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坛进行时 > 市州文讯

传承文化精髓,创建省级中华诗词之村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7-23    作者: 樊城作协 陈玲

7月21日,樊城区作家协会特邀襄阳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涂玉国,襄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南漳诗词学会会长阎雯以及樊城区、南漳县部分作家诗人走进樊城区牛首镇张湖村,考察助力张继故里—张湖村创建省级中华诗词之村。

作家们走进张湖村,受到了张湖村书记张卫东和村委会成员的热情接待。张卫东书记带领考察组参观了三千亩荷花池和张继诗词牌廊,介绍了张湖村在各方面发展情况和取得的荣誉。

参观结束后考察组在村委会办公室举行了座谈会。襄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南漳诗词学会会长阎雯介绍了南漳县创建省级中华诗词之乡的经验,提出了张继故里张湖村要首先打响张继这个品牌,做好诗社建设,结合乡村文明、清廉教育、家风家训等资源整合,打造好诗词文化牌廊。

襄阳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涂玉国强调,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邃的力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化暖流。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文学不仅能够记录乡村的变迁与发展,更能挖掘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乡村人民的勤劳智慧与淳朴民风。

张湖村,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故乡,自古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诗词氛围。张继的《枫桥夜泊》穿越时空,成为千古绝唱,其文化影响力跨越千年,至今仍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樊城区作协与南漳县诗词学会正是基于对这一文化传统的深刻认识与尊重,旨在通过诗词的力量,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张继故里的文化精髓。通过文学的力量,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村的文化品位与影响力。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传承文化精髓,创建省级中华诗词之村

来源:     作者: 樊城作协 陈玲
发布时间: 2024-07-23

7月21日,樊城区作家协会特邀襄阳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涂玉国,襄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南漳诗词学会会长阎雯以及樊城区、南漳县部分作家诗人走进樊城区牛首镇张湖村,考察助力张继故里—张湖村创建省级中华诗词之村。

作家们走进张湖村,受到了张湖村书记张卫东和村委会成员的热情接待。张卫东书记带领考察组参观了三千亩荷花池和张继诗词牌廊,介绍了张湖村在各方面发展情况和取得的荣誉。

参观结束后考察组在村委会办公室举行了座谈会。襄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南漳诗词学会会长阎雯介绍了南漳县创建省级中华诗词之乡的经验,提出了张继故里张湖村要首先打响张继这个品牌,做好诗社建设,结合乡村文明、清廉教育、家风家训等资源整合,打造好诗词文化牌廊。

襄阳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涂玉国强调,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邃的力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化暖流。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文学不仅能够记录乡村的变迁与发展,更能挖掘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乡村人民的勤劳智慧与淳朴民风。

张湖村,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故乡,自古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诗词氛围。张继的《枫桥夜泊》穿越时空,成为千古绝唱,其文化影响力跨越千年,至今仍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樊城区作协与南漳县诗词学会正是基于对这一文化传统的深刻认识与尊重,旨在通过诗词的力量,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张继故里的文化精髓。通过文学的力量,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村的文化品位与影响力。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