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批评 > 作家作品研讨

重建理想之境
——读《作品》2023第11期《入戏太深》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12-05    作者: 雍小英

把传统经典黄梅戏《女驸马》挪移、解构、重组,与现代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复兴相融合,实现物质富足和精神归位的双重丰收,建构出一个现代化的理想之境,是作家杜鸿中篇小说《入戏太深》的主旨。小说以襄阳市为据点,文本立足复兴传统文化,打造文化产业区,搞活地方经济的时代需求,直接让舞台戏曲变成生活场景。作家构思了两个主角:市长云南方,爱走路爱听黄梅戏,一次及时处理忽然断电事故,避免了钢铁厂损失,而被提拔为省政协秘书长。女主角冯素珍戏里戏外同一个名字。市长因为爱听《女驸马》和扮演女驸马的冯素珍暗生情愫。后作为省级巡视员到达襄阳市,在襄阳市跨年演出后,改名换姓和冯素珍在河边荒滩地实现建设黄梅戏院的愿望。弃官归田奔着爱好之爱,爱情之爱,共赴理想国创造属于自己的伊甸园,这是近乎神话的故事。而把爱的神话和时下社会大环境编织成天衣无缝的好听故事,让读者分不清虚实,这便是文学的功力,是小说家贴着时代脉搏,完成了人间真爱和社会大爱完美契合并得以实现的乌托邦式圆梦。《入戏太深》实在是一部充满情怀和质感的好小说,完全能满足你的阅读期待和审美意志。

戏里戏外,故事内核丰盈饱满。

1.小说依托《女驸马》的故事,把情节撒播在具体的生活之中,让故土之爱,文化艺术之爱,两性相吸的爱情之爱,与现实直面交锋,战胜世俗种种羁绊,实现完美融合。让荒滩变成理想中的伊甸园,让精神与肉体融洽归位,这是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不亏负生命的最佳活法。最终呈现读者面前的是一幅热气蒸腾的田园牧歌式理想家园。可以说,作家是替疲惫奔走于生活中的碌碌众生圆了梦。

台上的戏是黄梅戏《女驸马》,选材实在是高明——蒙冤者终得昭雪,有情人终成眷属。阴差阳错中每一个入戏者都能实现梦想,到达人生的高光时刻。人间至情终究能够化解王权的铁面,权力在此成为人生自由的捍卫者。古戏今看,理想圆满,这是伴随物质富足后理应关照或者实现的人类精神圆满。

2.对襄阳历史文化的大盘点,也是为小说结尾建设女驸马戏剧文化创意产业园埋伏笔。依据小说情节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在男女主角的对话中,对襄阳特殊的地理位置,襄阳的戏曲文化历史,做了一次详尽的大展示,襄阳悠远丰厚的文化底蕴豁然彰显。作家的文化积淀和视野在此让读者刮目,也充分窥见一部好的作品在写作之前充足的素材准备,以及对素材的巧妙运用。让小说人物跳出小说,就像是现实中一个政协秘书长,一个巡视员因为观看了当地戏剧,而生发出丰盈的人文情怀。作家把自己的学识、思想、格局嵌入小说人物,现身说法:一个写作者,首先要立足自己文学的故乡,深入了解她,热爱她,然后才能生发出有温度有底色有超拔想象的好作品。这一层无须赘述,那些文学泰斗级的大作家都有其文学故乡。

我们知道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的诞生地,也是“三国文化之乡”,哪里能如此清楚襄阳还是戏曲的集大成之地?作家以云南方之口说:现代视野下的襄阳,更应该在戏曲文化产业上有所作为,开创全国独一无二的戏剧文化产业。所以小说的高潮部分,主演冯素珍直接离开舞台,被巡视员的司机接到河边的芦苇荡,读者会误以为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幽会,实际是一场按捺不住的建设黄梅戏大剧院的谋划之约。

至此,戏中人物走出剧情进入生活。云南方不再是政协秘书长和省委第二巡视组组长,他叫云成功,是襄阳女驸马戏剧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董事长,冯素珍不再是《女驸马》主演,她叫李素贞,是产业园经理。解甲归田又如何?人言可畏又如何?生活如剧情,把舞台变成生活的田园,剧中人就是生活中人。在蝇营狗苟钻营取巧万事都权衡利弊的世道,就是要给梦境以现实呈现,给善者以善终。

“淤青”指代的普世心理。

小说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线索,市长手腕上的“淤青”。来源是看了冯素珍的《女驸马》后和她握了手,松手的时候习惯性的用指尖划了冯素珍手心。当晚梦见冯素珍,天亮后手腕上就有了这个淤青。关于此淤青,市长颇感尴尬,难以启齿又实在冤枉。市长一唱戏就变小,一停就变大。这事被当作奇闻怪谈传得沸沸扬扬,市长在襄阳市待下去要求换岗,恰好因立功就被提升为省政协秘书长。

这块淤青就是一个心结。作为市长对黄梅戏挚爱的心结,实际是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需求。让心之所爱得以实现,就能消除这个心结,只能是拥有一定权力方能有机会实现。于此,小说发展的逻辑就天衣无缝了。当他们共同创业成事实,戏剧文化产业园落成后,那个淤青彻底消失,精神追求的心结就完全舒展开了。生活在俗世的我们,谁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结,不能言说时时扰乱心绪,能够排解的何其少,郁结于心的何其多,因而,抑郁症,心理障碍症,失眠等症状越来越多。这都是“淤青”所致吧?

乡村振兴,地方特色,文化复兴,经济发展等时代元素在此小说中完美呈现,似乎是指出了一条可行的发展路子。然而,实现何其难?单说市内断电,市域经济命脉的钢铁厂突破危险继续生产,这一决定如何能只听命于市长,而不征求相关上级部门指示?再说一个政协秘书长如何能舍弃官职,投身于自己喜好的文化产业园建设?小说突破现实桎梏,对世道人心给予极大的人文关怀。在重构的理想之境中,给人无穷力量奔赴心中的希望。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湖北日报网

重建理想之境 ——读《作品》2023第11期《入戏太深》

来源:     作者: 雍小英
发布时间: 2023-12-05

把传统经典黄梅戏《女驸马》挪移、解构、重组,与现代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复兴相融合,实现物质富足和精神归位的双重丰收,建构出一个现代化的理想之境,是作家杜鸿中篇小说《入戏太深》的主旨。小说以襄阳市为据点,文本立足复兴传统文化,打造文化产业区,搞活地方经济的时代需求,直接让舞台戏曲变成生活场景。作家构思了两个主角:市长云南方,爱走路爱听黄梅戏,一次及时处理忽然断电事故,避免了钢铁厂损失,而被提拔为省政协秘书长。女主角冯素珍戏里戏外同一个名字。市长因为爱听《女驸马》和扮演女驸马的冯素珍暗生情愫。后作为省级巡视员到达襄阳市,在襄阳市跨年演出后,改名换姓和冯素珍在河边荒滩地实现建设黄梅戏院的愿望。弃官归田奔着爱好之爱,爱情之爱,共赴理想国创造属于自己的伊甸园,这是近乎神话的故事。而把爱的神话和时下社会大环境编织成天衣无缝的好听故事,让读者分不清虚实,这便是文学的功力,是小说家贴着时代脉搏,完成了人间真爱和社会大爱完美契合并得以实现的乌托邦式圆梦。《入戏太深》实在是一部充满情怀和质感的好小说,完全能满足你的阅读期待和审美意志。

戏里戏外,故事内核丰盈饱满。

1.小说依托《女驸马》的故事,把情节撒播在具体的生活之中,让故土之爱,文化艺术之爱,两性相吸的爱情之爱,与现实直面交锋,战胜世俗种种羁绊,实现完美融合。让荒滩变成理想中的伊甸园,让精神与肉体融洽归位,这是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不亏负生命的最佳活法。最终呈现读者面前的是一幅热气蒸腾的田园牧歌式理想家园。可以说,作家是替疲惫奔走于生活中的碌碌众生圆了梦。

台上的戏是黄梅戏《女驸马》,选材实在是高明——蒙冤者终得昭雪,有情人终成眷属。阴差阳错中每一个入戏者都能实现梦想,到达人生的高光时刻。人间至情终究能够化解王权的铁面,权力在此成为人生自由的捍卫者。古戏今看,理想圆满,这是伴随物质富足后理应关照或者实现的人类精神圆满。

2.对襄阳历史文化的大盘点,也是为小说结尾建设女驸马戏剧文化创意产业园埋伏笔。依据小说情节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在男女主角的对话中,对襄阳特殊的地理位置,襄阳的戏曲文化历史,做了一次详尽的大展示,襄阳悠远丰厚的文化底蕴豁然彰显。作家的文化积淀和视野在此让读者刮目,也充分窥见一部好的作品在写作之前充足的素材准备,以及对素材的巧妙运用。让小说人物跳出小说,就像是现实中一个政协秘书长,一个巡视员因为观看了当地戏剧,而生发出丰盈的人文情怀。作家把自己的学识、思想、格局嵌入小说人物,现身说法:一个写作者,首先要立足自己文学的故乡,深入了解她,热爱她,然后才能生发出有温度有底色有超拔想象的好作品。这一层无须赘述,那些文学泰斗级的大作家都有其文学故乡。

我们知道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的诞生地,也是“三国文化之乡”,哪里能如此清楚襄阳还是戏曲的集大成之地?作家以云南方之口说:现代视野下的襄阳,更应该在戏曲文化产业上有所作为,开创全国独一无二的戏剧文化产业。所以小说的高潮部分,主演冯素珍直接离开舞台,被巡视员的司机接到河边的芦苇荡,读者会误以为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幽会,实际是一场按捺不住的建设黄梅戏大剧院的谋划之约。

至此,戏中人物走出剧情进入生活。云南方不再是政协秘书长和省委第二巡视组组长,他叫云成功,是襄阳女驸马戏剧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董事长,冯素珍不再是《女驸马》主演,她叫李素贞,是产业园经理。解甲归田又如何?人言可畏又如何?生活如剧情,把舞台变成生活的田园,剧中人就是生活中人。在蝇营狗苟钻营取巧万事都权衡利弊的世道,就是要给梦境以现实呈现,给善者以善终。

“淤青”指代的普世心理。

小说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线索,市长手腕上的“淤青”。来源是看了冯素珍的《女驸马》后和她握了手,松手的时候习惯性的用指尖划了冯素珍手心。当晚梦见冯素珍,天亮后手腕上就有了这个淤青。关于此淤青,市长颇感尴尬,难以启齿又实在冤枉。市长一唱戏就变小,一停就变大。这事被当作奇闻怪谈传得沸沸扬扬,市长在襄阳市待下去要求换岗,恰好因立功就被提升为省政协秘书长。

这块淤青就是一个心结。作为市长对黄梅戏挚爱的心结,实际是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需求。让心之所爱得以实现,就能消除这个心结,只能是拥有一定权力方能有机会实现。于此,小说发展的逻辑就天衣无缝了。当他们共同创业成事实,戏剧文化产业园落成后,那个淤青彻底消失,精神追求的心结就完全舒展开了。生活在俗世的我们,谁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结,不能言说时时扰乱心绪,能够排解的何其少,郁结于心的何其多,因而,抑郁症,心理障碍症,失眠等症状越来越多。这都是“淤青”所致吧?

乡村振兴,地方特色,文化复兴,经济发展等时代元素在此小说中完美呈现,似乎是指出了一条可行的发展路子。然而,实现何其难?单说市内断电,市域经济命脉的钢铁厂突破危险继续生产,这一决定如何能只听命于市长,而不征求相关上级部门指示?再说一个政协秘书长如何能舍弃官职,投身于自己喜好的文化产业园建设?小说突破现实桎梏,对世道人心给予极大的人文关怀。在重构的理想之境中,给人无穷力量奔赴心中的希望。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