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荆楚采风

随州的皮影戏

来源: 湖北作家网    发布时间: 2021-05-23    作者: 李旭斌

  “皮影戏” 顾名思义,就是采用皮革材料制成的造型来演戏。出于坚固性、透明性以及可操作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造型因剧情和角色需要而定,有生、旦、净、丑,山水、器物等。聪明的古人以特殊的材质和手法,使得皮影人物及背景通过光照投影在布幕上,显现出瑰丽而晶莹剔透的画面,极具艺术美感。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而又能活动的影画艺术,有“电影始祖”之美誉。在电影、电视尚未出现的时代,皮影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据《汉书•外戚传》记载:“李夫人少而蚤卒,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那时设帐幕、夜张灯烛,让汉武帝坐幕前观看的影子就是皮影,可见“皮影戏”从汉武帝时就已有。皮影戏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门类,和大多数传统艺术一样,受到当代娱乐方式转变的冲击,其生存空间也越来越狭窄。所幸的是,在如今的随州大地上,依然活跃着一班古老的皮影戏。主要传承人就是严开友和张翠芳!

  随州皮影戏起源于西京,盛行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摆动百万兵”,这是古人对皮影戏经典概括。据《随州文化志》记载,随州皮影,以雕绘、唱腔分为北、南两路。南路皮影,由孝感、云梦等地传入,主要艺人有严加国、徐立炳等人,当时“人子”较小,一人掌签,一人打锣鼓家什。

  随州如今的领班严开友传承的是北路皮影。北路皮影于清末由枣阳、信阳及桐柏等地传入,其特点是“人子”较大,一人掌签,三人打锣鼓家什、接腔带吹喇叭。北路的 “祖师爷”据传为高师傅,是河南信阳高粱店人,他的传人经常活动在随北一带。大约1921年间,这班皮影戏来万店镇槐东庙驻扎。槐东庙有600多年历史,每逢节日,信众络绎不绝,给北路皮影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以致这班皮影在庙上住了40多年。

  在庙上行艺期间,万店镇新营村的李光海、信阳高粱店的杨文照前来拜师学艺。李杨二人以演唱薛家戏、罗家戏为主。1947年,万店17岁的王明洋又拜师于李光海。1964年起,因各种原因,李光海、杨文照、王明洋的皮影戏班自行解散。

  过去,乡村文化极度落后,精神生活严重匮乏,像添丁祝寿、红白喜事,消灾祈福等重大活动上总少不了皮影戏助兴,因此,总有些皮影艺人坚守着这套祖业,王明洋算是坚守人之一。1972年,当时家住万店镇小河沟村的严开友初中毕业后师拜王明洋,成为第六代随州皮影戏传人。   

  到2016年,搬家来到随州的严开友与张翠芳合伙再次成立了“曾都皮影”。 他们的戏班子是随州的唯一,“曾都皮影”可谓独立寒秋,为随州保留下一朵宝贵的艺术奇葩。是严开友的坚守,才使人们还能感触到已被淡忘的历史场景。   

  严开友在神秘的幕布背后,那饱经沧桑的歌喉曾感动过无数观众,他用灵巧的手指舞动着皮人,表演的意景如梦似画,魔幻一般令人叫绝。白色的幕幔上千变万化的场景,神态各异的人物,展示着千古往事。《隋唐英雄传》、《薛仁贵征东》、《响马传》、《七剑十三侠》等诸多传统剧目,给观赏者带来许多感慨和欢乐。

  真实的皮影戏,其实就是土得掉渣的艺术,严开友从艺几十年,走到哪里,将快乐带到哪里,同时,也走到哪里,就拜那里的乡民为师,收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歌民谣。他的收集点点滴滴,粒沙成山,及大地丰富了随州皮影戏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努力探索,他巧妙地将随州民间艺术的精华,吸收进皮影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唱腔道白,都是地道的方言土语,土气土韵,风趣诙谐,充满了乡土气息和民俗风味。

  原皮影戏的唱腔有灌腔、平腔、虎腔、仄腔、老旦腔、小生腔、彩调七种。严开友在传统唱腔的基础上,融合进了随州花鼓唱腔, 使他的皮影戏不但凸显了随州文化,而且更加接地气了。

  严开友的皮影戏立足古老艺术形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使皮影戏融于新的时代,新的内容。他的皮影有宣传国家方针政策的内容,有地域文化、弘扬新风尚、鞭挞邪恶丑的诸多内容。其中,自创自演的《中央政策好》、《赞编钟》 《说炎帝》 《劝君戒赌》、《老来难》、《如今社会怪事多》《赞祖国》《赞随州》《赞曾都》等新段子,通俗易懂,诙谐幽默,为人们喜闻乐见。

  皮人影件的制作,集剪纸、美术,雕刻等工艺于一体,严开友在皮人影件制作上也下了许多功夫,他亲手设计、雕刻制作出的传统剧皮影人物,造型构思精巧,活灵活现;为适应自己创新剧目而制作出的皮人影件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曾都皮影”戏班子坚持每月在随州各大公园、广场义演两场。艺员们平常在家操持农活,有人请戏时外出表演,演出范围主要以曾都、随县、广水的部分乡镇为主,最远下到武汉,上到河南。包括仙桃、枣阳都有他们的身影。

  “曾都皮影”从2006年成立至今,平均每年演出80余场,十几年累计多达近千场,观众20多万人次。亲自传授,培养出皮影戏声腔演唱、幕影操作、皮件制作、剧目编修、乐器演奏等相关人才70余人。2006年,随州皮影被列入曾都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被列入随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随州皮影积极申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0曾获得湖北省“江心苑” 杯表演奖;2019年4月,在湖北省全省皮影戏调演中,随州皮影获得集体荣誉奖,同时获两个个人奖;2012年,严开友获得随州市十大奇迹英雄人物提名奖。

  千百年来,皮影戏伴随着中国人走过了漫长的历史,皮影以皮成型,借光树影。在阵阵锣鼓与荡气回肠的吟唱声中,讲述着千古往事,和人世悲欢,它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感伤和赞叹。

 

上一篇:东山吊锅

下一篇:京山桥米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湖北日报网

随州的皮影戏

来源: 湖北作家网    作者: 李旭斌
发布时间: 2021-05-23

  “皮影戏” 顾名思义,就是采用皮革材料制成的造型来演戏。出于坚固性、透明性以及可操作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造型因剧情和角色需要而定,有生、旦、净、丑,山水、器物等。聪明的古人以特殊的材质和手法,使得皮影人物及背景通过光照投影在布幕上,显现出瑰丽而晶莹剔透的画面,极具艺术美感。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而又能活动的影画艺术,有“电影始祖”之美誉。在电影、电视尚未出现的时代,皮影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据《汉书•外戚传》记载:“李夫人少而蚤卒,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那时设帐幕、夜张灯烛,让汉武帝坐幕前观看的影子就是皮影,可见“皮影戏”从汉武帝时就已有。皮影戏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门类,和大多数传统艺术一样,受到当代娱乐方式转变的冲击,其生存空间也越来越狭窄。所幸的是,在如今的随州大地上,依然活跃着一班古老的皮影戏。主要传承人就是严开友和张翠芳!

  随州皮影戏起源于西京,盛行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摆动百万兵”,这是古人对皮影戏经典概括。据《随州文化志》记载,随州皮影,以雕绘、唱腔分为北、南两路。南路皮影,由孝感、云梦等地传入,主要艺人有严加国、徐立炳等人,当时“人子”较小,一人掌签,一人打锣鼓家什。

  随州如今的领班严开友传承的是北路皮影。北路皮影于清末由枣阳、信阳及桐柏等地传入,其特点是“人子”较大,一人掌签,三人打锣鼓家什、接腔带吹喇叭。北路的 “祖师爷”据传为高师傅,是河南信阳高粱店人,他的传人经常活动在随北一带。大约1921年间,这班皮影戏来万店镇槐东庙驻扎。槐东庙有600多年历史,每逢节日,信众络绎不绝,给北路皮影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以致这班皮影在庙上住了40多年。

  在庙上行艺期间,万店镇新营村的李光海、信阳高粱店的杨文照前来拜师学艺。李杨二人以演唱薛家戏、罗家戏为主。1947年,万店17岁的王明洋又拜师于李光海。1964年起,因各种原因,李光海、杨文照、王明洋的皮影戏班自行解散。

  过去,乡村文化极度落后,精神生活严重匮乏,像添丁祝寿、红白喜事,消灾祈福等重大活动上总少不了皮影戏助兴,因此,总有些皮影艺人坚守着这套祖业,王明洋算是坚守人之一。1972年,当时家住万店镇小河沟村的严开友初中毕业后师拜王明洋,成为第六代随州皮影戏传人。   

  到2016年,搬家来到随州的严开友与张翠芳合伙再次成立了“曾都皮影”。 他们的戏班子是随州的唯一,“曾都皮影”可谓独立寒秋,为随州保留下一朵宝贵的艺术奇葩。是严开友的坚守,才使人们还能感触到已被淡忘的历史场景。   

  严开友在神秘的幕布背后,那饱经沧桑的歌喉曾感动过无数观众,他用灵巧的手指舞动着皮人,表演的意景如梦似画,魔幻一般令人叫绝。白色的幕幔上千变万化的场景,神态各异的人物,展示着千古往事。《隋唐英雄传》、《薛仁贵征东》、《响马传》、《七剑十三侠》等诸多传统剧目,给观赏者带来许多感慨和欢乐。

  真实的皮影戏,其实就是土得掉渣的艺术,严开友从艺几十年,走到哪里,将快乐带到哪里,同时,也走到哪里,就拜那里的乡民为师,收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歌民谣。他的收集点点滴滴,粒沙成山,及大地丰富了随州皮影戏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努力探索,他巧妙地将随州民间艺术的精华,吸收进皮影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唱腔道白,都是地道的方言土语,土气土韵,风趣诙谐,充满了乡土气息和民俗风味。

  原皮影戏的唱腔有灌腔、平腔、虎腔、仄腔、老旦腔、小生腔、彩调七种。严开友在传统唱腔的基础上,融合进了随州花鼓唱腔, 使他的皮影戏不但凸显了随州文化,而且更加接地气了。

  严开友的皮影戏立足古老艺术形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使皮影戏融于新的时代,新的内容。他的皮影有宣传国家方针政策的内容,有地域文化、弘扬新风尚、鞭挞邪恶丑的诸多内容。其中,自创自演的《中央政策好》、《赞编钟》 《说炎帝》 《劝君戒赌》、《老来难》、《如今社会怪事多》《赞祖国》《赞随州》《赞曾都》等新段子,通俗易懂,诙谐幽默,为人们喜闻乐见。

  皮人影件的制作,集剪纸、美术,雕刻等工艺于一体,严开友在皮人影件制作上也下了许多功夫,他亲手设计、雕刻制作出的传统剧皮影人物,造型构思精巧,活灵活现;为适应自己创新剧目而制作出的皮人影件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曾都皮影”戏班子坚持每月在随州各大公园、广场义演两场。艺员们平常在家操持农活,有人请戏时外出表演,演出范围主要以曾都、随县、广水的部分乡镇为主,最远下到武汉,上到河南。包括仙桃、枣阳都有他们的身影。

  “曾都皮影”从2006年成立至今,平均每年演出80余场,十几年累计多达近千场,观众20多万人次。亲自传授,培养出皮影戏声腔演唱、幕影操作、皮件制作、剧目编修、乐器演奏等相关人才70余人。2006年,随州皮影被列入曾都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被列入随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随州皮影积极申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0曾获得湖北省“江心苑” 杯表演奖;2019年4月,在湖北省全省皮影戏调演中,随州皮影获得集体荣誉奖,同时获两个个人奖;2012年,严开友获得随州市十大奇迹英雄人物提名奖。

  千百年来,皮影戏伴随着中国人走过了漫长的历史,皮影以皮成型,借光树影。在阵阵锣鼓与荡气回肠的吟唱声中,讲述着千古往事,和人世悲欢,它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感伤和赞叹。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