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6-23 作者: 荆州作协 柳红霞
6月20日至22日,由湖北省作家协会、荆州市委宣传部指导,荆州市作家协会、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沙市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荆州市第四届“后天”中青年创意写作培训班在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圆满举行。来自各县市区作协、长江大学推荐选拔的34名中青年写作爱好者参与培训。
21日上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长江大学西校区热烈开场。众多文学界人士、市作协主席团部分成员、后天班学员及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学生近300人齐聚一堂。市文联党组书记张航为培训班顾问张卫平、许小兰、齐家银、杨章池颁发聘书,顾问们的加入为培训班注入了强大的专业力量,将为学员们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帮助。
本次培训,市作协邀请到湖北省作协主席、武汉市文联主席、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修文,小说家、诗人、《芳草》杂志常务副主编林东林前来授课。李修文以《文学让我们重新体验世界——我的小说创作之路》为题,从创作实践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小说创作的各个环节。他强调了灵感捕捉、人物塑造与情节架构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作品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学故事。林东林带来的《从自发到自觉的创作》课题,从文学创作的本质出发,探讨了自发创作与自觉创作的区别与联系。他通过分析不同创作阶段的作品特点,引导学员们思考如何从无意识的创作冲动迈向有意识、有规划的创作境界。
与此同时,市作协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本土文学力量,成功邀请到市作协副主席、作家王小木、诗人铁舟、市作协副秘书长、新实力小说家毕文清这三位深耕本土的作家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与实际案例,为学员们带来了丰富的创作技巧和灵感来源,拓宽了学员们的创作视野,激发了学员们的创作热情。王小木以《小说创作与现实的种种纠缠》为题,深入阐述了小说创作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铁舟以《汉语新诗的现代性分析》为题,从诗歌的语言、形式、内涵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了现代汉语新诗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毕文清以《敲开文学的门》为题,分享了自己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困难与解决方法。
培训期间,学员们前往荆州非遗传承院采风。在传承院里,学员们置身于传统文化宝库,亲身感受荆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统手工艺到民间艺术表演,学员们大开眼界。大家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了解非遗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许多学员表示,此次采风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更让他们对荆州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用文字记录和传承文化的热情。
市作协主席熊湘鄂介绍,“后天”青年创意写作班自2021年9月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为青年写作者打造温暖的精神家园。目前,该班已培育出一批优秀文学力量,部分学员作品登上《芳草》《天津文学》等重要刊物,多人加入省市作协会员,成为荆州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未来,市作协将继续为荆州文学事业培养人才,助力学员用文字书写荆州故事,传承荆州文化。
来源:
作者:
荆州作协 柳红霞
发布时间:
2025-06-23
6月20日至22日,由湖北省作家协会、荆州市委宣传部指导,荆州市作家协会、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沙市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荆州市第四届“后天”中青年创意写作培训班在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圆满举行。来自各县市区作协、长江大学推荐选拔的34名中青年写作爱好者参与培训。
21日上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长江大学西校区热烈开场。众多文学界人士、市作协主席团部分成员、后天班学员及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学生近300人齐聚一堂。市文联党组书记张航为培训班顾问张卫平、许小兰、齐家银、杨章池颁发聘书,顾问们的加入为培训班注入了强大的专业力量,将为学员们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帮助。
本次培训,市作协邀请到湖北省作协主席、武汉市文联主席、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修文,小说家、诗人、《芳草》杂志常务副主编林东林前来授课。李修文以《文学让我们重新体验世界——我的小说创作之路》为题,从创作实践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小说创作的各个环节。他强调了灵感捕捉、人物塑造与情节架构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作品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学故事。林东林带来的《从自发到自觉的创作》课题,从文学创作的本质出发,探讨了自发创作与自觉创作的区别与联系。他通过分析不同创作阶段的作品特点,引导学员们思考如何从无意识的创作冲动迈向有意识、有规划的创作境界。
与此同时,市作协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本土文学力量,成功邀请到市作协副主席、作家王小木、诗人铁舟、市作协副秘书长、新实力小说家毕文清这三位深耕本土的作家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与实际案例,为学员们带来了丰富的创作技巧和灵感来源,拓宽了学员们的创作视野,激发了学员们的创作热情。王小木以《小说创作与现实的种种纠缠》为题,深入阐述了小说创作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铁舟以《汉语新诗的现代性分析》为题,从诗歌的语言、形式、内涵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了现代汉语新诗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毕文清以《敲开文学的门》为题,分享了自己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困难与解决方法。
培训期间,学员们前往荆州非遗传承院采风。在传承院里,学员们置身于传统文化宝库,亲身感受荆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统手工艺到民间艺术表演,学员们大开眼界。大家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了解非遗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许多学员表示,此次采风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更让他们对荆州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用文字记录和传承文化的热情。
市作协主席熊湘鄂介绍,“后天”青年创意写作班自2021年9月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为青年写作者打造温暖的精神家园。目前,该班已培育出一批优秀文学力量,部分学员作品登上《芳草》《天津文学》等重要刊物,多人加入省市作协会员,成为荆州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未来,市作协将继续为荆州文学事业培养人才,助力学员用文字书写荆州故事,传承荆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