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黄冈市作家协会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7-17    作者: 专题制作1

  努力服务基层 精心组织活动 着力打造文学大市

  黄冈市作家协会

  黄冈市作协自换届以来,本着“服务基层作协,打造文学大市,推人才、出精品。”的发展思路,抢抓文化大繁荣机遇,及时制定规划,确立长远目标,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发挥优势,精心组织作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培训、研讨、笔会、和创作采风活动,为繁荣黄冈文学事业谱写了一曲新的华章。

  一、全力支持基层作协,认真组织、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活动

  2008年以来,黄冈市新一届作协领导班子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倡导“小作协,大社会,新舞台”的思维模式,立足黄冈的实际,紧密联系县、市区作协,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地开展各种文学活动。

  一是认真组织、精心谋划,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作采风活动:几年中,先后50余次组织作家到团风钢构基地、大崎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麻城五脑山、杏花村历史名胜区,黄州开发区、陈潭秋革命教育基地,蕲春三江民俗文化村、驹龙园生态茶园、管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武穴油菜花海和龙坪革命教育基地,黄梅禅宗故里,罗田的薄刀峰、天堂寨风景区,英山的桃花冲、吴家山森林公园和乌云山茶叶生态园、润禾农业生态示范园等地进行创作采风活动,同时,还先后组织开展了20多名作家到海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文学创作交流,组织十余人到安徽徽州、歙县等地创作采风,组织全市30多位作家到鄂西、湘西以及云南感受少数民族风情,组织了20多位“作家看世博”等十余次对外文化交流。通过这些创作采风和文化交流活动,极大地开阔了作家的视野,丰富了作家们的创作灵感。不仅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还为提升地方的知名度,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也作出了一定贡献。

  

  

  二是紧密团结、市县联动,积极举办笔会、培训和创作研讨活动:多年来,市作协与基层作协通力合作,通过笔会、座谈会、研讨会和办班培训等活动载体,请老师指导、请编辑修改,请专家培训等形式,联络了基层作协感情,推出了基层文学人才。几年中黄冈市作协先后与英山作协举办了“游江天中篇小说《山上有座庙》作品研讨会”、刘耀仑文集研讨会、英山神峰山庄《长江丛刊》笔会、英山桃花冲文学、摄影交流会;与团风县作协举办了“童安全散文作品研讨会”、“王广宏长篇小说《从蓝天到大地》作品研讨会”和《魅力团风》、《楚天作家文库》、《楚天文集》三套丛书的出版座谈会;与罗田作协举办了“胡锦刚长篇小说《姊妹河》作品研讨会”、刘心明长篇报告文学《宏源调查》研讨会、“薄刀峰笔会”;与蕲春作协举办了“甘才志中篇小说《婶娘的天地》作品研讨会”、长篇小说《大儒陈诗》研讨会、“三江文学创作培训会”;与武穴市作协举办了张凤翔散文集《青桔子,黄桔子》作品研讨会;与黄梅作协举办了“第三届黄冈文化交流会”,与电力作协举办了“王景瑞长篇小说《古槐下的子孙》作品研讨会”等各类活动30多次,通过这些创作、笔会、研讨活动,暨提升了基层作协的影响力,又推出了一批好作品。像王广宏长篇小说《从蓝天到大地》,获得2014年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二、大力推举基层人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培植黄冈文学发展后劲

  黄冈市作协十分注重文学塔尖理论,塔越高,证明基础越牢。由此,他们把人才培养的目标盯准基层,一发现有冒尖的好苗子就极力托举。几年来,他们先后从英山发现了郑烨、盛莉;从罗田发现了尹定贤、王雅萍;从团风发现了陈旭红、梅玉荣、邵火焰、王广宏;从浠水发现了胡泽光、夏艳平;从麻城发现了鲍捷、肖琴;从蕲春发现了耀旭、刘彩燕、高永祥;从武穴发现了郭英、漠柳;从黄梅发现了陈章华、邓星子等等一批青年文学人才,积极推举、选派他们到上级有关单位进修、学习。通过选派青年作家参加湖北省历届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湖北文艺理论青年高级研讨班和鲁迅文学院的学习和深造,为黄冈文学人才的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黄冈市作协几位主要领导,特别是刘民华同志,非常爱才惜才,发现一个新人就像发现了一件宝一样,有机会就大力宣传!通过他们的不断努力,如今陈旭红同志已由体制外人才进入到体制内工作,担任文学刊物《赤壁》主编;郭英担任武穴市文学刊物《大江》主编。江河、王雅萍、陈丽娟、郑烨、盛莉、陈章华、梅玉荣、鲍捷、杨文斌等九位热爱文学的同志也由非文化部门调到文化宣传等专业部门工作、有的还担任文化部门要职。既解决了他们创作的后顾之忧,又使得黄冈文学后继有人。在湖北省宣传文化系统七个一百人才培养选拔工程中,黄冈市共有七位同志入选。

  三、坚持作协年会制度,推先进、树典型,彻底激发了基层协会的活力

  黄冈市作家协会把作协年会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每年年终都要对全市文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盘点,以总结成绩,表彰先进,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年会设立“先进作协奖”“优秀期刊奖”“国家级期刊发表作品奖”“入选并完成省作协文学项目奖”等四大奖项。每年确定一个有特色、有亮点,年度综合工作先进的典型县市作为全市文学年会的现场,几年来,黄冈市作家协会先后在团风、蕲春、麻城、英山、罗田等县市召开了现场会,通过基层典型引路,市作协高调鼓动等手段,激励先进,带动后进,起到了广泛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全市基层作协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可喜局面。

  

  我们还注意充分发挥外部积极因素的合力作用。我们积极争取市县两级宣传部和文联对文学创作的支持作用,积极寻求与黄冈日报社《新周末》、市群艺馆及各县文化馆等进行合作,如合作进行文学培训、作品研讨,合作进行文学采风等,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学生态。

  纵观黄冈的文学创作现状,无论是基层组织还是人才队伍,应该说这几年来的发展是继黄冈第一波次出现文学高峰之后的又一个突破性发展的重要时期,相信,有了今日打下的坚实基础,黄冈文学创作的明天一定会出现一个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黄冈市作家协会

来源:     作者: 专题制作1
发布时间: 2018-07-17

  努力服务基层 精心组织活动 着力打造文学大市

  黄冈市作家协会

  黄冈市作协自换届以来,本着“服务基层作协,打造文学大市,推人才、出精品。”的发展思路,抢抓文化大繁荣机遇,及时制定规划,确立长远目标,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发挥优势,精心组织作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培训、研讨、笔会、和创作采风活动,为繁荣黄冈文学事业谱写了一曲新的华章。

  一、全力支持基层作协,认真组织、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活动

  2008年以来,黄冈市新一届作协领导班子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倡导“小作协,大社会,新舞台”的思维模式,立足黄冈的实际,紧密联系县、市区作协,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地开展各种文学活动。

  一是认真组织、精心谋划,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作采风活动:几年中,先后50余次组织作家到团风钢构基地、大崎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麻城五脑山、杏花村历史名胜区,黄州开发区、陈潭秋革命教育基地,蕲春三江民俗文化村、驹龙园生态茶园、管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武穴油菜花海和龙坪革命教育基地,黄梅禅宗故里,罗田的薄刀峰、天堂寨风景区,英山的桃花冲、吴家山森林公园和乌云山茶叶生态园、润禾农业生态示范园等地进行创作采风活动,同时,还先后组织开展了20多名作家到海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文学创作交流,组织十余人到安徽徽州、歙县等地创作采风,组织全市30多位作家到鄂西、湘西以及云南感受少数民族风情,组织了20多位“作家看世博”等十余次对外文化交流。通过这些创作采风和文化交流活动,极大地开阔了作家的视野,丰富了作家们的创作灵感。不仅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还为提升地方的知名度,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也作出了一定贡献。

  

  

  二是紧密团结、市县联动,积极举办笔会、培训和创作研讨活动:多年来,市作协与基层作协通力合作,通过笔会、座谈会、研讨会和办班培训等活动载体,请老师指导、请编辑修改,请专家培训等形式,联络了基层作协感情,推出了基层文学人才。几年中黄冈市作协先后与英山作协举办了“游江天中篇小说《山上有座庙》作品研讨会”、刘耀仑文集研讨会、英山神峰山庄《长江丛刊》笔会、英山桃花冲文学、摄影交流会;与团风县作协举办了“童安全散文作品研讨会”、“王广宏长篇小说《从蓝天到大地》作品研讨会”和《魅力团风》、《楚天作家文库》、《楚天文集》三套丛书的出版座谈会;与罗田作协举办了“胡锦刚长篇小说《姊妹河》作品研讨会”、刘心明长篇报告文学《宏源调查》研讨会、“薄刀峰笔会”;与蕲春作协举办了“甘才志中篇小说《婶娘的天地》作品研讨会”、长篇小说《大儒陈诗》研讨会、“三江文学创作培训会”;与武穴市作协举办了张凤翔散文集《青桔子,黄桔子》作品研讨会;与黄梅作协举办了“第三届黄冈文化交流会”,与电力作协举办了“王景瑞长篇小说《古槐下的子孙》作品研讨会”等各类活动30多次,通过这些创作、笔会、研讨活动,暨提升了基层作协的影响力,又推出了一批好作品。像王广宏长篇小说《从蓝天到大地》,获得2014年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二、大力推举基层人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培植黄冈文学发展后劲

  黄冈市作协十分注重文学塔尖理论,塔越高,证明基础越牢。由此,他们把人才培养的目标盯准基层,一发现有冒尖的好苗子就极力托举。几年来,他们先后从英山发现了郑烨、盛莉;从罗田发现了尹定贤、王雅萍;从团风发现了陈旭红、梅玉荣、邵火焰、王广宏;从浠水发现了胡泽光、夏艳平;从麻城发现了鲍捷、肖琴;从蕲春发现了耀旭、刘彩燕、高永祥;从武穴发现了郭英、漠柳;从黄梅发现了陈章华、邓星子等等一批青年文学人才,积极推举、选派他们到上级有关单位进修、学习。通过选派青年作家参加湖北省历届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湖北文艺理论青年高级研讨班和鲁迅文学院的学习和深造,为黄冈文学人才的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黄冈市作协几位主要领导,特别是刘民华同志,非常爱才惜才,发现一个新人就像发现了一件宝一样,有机会就大力宣传!通过他们的不断努力,如今陈旭红同志已由体制外人才进入到体制内工作,担任文学刊物《赤壁》主编;郭英担任武穴市文学刊物《大江》主编。江河、王雅萍、陈丽娟、郑烨、盛莉、陈章华、梅玉荣、鲍捷、杨文斌等九位热爱文学的同志也由非文化部门调到文化宣传等专业部门工作、有的还担任文化部门要职。既解决了他们创作的后顾之忧,又使得黄冈文学后继有人。在湖北省宣传文化系统七个一百人才培养选拔工程中,黄冈市共有七位同志入选。

  三、坚持作协年会制度,推先进、树典型,彻底激发了基层协会的活力

  黄冈市作家协会把作协年会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每年年终都要对全市文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盘点,以总结成绩,表彰先进,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年会设立“先进作协奖”“优秀期刊奖”“国家级期刊发表作品奖”“入选并完成省作协文学项目奖”等四大奖项。每年确定一个有特色、有亮点,年度综合工作先进的典型县市作为全市文学年会的现场,几年来,黄冈市作家协会先后在团风、蕲春、麻城、英山、罗田等县市召开了现场会,通过基层典型引路,市作协高调鼓动等手段,激励先进,带动后进,起到了广泛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全市基层作协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可喜局面。

  

  我们还注意充分发挥外部积极因素的合力作用。我们积极争取市县两级宣传部和文联对文学创作的支持作用,积极寻求与黄冈日报社《新周末》、市群艺馆及各县文化馆等进行合作,如合作进行文学培训、作品研讨,合作进行文学采风等,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学生态。

  纵观黄冈的文学创作现状,无论是基层组织还是人才队伍,应该说这几年来的发展是继黄冈第一波次出现文学高峰之后的又一个突破性发展的重要时期,相信,有了今日打下的坚实基础,黄冈文学创作的明天一定会出现一个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