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坛进行时 > 市州文讯

《汉水汤汤——一条河流的传记》新书发布会举办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7-22    作者: 襄阳作协 张学玲

7月20日上午,由襄阳市文联主办,襄阳市文学院、襄阳市作家协会承办的《汉水汤汤——一条河流的传记》新书发布暨诗歌朗诵会在603文创园图·美术馆举办。市政协秘书长汪厚安,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曾慧前,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徐士彪、姚景灿,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陶丽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桂全宝,老一辈文艺家凡夫、涂廷多、刘仲杰、郑浩、李守成、邓耀华,以及各县(市、区)作家代表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任伟主持。

活动由致敬汉水、畅谈汉水、诗意汉水三个篇章组成。

在致敬汉水环节,襄阳市作协副主席楚林宣读了省作协副主席、《长江文艺》杂志社长、主编蔡家园及国内一些知名评论家发来的贺信贺辞。县市区作协代表肖棣、刘晓蓓以及老作家代表凡夫、郑浩、李守成致贺词。

襄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桂全宝代表市文联对涂玉国的新书出版给予了热烈祝贺和充分肯定,指出《汉水汤汤》的出版问世,是襄阳文艺界的一件喜事,也是襄阳文化的一个亮点。桂全宝对全市广大作家提出了三条要求,要求大家在创作中做到:胸怀大局,要有“愿得此身长报国”的情怀;潜心创作,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守;深挖特色,要为“襄阳无限烟霞地”而讴歌。

受宣传部领导委托,宣传部文艺科科长陶丽娟致贺词并提出:把准方向、选好主题,一部好的文艺作品才能走远;立足襄阳、服务大局,一部好的文艺作品才接地气;扎根人民、扎根基层,一部好的文艺作品才会鲜活。

市政协秘书长汪厚安讲话指出,我们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最大的差距在于没有长诗,《浮士德》有一万二千字,《荷马史诗》有五十七万多字,而我们中国古代诗歌多是四言八言,一些重大题材的创作需要长诗,《汉水汤汤》这部书既有抒情成分又有叙事成分,是一部写得非常好的长诗。

在畅谈汉水环节,诗集作者涂玉国、文艺评论家湖北文理学院博士樊义红以及枣阳青年诗人戚泽民,共同探讨了诗集创作的艺术特色。涂玉国说,一个作家在创作时一定要有大格局,要视野宽广、格局高远,“心怀国之大者”进行创作。具体来说,就是在确立创作主题时,要做到两个明白:一是明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二是明白当下文学发展大趋势,然后,把自己的写作融入其中,创作方向和主题自然而然就冒出来了。汉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襄阳人。我从小就生长在汉水的一条小的支流——小清河畔,与汉江在骨子和基因里就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的写作选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长期在宣传部工作,养成了看新闻、学时政的习惯,也养成文学创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习惯。几年前,在省文联省作协换届大会上,省委主要领导提出要打造长江气派、长江气象的文艺作品,而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书写汉江正是对省委战略的积极回应。我在写作之初,就把这本诗集的定位是一首叙事长诗,是关于对汉江历史文化、地理变迁、与人类关系发展的叙事性长诗。通过对汉江历史与现实发展进行全面的梳理,进行纵横两条线写作,纵线是时间轴,写上下数百万年的演变历史,从汉水光明之光的显露之时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现在;横线是地理轴,按河流流向写每一条河流经过的沿线城市。这也是为什么我的诗集,专门起了一个副题叫《一条河流的传记》,其实我是想通过自己的写作,让别人读后,对这条河流的来处与去处都弄得明明白白。

在诗意汉水环节,我市知名朗诵艺术家们撷取了诗集部分章节,进行了深情朗诵。

在此次新书发布会上,涂玉国还向光化特酒业、市图书馆、图·美术馆捐赠了图书。

《汉水汤汤》是一本全面、系统书写汉水流域自然生态的诗集,也是目前为止第一本全面、系统梳理汉水历史源流、文化渊薮、时代变迁、沿岸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叙事性长诗,更是一本关于河流与生态环境、河流与人类发展、河流与生命奥秘哲思的诗集。诗集以汉水为线,以汉水沿线三省16个城市为节点,以历史为经纬,进行的一场人与河流的宏大叙事,是一本关于河流文明再发现的著作,也是对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积极回应,彰显了诗人责任与担当。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汉水汤汤——一条河流的传记》新书发布会举办

来源:     作者: 襄阳作协 张学玲
发布时间: 2024-07-22

7月20日上午,由襄阳市文联主办,襄阳市文学院、襄阳市作家协会承办的《汉水汤汤——一条河流的传记》新书发布暨诗歌朗诵会在603文创园图·美术馆举办。市政协秘书长汪厚安,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曾慧前,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徐士彪、姚景灿,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陶丽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桂全宝,老一辈文艺家凡夫、涂廷多、刘仲杰、郑浩、李守成、邓耀华,以及各县(市、区)作家代表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任伟主持。

活动由致敬汉水、畅谈汉水、诗意汉水三个篇章组成。

在致敬汉水环节,襄阳市作协副主席楚林宣读了省作协副主席、《长江文艺》杂志社长、主编蔡家园及国内一些知名评论家发来的贺信贺辞。县市区作协代表肖棣、刘晓蓓以及老作家代表凡夫、郑浩、李守成致贺词。

襄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桂全宝代表市文联对涂玉国的新书出版给予了热烈祝贺和充分肯定,指出《汉水汤汤》的出版问世,是襄阳文艺界的一件喜事,也是襄阳文化的一个亮点。桂全宝对全市广大作家提出了三条要求,要求大家在创作中做到:胸怀大局,要有“愿得此身长报国”的情怀;潜心创作,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守;深挖特色,要为“襄阳无限烟霞地”而讴歌。

受宣传部领导委托,宣传部文艺科科长陶丽娟致贺词并提出:把准方向、选好主题,一部好的文艺作品才能走远;立足襄阳、服务大局,一部好的文艺作品才接地气;扎根人民、扎根基层,一部好的文艺作品才会鲜活。

市政协秘书长汪厚安讲话指出,我们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最大的差距在于没有长诗,《浮士德》有一万二千字,《荷马史诗》有五十七万多字,而我们中国古代诗歌多是四言八言,一些重大题材的创作需要长诗,《汉水汤汤》这部书既有抒情成分又有叙事成分,是一部写得非常好的长诗。

在畅谈汉水环节,诗集作者涂玉国、文艺评论家湖北文理学院博士樊义红以及枣阳青年诗人戚泽民,共同探讨了诗集创作的艺术特色。涂玉国说,一个作家在创作时一定要有大格局,要视野宽广、格局高远,“心怀国之大者”进行创作。具体来说,就是在确立创作主题时,要做到两个明白:一是明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二是明白当下文学发展大趋势,然后,把自己的写作融入其中,创作方向和主题自然而然就冒出来了。汉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襄阳人。我从小就生长在汉水的一条小的支流——小清河畔,与汉江在骨子和基因里就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的写作选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长期在宣传部工作,养成了看新闻、学时政的习惯,也养成文学创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习惯。几年前,在省文联省作协换届大会上,省委主要领导提出要打造长江气派、长江气象的文艺作品,而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书写汉江正是对省委战略的积极回应。我在写作之初,就把这本诗集的定位是一首叙事长诗,是关于对汉江历史文化、地理变迁、与人类关系发展的叙事性长诗。通过对汉江历史与现实发展进行全面的梳理,进行纵横两条线写作,纵线是时间轴,写上下数百万年的演变历史,从汉水光明之光的显露之时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现在;横线是地理轴,按河流流向写每一条河流经过的沿线城市。这也是为什么我的诗集,专门起了一个副题叫《一条河流的传记》,其实我是想通过自己的写作,让别人读后,对这条河流的来处与去处都弄得明明白白。

在诗意汉水环节,我市知名朗诵艺术家们撷取了诗集部分章节,进行了深情朗诵。

在此次新书发布会上,涂玉国还向光化特酒业、市图书馆、图·美术馆捐赠了图书。

《汉水汤汤》是一本全面、系统书写汉水流域自然生态的诗集,也是目前为止第一本全面、系统梳理汉水历史源流、文化渊薮、时代变迁、沿岸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叙事性长诗,更是一本关于河流与生态环境、河流与人类发展、河流与生命奥秘哲思的诗集。诗集以汉水为线,以汉水沿线三省16个城市为节点,以历史为经纬,进行的一场人与河流的宏大叙事,是一本关于河流文明再发现的著作,也是对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积极回应,彰显了诗人责任与担当。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