。

王利明指出,该书的编写具有三大特色——以编年体例创新研究范式,以翔实史料构建学术脉络,通过系统梳理生动呈现各理论流派的演进轨迹。

郝振省强调,这部作品体现了出版业的核心使命:既是对文明传承功能的实践,彰显了承前启后的历史担当;更是对学术建设的深度参与,通过聚焦时代命题、夯实基础研究,最终打造出既能经得起历史检验,又能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支撑的出版精品。

于俊清、周新民、武汉出版社人文出版中心编辑杨童舒及与会专家分别发言。

专家们表示,《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949—2019)》的学术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该著作采用编年史体例,客观梳理了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的发展脉络,突破了西方文学观念的局限,推动了中国小说理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二是首次系统整合了当代小说理论史料,涵盖大量以往被忽视的地方性、边缘性文献,并对其中理论观点进行了精准概括。所选材料兼顾多元性与丰富性,既呈现理论观点,也展现其多样形式。三是在史料客观性与史观目的性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既如实呈现史料事实,又对小说理论及争议性文化话题进行反思批判,为文学史编纂提供了新思路。四是提升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理论自觉,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与参考体系,有助于拓展新的学术空间。此外,鉴于其重要学术价值,专家建议编写团队与武汉出版社推进内容电子化,建立专题数据库,以更好地服务学界,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向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文学院的赠书仪式。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949—2019)》在京发布

来源:     作者: 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6-21

由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周新民教授总主编的《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949—2019)》近日由武汉出版社推出。该著作共八卷400余万字,全面系统地呈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小说理论的发展轨迹。

6月19日,《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949—2019)》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武汉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895—2020)》编撰暨古典资源重释重构研究”课题组协办。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吴义勤,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冯士新,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文艺报》总编辑刘颋等业界专家出席。湖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周凤荣、出版处处长易凌云,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古新功、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于俊清,该书总主编周新民,武汉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武汉出版社董事长毛家明参会。来自《人民日报》《新华文摘》《光明日报》等媒体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活动。会议由武汉出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朱俊华主持。会上,与会专家就《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949—2019)》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展开深入研讨。

吴义勤指出,《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949—2019)》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结晶,以小说理论发展为主线,系统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该著作具有三方面显著特征:一是立足文明互鉴的宏阔视野,深刻揭示了小说理论演进的内在动力机制,彰显新时代文学研究的独特品格;二是创新性承续中华优秀文论传统,通过古典资源的现代重释与重构,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史料辑录体系和文学史叙述框架;三是生动展现了中国现当代小说家与批评家的集体精神谱系,绘制出他们推动中国文学事业发展的奋进画卷。

冯士新指出,《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949—2019)》的出版标志着现当代小说理论研究领域的新进展,为学界提供了全面、系统、客观梳理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出版业对学术及文化事业的推动作用。

古新功强调,作为国内首部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体史著,该书全景展现了七十年来中国小说理论的发展脉络,兼具深厚的学术史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其出版不仅是文学专门史研究的重要突破,更彰显了湖北省在现当代文学史撰写领域的传承与贡献。

王利明指出,该书的编写具有三大特色——以编年体例创新研究范式,以翔实史料构建学术脉络,通过系统梳理生动呈现各理论流派的演进轨迹。

郝振省强调,这部作品体现了出版业的核心使命:既是对文明传承功能的实践,彰显了承前启后的历史担当;更是对学术建设的深度参与,通过聚焦时代命题、夯实基础研究,最终打造出既能经得起历史检验,又能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支撑的出版精品。

于俊清、周新民、武汉出版社人文出版中心编辑杨童舒及与会专家分别发言。

专家们表示,《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949—2019)》的学术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该著作采用编年史体例,客观梳理了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的发展脉络,突破了西方文学观念的局限,推动了中国小说理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二是首次系统整合了当代小说理论史料,涵盖大量以往被忽视的地方性、边缘性文献,并对其中理论观点进行了精准概括。所选材料兼顾多元性与丰富性,既呈现理论观点,也展现其多样形式。三是在史料客观性与史观目的性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既如实呈现史料事实,又对小说理论及争议性文化话题进行反思批判,为文学史编纂提供了新思路。四是提升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理论自觉,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与参考体系,有助于拓展新的学术空间。此外,鉴于其重要学术价值,专家建议编写团队与武汉出版社推进内容电子化,建立专题数据库,以更好地服务学界,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向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文学院的赠书仪式。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