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8-19 作者: 孝感作协 朱道能
8月9日,由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提供学术指导、孝感市作家协会主办的周毓麟长篇传记文学作品《寻找国朝第一人》《炳如日星权为中华》研讨会,在孝感市作协“槐荫书城创读基地”成功举行。孝感市文联领导、湖北工程学院文传学院负责人、市作协负责人和部分主席团成员、作家代表以及特邀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两部作品的文学价值与时代意义。
会议由孝感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方东明主持。他在阐述研讨会意义时表示,周毓麟近年连续创作三部关于本土人物的传记文学作品,对记录传承地方文化风物和人文精神意义重大。本届作协始终以服务会员创作为己任,既着力培养新生力量,也重视团结包括有情怀、有实力的退休同志在内的所有创作力量。他强调,研讨会不仅是对作品的肯定,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更有助于提升作者创作水平,真正达到了以研讨促创作的目的。
研讨环节,作者周毓麟分享了《寻找国朝第一人》与《炳如日星权为中华》的创作历程与心得。《寻找国朝第一人》聚焦明末清初重臣、著名书画家程正揆,他以《江山卧游图》五百余卷闻名,被誉为“国朝第一人”。周毓麟通过多年史料爬梳与考证,在宏阔的历史背景下,生动勾勒出程正揆的家族渊源、跌宕人生、卓越艺术成就及思想嬗变,折射出特定时代的社会图景与历史变迁;《炳如日星权为中华》则书写了湖北孝感籍抗日名将丁炳权中将的传奇一生。作者深入挖掘长期尘封的史料,去伪存真,重现了丁炳权在鄂南游击战、瑞武线阻击战等关键战役中的重大贡献,尤其凸显了其在武汉会战中掩护中国军队主力转移的战略价值。此书的出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贡献了重要的文学力量。
湖北工程学院文学院党委书记王银芹、知名文史专家刘俊明、市史志研究中心专家张可杰、“二程”文化研究专家、程文刚等与会嘉宾对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寻找国朝第一人》深入挖掘了孝感地区与程正揆及其家族相关的丰富历史文化遗存。这些遗存承载着孝感孝道文化、诗礼传家的深厚底蕴,具有极高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活化价值,为孝感文化名城建设注入了新的文学动能;《炳如日星权为中华》则以黄埔一期生、孝感籍抗日将领丁炳权为原型,依托详实史料与艺术笔法,生动再现了这位民族英雄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其“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家国情怀。书中对第197师“九九攻击队”夜袭日军、成功俘获敌兵等细节的描写,尤为鲜活珍贵,为研究湘鄂赣抗战提供了重要参考。
孝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鲁晓丽出席研讨会并讲话。她指出,周毓麟的作品突出体现了“三个融合”:史料考证与艺术想象相融合,个体命运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本土情怀与普遍价值相融合,为破解传记文学常面临的“有史料缺文学、有故事缺温度”困境提供了宝贵经验。
孝感市作协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系统梳理孝感文化资源,通过组织采风、专家讲座等形式,推动传记文学创作热潮,让更多文化先贤、革命先烈、时代楷模走进文学,光耀澴川;团结引领本土作家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弘扬“三大精神”,勇担文化传承使命,为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贡献文学力量。
来源:
作者:
孝感作协 朱道能
发布时间:
2025-08-19
8月9日,由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提供学术指导、孝感市作家协会主办的周毓麟长篇传记文学作品《寻找国朝第一人》《炳如日星权为中华》研讨会,在孝感市作协“槐荫书城创读基地”成功举行。孝感市文联领导、湖北工程学院文传学院负责人、市作协负责人和部分主席团成员、作家代表以及特邀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两部作品的文学价值与时代意义。
会议由孝感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方东明主持。他在阐述研讨会意义时表示,周毓麟近年连续创作三部关于本土人物的传记文学作品,对记录传承地方文化风物和人文精神意义重大。本届作协始终以服务会员创作为己任,既着力培养新生力量,也重视团结包括有情怀、有实力的退休同志在内的所有创作力量。他强调,研讨会不仅是对作品的肯定,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更有助于提升作者创作水平,真正达到了以研讨促创作的目的。
研讨环节,作者周毓麟分享了《寻找国朝第一人》与《炳如日星权为中华》的创作历程与心得。《寻找国朝第一人》聚焦明末清初重臣、著名书画家程正揆,他以《江山卧游图》五百余卷闻名,被誉为“国朝第一人”。周毓麟通过多年史料爬梳与考证,在宏阔的历史背景下,生动勾勒出程正揆的家族渊源、跌宕人生、卓越艺术成就及思想嬗变,折射出特定时代的社会图景与历史变迁;《炳如日星权为中华》则书写了湖北孝感籍抗日名将丁炳权中将的传奇一生。作者深入挖掘长期尘封的史料,去伪存真,重现了丁炳权在鄂南游击战、瑞武线阻击战等关键战役中的重大贡献,尤其凸显了其在武汉会战中掩护中国军队主力转移的战略价值。此书的出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贡献了重要的文学力量。
湖北工程学院文学院党委书记王银芹、知名文史专家刘俊明、市史志研究中心专家张可杰、“二程”文化研究专家、程文刚等与会嘉宾对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寻找国朝第一人》深入挖掘了孝感地区与程正揆及其家族相关的丰富历史文化遗存。这些遗存承载着孝感孝道文化、诗礼传家的深厚底蕴,具有极高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活化价值,为孝感文化名城建设注入了新的文学动能;《炳如日星权为中华》则以黄埔一期生、孝感籍抗日将领丁炳权为原型,依托详实史料与艺术笔法,生动再现了这位民族英雄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其“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家国情怀。书中对第197师“九九攻击队”夜袭日军、成功俘获敌兵等细节的描写,尤为鲜活珍贵,为研究湘鄂赣抗战提供了重要参考。
孝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鲁晓丽出席研讨会并讲话。她指出,周毓麟的作品突出体现了“三个融合”:史料考证与艺术想象相融合,个体命运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本土情怀与普遍价值相融合,为破解传记文学常面临的“有史料缺文学、有故事缺温度”困境提供了宝贵经验。
孝感市作协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系统梳理孝感文化资源,通过组织采风、专家讲座等形式,推动传记文学创作热潮,让更多文化先贤、革命先烈、时代楷模走进文学,光耀澴川;团结引领本土作家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弘扬“三大精神”,勇担文化传承使命,为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贡献文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