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批评 > 书评序跋

为什么张之洞开启了千古未有的变法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12-13    作者: 叶青

图片

《张之洞的乱世突围》

张华侨 著

定价:98.00元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23年11月


如同一个未公开的特大新闻,引起许多人好奇并不断追问:百年以前,为什么张之洞以石破天惊的胆识,开启了千年未有的军事、教育、司法等制度变革?为何他呕心沥血培育的新军,为清王朝敲响了灭亡的丧钟?

可喜的是,百年以后,我结识多年的挚友、本书作者张华侨,以新闻的敏锐、深刻的洞察力、宽广的知识结构,于2023年11月,在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了《张之洞的乱世突围》,回答了公众的疑问:为什么张之洞要变法?变革如何为王权解体创造了条件?历史进程为何超出了他的预想?

首先,张华侨运用20多年探索积累的“有效制度供给理论”,揭示张之洞进行制度变革的动力来自哪里?他担任两广总督时,在中法战争打响后,展现战略家的眼光,精心策划、调兵遣将,成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在国际战争打败外国军。但他以为清军只是缺乏枪炮、军舰,不能挡住占有装备优势的法军。

到中日战争爆发后,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发现:日本吸收西方军制,练成由中央政府调动的常备军,调派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将领,制订有效攻取策略,统一指挥勇敢善战的陆军、海军,打败了军纪涣散、贪污腐化的清军。

对比清朝无久经训练的常备军,各军缺乏忠勇奋发、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官,大多数暮气沉沉,临时仓促招募的士兵不知开枪射击,造成军心不齐、战斗力低下,一触即溃。

感受切肤之痛的张之洞,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思维转变:中日军队不是将士与枪炮数量的差距,而是军事制度优劣造成各自的差异。倘若大清帝国继续安稳昏睡,万难消除贫弱的病根,进而有亡国的危险。

深刻反思后,张之洞以卓然不凡的政治智慧、果敢坚定的行动,成功说服慈禧、皇上支持,开启了从引进军械到跳跃式的军事变革:用征兵制建立具有文化素养、效忠国家,由中央政府调动的常备军,实现军队现代化。

军事制度变革不可能孤立完成,要培养适应枪炮战争的将官,建立完善的军工生产体系,引发了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由此,作者张华侨在本书向读者展现:张之洞变革的第一个动力来自军事。他以军事变革为发动机,推进相关的教育变革:奏请慈禧、皇上等准许,选派留学生、大办新式学堂,废弃以固化的诗词、书法为代表的八股文,引入与强国富民相关的科目。

到维新变法时,张之洞与时任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为代表的稳健派,深知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更换滋生了几千年的王权专政,先循序渐进争取慈禧、皇上、总理衙门大臣,支持练兵、办学堂、造铁路等,有助于挽救大清帝国。

相关联的是,张之洞以《劝学篇》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行动与理论为变法指明方向,迎合慈禧等权贵派,既保王权,又吸收西方实用技术强国的需求,有限度带动清朝进行制度变革。

更大的变革动力,来自义和团风波引发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经历逃难后,像一个沉睡在摇篮的婴儿被惊醒,认识到要切实整顿一切政务,革除以谋私误国、以言而无信危害人民、以固守老祖宗的教条滋生祸患。因而她将深得自己信任的张之洞,当作高级政治顾问与总设计师,授权他起草新政纲领。

接受重任的张之洞发现,只抄袭西方一点皮毛,会造成无实质的变法,终究不能改变中国的衰弱。他参考西方的经验,在变法奏折向慈禧等提出,要改变不适宜的行政、司法、工商、教育、军制、财政等体系,才能由农耕立国转向工业强国。

张之洞的奏请得到慈禧批准后,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始,终结自唐朝以来,运行千年的科举,开启了以小学至大学造就人才的时代,如惊天巨雷划过夜空,带动亿万人民发生具有裂变的知识更新!

与废除科举对应的是,张之洞深知大清帝国办铁路、矿产、商务、外交等,会发生更多对外交涉,需要吸收西方先进的司法理念,移植到有深厚专政土壤的中国,修改或废除沿用几千年损害公民权益的酷刑,制订刑法、民事、工商等法律,并要出台宪法规范国家与各级政府的运行、职能。

于是,作者张华侨发现,张之洞输送制度供给时,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军事、教育、财政、司法、工商、外交、交通等连带性变革,试图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清帝国时,也为摧毁王权体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为,张之洞花费高昂代价训练湖北新军时,出其不意造就了一个反抗专政的军人群体。他们吸收各学堂的学生,再输送到各军营,成为向往民主的青年军官,形成连续性、稳定性、再接再厉的团队,直至以武昌起义结束了清朝统治!

同时,张之洞不惜重金派遣留学生,寄托他们吸收西方技术后转为强国的能量。但学生在西方阅读了宣扬个性解放、自由平等的书后,很快置换了由四书五经塑造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成为不同于科举为官的精英分子,倾向以选举取代世袭王权,构建民主法治国家,形成了一个动摇清朝维护王权的知识分子群体。

张之洞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应对,向他们灌输忠君为本,力求局部更换大清帝国僵化的零件,实现强国的目标,必然与留学生取代王权、主张人权的观念发生冲突。

除了张之洞为终结王权提供了温床以外,作者张华侨观察到:僵化失灵的王权体制,构成清朝衰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慈禧没有构建一个紧密团结、高效运行、反应灵敏的中央政府,将代表中央行使权力的军机处,变成传达她旨意的秘书处,未能随着国内外各种势力挑战及时更换职能。

更不利的是,军机大臣知识陈旧、平庸无能、保守排外,缺乏创新精神,政治素养低下,只顾互相攻击、争权夺利,无法独立决策并有效执行,闹得不可开交时,只能请示慈禧裁决。

慈禧利用他们对自己的依赖,挑选服从自己命令的人任军机大臣。这导致军机处,不能成功制订一个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对策,反而一次又一次作出错误的决定,直至积累的各种危机如火山接连喷发。

危机唤起新军、学生群体的救国意识,对清朝没有归属感、认同感,不允许以慈禧为首的权贵集团,将国家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垄断,并以割让领土保王权,必须用武力终结清王朝的生命!

至此,作者张华侨揭开一个掩盖了百年的真相:历史发生了与张之洞预期截然相反的变化,他受强烈的亡国危机感驱动,发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军事、教育、司法等变革时,如同在专政的母胎植入了民主的种子,一旦这个婴儿降生长大,反过来成为推翻清朝的力量,开启了向现代国家转变的历程!

因此,历史证明:张之洞做了一件他最不愿意做,但对中华民族最具有突破意义的大事:他为挽救清朝推进各项制度变革时,又如何超出自己的意料之外,成为摧毁王权体制的“掘墓人”,从而被历史记录下来。

本书不同凡响的创新与超越在于,作者张华侨阅读千万字的史料、引用首次披露的文献、运用“新闻激活历史”的写法、引入独创的有效制度供给与国家变革理论,用真实性、故事性、连贯性的叙述,保持雅俗共赏又摆脱了同质化、平庸化。

所以,《张之洞的乱世突围》,以创立有效制度供给历史学派,成为百年以来,填补空白、独树一帜、奠基一个时代的历史著作,从而引领中国历史研究,跨进了一个原创的高度!

20231120夜,于武昌。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湖北统计局原副局长)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湖北日报网

为什么张之洞开启了千古未有的变法

来源:     作者: 叶青
发布时间: 2023-12-13

图片

《张之洞的乱世突围》

张华侨 著

定价:98.00元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23年11月


如同一个未公开的特大新闻,引起许多人好奇并不断追问:百年以前,为什么张之洞以石破天惊的胆识,开启了千年未有的军事、教育、司法等制度变革?为何他呕心沥血培育的新军,为清王朝敲响了灭亡的丧钟?

可喜的是,百年以后,我结识多年的挚友、本书作者张华侨,以新闻的敏锐、深刻的洞察力、宽广的知识结构,于2023年11月,在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了《张之洞的乱世突围》,回答了公众的疑问:为什么张之洞要变法?变革如何为王权解体创造了条件?历史进程为何超出了他的预想?

首先,张华侨运用20多年探索积累的“有效制度供给理论”,揭示张之洞进行制度变革的动力来自哪里?他担任两广总督时,在中法战争打响后,展现战略家的眼光,精心策划、调兵遣将,成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在国际战争打败外国军。但他以为清军只是缺乏枪炮、军舰,不能挡住占有装备优势的法军。

到中日战争爆发后,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发现:日本吸收西方军制,练成由中央政府调动的常备军,调派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将领,制订有效攻取策略,统一指挥勇敢善战的陆军、海军,打败了军纪涣散、贪污腐化的清军。

对比清朝无久经训练的常备军,各军缺乏忠勇奋发、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官,大多数暮气沉沉,临时仓促招募的士兵不知开枪射击,造成军心不齐、战斗力低下,一触即溃。

感受切肤之痛的张之洞,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思维转变:中日军队不是将士与枪炮数量的差距,而是军事制度优劣造成各自的差异。倘若大清帝国继续安稳昏睡,万难消除贫弱的病根,进而有亡国的危险。

深刻反思后,张之洞以卓然不凡的政治智慧、果敢坚定的行动,成功说服慈禧、皇上支持,开启了从引进军械到跳跃式的军事变革:用征兵制建立具有文化素养、效忠国家,由中央政府调动的常备军,实现军队现代化。

军事制度变革不可能孤立完成,要培养适应枪炮战争的将官,建立完善的军工生产体系,引发了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由此,作者张华侨在本书向读者展现:张之洞变革的第一个动力来自军事。他以军事变革为发动机,推进相关的教育变革:奏请慈禧、皇上等准许,选派留学生、大办新式学堂,废弃以固化的诗词、书法为代表的八股文,引入与强国富民相关的科目。

到维新变法时,张之洞与时任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为代表的稳健派,深知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更换滋生了几千年的王权专政,先循序渐进争取慈禧、皇上、总理衙门大臣,支持练兵、办学堂、造铁路等,有助于挽救大清帝国。

相关联的是,张之洞以《劝学篇》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行动与理论为变法指明方向,迎合慈禧等权贵派,既保王权,又吸收西方实用技术强国的需求,有限度带动清朝进行制度变革。

更大的变革动力,来自义和团风波引发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经历逃难后,像一个沉睡在摇篮的婴儿被惊醒,认识到要切实整顿一切政务,革除以谋私误国、以言而无信危害人民、以固守老祖宗的教条滋生祸患。因而她将深得自己信任的张之洞,当作高级政治顾问与总设计师,授权他起草新政纲领。

接受重任的张之洞发现,只抄袭西方一点皮毛,会造成无实质的变法,终究不能改变中国的衰弱。他参考西方的经验,在变法奏折向慈禧等提出,要改变不适宜的行政、司法、工商、教育、军制、财政等体系,才能由农耕立国转向工业强国。

张之洞的奏请得到慈禧批准后,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始,终结自唐朝以来,运行千年的科举,开启了以小学至大学造就人才的时代,如惊天巨雷划过夜空,带动亿万人民发生具有裂变的知识更新!

与废除科举对应的是,张之洞深知大清帝国办铁路、矿产、商务、外交等,会发生更多对外交涉,需要吸收西方先进的司法理念,移植到有深厚专政土壤的中国,修改或废除沿用几千年损害公民权益的酷刑,制订刑法、民事、工商等法律,并要出台宪法规范国家与各级政府的运行、职能。

于是,作者张华侨发现,张之洞输送制度供给时,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军事、教育、财政、司法、工商、外交、交通等连带性变革,试图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清帝国时,也为摧毁王权体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为,张之洞花费高昂代价训练湖北新军时,出其不意造就了一个反抗专政的军人群体。他们吸收各学堂的学生,再输送到各军营,成为向往民主的青年军官,形成连续性、稳定性、再接再厉的团队,直至以武昌起义结束了清朝统治!

同时,张之洞不惜重金派遣留学生,寄托他们吸收西方技术后转为强国的能量。但学生在西方阅读了宣扬个性解放、自由平等的书后,很快置换了由四书五经塑造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成为不同于科举为官的精英分子,倾向以选举取代世袭王权,构建民主法治国家,形成了一个动摇清朝维护王权的知识分子群体。

张之洞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应对,向他们灌输忠君为本,力求局部更换大清帝国僵化的零件,实现强国的目标,必然与留学生取代王权、主张人权的观念发生冲突。

除了张之洞为终结王权提供了温床以外,作者张华侨观察到:僵化失灵的王权体制,构成清朝衰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慈禧没有构建一个紧密团结、高效运行、反应灵敏的中央政府,将代表中央行使权力的军机处,变成传达她旨意的秘书处,未能随着国内外各种势力挑战及时更换职能。

更不利的是,军机大臣知识陈旧、平庸无能、保守排外,缺乏创新精神,政治素养低下,只顾互相攻击、争权夺利,无法独立决策并有效执行,闹得不可开交时,只能请示慈禧裁决。

慈禧利用他们对自己的依赖,挑选服从自己命令的人任军机大臣。这导致军机处,不能成功制订一个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对策,反而一次又一次作出错误的决定,直至积累的各种危机如火山接连喷发。

危机唤起新军、学生群体的救国意识,对清朝没有归属感、认同感,不允许以慈禧为首的权贵集团,将国家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垄断,并以割让领土保王权,必须用武力终结清王朝的生命!

至此,作者张华侨揭开一个掩盖了百年的真相:历史发生了与张之洞预期截然相反的变化,他受强烈的亡国危机感驱动,发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军事、教育、司法等变革时,如同在专政的母胎植入了民主的种子,一旦这个婴儿降生长大,反过来成为推翻清朝的力量,开启了向现代国家转变的历程!

因此,历史证明:张之洞做了一件他最不愿意做,但对中华民族最具有突破意义的大事:他为挽救清朝推进各项制度变革时,又如何超出自己的意料之外,成为摧毁王权体制的“掘墓人”,从而被历史记录下来。

本书不同凡响的创新与超越在于,作者张华侨阅读千万字的史料、引用首次披露的文献、运用“新闻激活历史”的写法、引入独创的有效制度供给与国家变革理论,用真实性、故事性、连贯性的叙述,保持雅俗共赏又摆脱了同质化、平庸化。

所以,《张之洞的乱世突围》,以创立有效制度供给历史学派,成为百年以来,填补空白、独树一帜、奠基一个时代的历史著作,从而引领中国历史研究,跨进了一个原创的高度!

20231120夜,于武昌。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湖北统计局原副局长)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