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批评 > 批评家言

沈嘉柯:作家最终还是走向社会派的

来源: 创联部    发布时间: 2022-12-05    作者: 陈智富

t01ef43e121358d7089



访谈嘉宾:沈嘉柯  

访谈记者: 陈智富

一、骆老鼓励我写作投稿

陈智富:作为年少成名、著作等身的作家,我相信你从小就葆有对文学的热爱。如果要探寻你跟文学结缘的源头,恐怕离不开小时候的阅读经历吧。

沈嘉柯:我是很早熟的孩子,小学时候只要能找得到的书就看,凭兴趣,不挑。我的阅读不是很正统。除了看唐诗宋词、《红楼梦》这样的古典小说外,我更喜欢看古代野史小说,绝大部分三言二拍作品,特别是冯梦龙的世情小说。

我的阅读口味很重,符合古代的说书人的口味,猎奇类故事,还有一大部分时间花在看非文学类杂志,看《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微型小说》,还看《童话大王》《民间故事》《故事会》等。《小说月报》的小说不少是写成人化的家庭故事,那时候看不懂,但是我还是喜欢看,主要是看偏向奇奇怪怪的故事。

直到初中就不也一样,常常看郑州的杂志的花边新闻。我看到有一个杂志刊登汪曾祺的采访,他说开会期间,玩笔,写点文字,动动手指就来钱。我想,原来作家写作有稿费啊,还不少啊。从此,我有一个梦想。看到那个花边,我就想把写作这个爱好当成个专业职业,有一种打开了世界的感觉。

高中,我投稿一篇诗歌给一个科技报纸,发表了,他们寄过来稿费。我妈收到邮件,说有报纸,没什么用,就拿去抹桌子了。所以,我没看到我的处女作。当时我不好意思让大人看到我投稿。

我十六岁半考大学到中南民大。我父亲觉得,文学专业将来不好找工作,所以让我填报法律专业,想着以后进公检法单位好。其实,我完全对法律不感兴趣,我和隔壁宿舍的一个兄弟都爱好写诗,我们都是文青,天天混文学院的,还加入了玫瑰园文学社。我大学期间,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把所有的文学和非文学的报刊都看过,看《长江文艺》《芳草》《莽原》,都看过了。边看边写,写了就投稿。

大一下学期,我写了首诗歌《哭泣的项羽》,投稿给《芳草》杂志。我写项羽不是纯正的抒情,带有讽刺调侃意味,我认为项羽不像一个真正的英雄,在于虞姬告别的时候哭哭啼啼的,过于悲伤,并不像世人理解的豪迈,有那种后悔和孩子气的一面。这是我第一次收到样刊,很happy,觉得文学离我很近,以后可以从事这个为生。而且还有120元的稿费。这次发表作品,给我巨大的鼓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大二开始大量地投稿,我也写了小说,但是都没发表,经常被挫败。后来我想,没有经历过悲欢离合,写不了曲折动人的故事。等到我工作后两年,有了各种经历后,小说故事也就有了丰满的血肉,才开始慢慢发表小说作品。

2003年,我大学毕业,2005年我就出了散文集,加入了湖北省作家协会、武汉作家协会。符合条件了。

陈智富:在您早期作品发表过程中有没有特别的事情,让你印象深刻的感受?

沈嘉柯:在学校,我参加了两次湖北省一二•九诗赛,最后一次拿了特等奖,见到了评委骆文老师。我那篇诗歌《没有你不肯坐的火车》是以曾卓的故事为主题。他也是评委,骆文骆老在我的证书上签名。我在接受证书时,他鼓励我写作投稿。

二、法学能帮我懂得人性

陈智富:为什么你觉得小说创作在2008年感到成熟?有什么特别的写作技巧?

沈嘉柯:五年之间,我接听心理热线,我每天听各种故事,悲欢离合听多了。我当初去杂志社工作,也有点抱着这种小算盘去的。我写小说缺素材嘛。可以守株待兔,专门听别人讲故事。比蒲松龄还便捷。

我就开始琢磨,尽可能用得上所获得的素材,转化成心理小说。太重口味的就算了。把都市的、爱情的、校园的、农村的,不同背景植入进去,写小说像玩魔术一样。

陈智富:你的专业是法律,后来却从事文学创作,你觉得法学和文学有什么共通点?法学专业训练对你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沈嘉柯:现在回想起来,文学和法学有相通之处,大学学法学对我的写作还是有帮助。法律类杂志也有副刊栏目,也需要优美文笔的文学稿子啊。我在《中国社会导刊》《检察日报》的副刊发表过一系列法学随笔,用生动活泼的文学语言来写法学知识与故事,也很受欢迎。杂志编辑看纯法学的稿子看多了也觉得很枯燥,我给一点栩栩如生的法学随笔文章,他们看着也会很舒服,渐渐地,他们主动来约稿,说我们喜欢这种风格。印象中,《武汉商报》给我发表过法学论文,谈外儒内法的文史随笔。上海的《社会科学报》给我发表过“大学需要怎样的人文素质”探讨大学是否堕落的文史交叉类稿子。新千年的头几年真是媒体的黄金时代,编辑自由度很高的,能发自己喜欢的稿子。文学说到底是人学。法学能帮我懂得人性。

陈智富:你以前主要写散文,风格类似于很有明末小品文的那种闲散悠远的意境,慢慢又开始写长篇小说。而长篇小说写的主题有点重口味。你是怎么转换自己的创作风格?

沈嘉柯:我的成长是比较单纯的。我第一本散文集写的主题都是比较温暖的,比较美好的,类似《少年文艺》《微型小说选刊》的那些温暖作品,很有教育意义的。我到杂志社工作后,受到社会的熏陶,搞得我有点分裂。我情不自禁地被社会的黑暗面信息所吸引,从不怎么关注,到同情那些事件的人,再到想进一步探究原因与关联,内心甚至萌发出能不能救赎他们的命运的想法来。

陈智富: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最动人心魄的还是体察到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活动。你的这类重口味小说作品,落脚点其实还是在关注人物内心吧?

沈嘉柯:对。我关注的是案件之后小孩子究竟如何活下去。我发现,有大量刑事案件中,家暴杀人给孩子造成心理扭曲是最严重的,而且并非少数。当然,孩子基本与亲属各自分开生活,也就是遗留下了大量的社会半孤儿。我想象他们的命运,这些孩子无非是疯掉了,心理崩溃掉了,平时呆呆的,不跟任何人交流,也几乎没有特别的动作。还有的小孩变成了反社会的人格。我在这类作品中就虚构了这些孩子不同的命运。设想这种相同命运的小孩碰到一起,他们觉得自己是人世间最惨的,遇到了极致的大悲惨,自己作恶就是允许的。如果碰到了同类,有化学反应,彼此同病相怜。但是,我不希望写出那种极端的反社会人格来,而是希望能写出血腥中饱含温情的奇幻之旅,比如李安的《少年派》。同病相怜的孩子同上一条船后,相互扶持,互相慰藉,走到绝境后,重新相信美好与温暖。我相信,这种东西是很触动人的。

我喜欢看谋杀类型的社会性的推理小说,也蛮熟悉日本的这类推理小说,特别是宫部美雪的《模仿犯》兼顾文学性和故事性,她的很多作品都得过日本的顶级文学奖,比如直木奖、芥川奖等。一般评论家会说一个案件推理故事20万字的篇幅可以写完了,但是她就是要多写80万,写成100万字的鸿篇巨制。她所写的案件本身倒没什么特别,但是故事很强很曲折,她希望把牵连波及的人物的痛苦都写进去了。她知道读者没有耐心,仍然希望通过故事告诉读者自己对社会的整个思考。一个好的推理小说如果只有故事,没有社会关注与思考,还是不够的。还有20世纪70年代末,森村诚一的小说《人性的证明》改编成电影《人证》,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之前看过后,特别的触动,这样的作品既深刻又不失厚度。往前推十几年,我因为这点艺术趣味老被同行排挤,说我写作不够纯洁,太重口味吧。但是,我不在乎,也许别人写点纯美爱情,家长里短,风花雪月挺好的,甚至还萌生点优越感。但是,我只想写出内心所想要的模样。

三、作家心法学不了的

陈智富:同样的故事,同样的境遇,作家却有不同的写法,这就是文学要探究的东西。这是很玄妙的感觉,写作是否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悟性?王阳明在贵州龙场顿悟,倡导心学,提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你写作过程中是否有顿悟之感?

沈嘉柯:是啊。作家心法学不了的,作家只有真正体验了,真正开窍了,才能真切感受到这种体验。就像演戏,也分派,有方法派,有体验派。要么用技巧去观察百分百还原当时的情境,要么全身心地沉浸到角色去体验。优秀的作家就应该是体验派,哪怕没体验,就去想象、感悟某种体验,否则写不出动人作品来。所以说,成为作家是很容易走火入魔,特别是写小说很容易失控的,特别是情绪被代入其中,大哭,癫狂,无法自拔,也需要适当自控一下的。写小说与写散文不一样,我写散文能处得来,随心所欲地控制。

陈智富:你写小说最沉浸的情境有几次?

沈嘉柯:我写过十几个短篇,都写得泪流满面。每次写完,感觉无法再写了,好像立于天地间完成了一件满意作品,知足了。大悲大喜之后,全部喧嚣后突然平静了,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孩,温和漂流在河流上,轻松自在。

陈智富:“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东坡先生曾在《石钟山记》有过这样的论述。既能体会到那种感觉,同时也能表达出来,非作家莫属。你在写作中体验到这种玄妙的感觉,这是作为作家的幸福所在。那么,文学作品一旦发布了,如何理解其意义呢?

沈嘉柯:我写短篇,是反复体验过这种感觉,只是强烈程度有不同的,满意度也不同。我能确信,我的情感一旦被戳中了,我的文字一定会被深深吸引,我精准地知道哪些部分被吸引。所以,我的读者是两极分化,有的不感兴趣,有的特别痴迷。我也是通过写作找到同类,找到“臭味相投”的人。

我没有开窍之前,觉得写作这样也好,那样也好,开窍后,才懂得了什么是爱,懂得了情感的玲珑曲折,懂得了心灵的复杂。文学就是写这些婉转的人心嘛,敏锐地捕捉到一种感觉。

作家有莫大的社会价值,文学是无用之用,天生有大用。文学是直接有功用的,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如果作品是知己,别的东西只是余味。只是,文学这种作用要善用,不要滥用。我要是想洞察人心、煽动读者的内心是很容易的。文学戳动人心,就像强大的核武器。谁如果小看文学,那就还是没开窍的动物。哪怕人类是高级动物,如果没有体验过悲欢离合,那说明内心还没完全打开过。

四、反思我以前的写作是不是太轻盈?

陈智富:曹禺先生是我国现代戏剧大师,他凭借《雷雨》而闻名遐迩。但是,后来他反思自己的戏剧创作,曾说《雷雨》太像戏剧了,所以后来的戏剧创作更注重日常、平淡的生活本身。后来,他的《日出》《北京人》《原野》越写越精彩,越见到高度和深度。特别是《原野》这部剧几乎没有了戏剧冲突,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对戏剧文本的叙述方式做了新的成功探索。表面上是写仇虎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而你说的心理小说故事有很大的猎奇成分,但是另辟蹊径,竭力在日常生活中挖掘人性的幽暗,体现了作家思考的深度。毕竟,过于离奇不真实,过于日常也不好玩,所以不同的挖掘方式显现了作家高下之判。

沈嘉柯:你概括得特别准。我也抱有这种心态,起初被那些离奇的故事所吸引,但是写作过程也有取舍。我很明白这点。作家追求更多的叙事技巧,炫技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我更追求克制含蓄,讲述一个不用强烈冲突的更平淡的故事而已,其它的,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我觉得,当代作家仿佛来到了历史关口、大时代的关口。过去的好多经验,过时了,被抛弃了。在宏大的时代中,家庭的离散悲欢都不得不跟时代密切绑定。坦白的说,我写这些,疫情之前,我的生活太顺了,大部分是很逍遥快活的时间,没有社会性的痛苦,甚至还是有点居高临下地看待生活。疫情之后,我看到底层太惨了,更多关注社会痛苦。我反思我以前的写作是不是太轻盈?所以,我也觉得奇怪,我居然能写出《生命摆渡人》这么沉重主题的东西。

陈智富:每个人都没办法脱离现实而写作。社会的变迁,现实的冲击,确实影响到你的创作理念和文风。

沈嘉柯:我年少成名后,生活相对要好点,我也常常帮助他人,但是我以前的写作还是有点浮于表面,没有深入现实深处,体会终究不深。2020年,我因为创作《生命摆渡人》这部作品,对于现实状况很有感触,我没法当做没看见那些受苦受难的大众。他们太惨了,社会地位太低了,几乎得不到社会关注。有幸等到社会关注的时候,他们可能也没有机会的。好多读者没有看到我以前的作品,看到了《生命摆渡人》,来倾诉遭受疫情的痛苦。参加各种活动,举办方对我的简介都侧重于此。我也被迫聊这些话题,也没办法聊以前的作品。写作,走到这个境地,我始料未及。当然,也可以理解,毕竟《生命摆渡人》的社会影响力更大了,疫情改变了世界,不仅是有形的世界,也是无形的世界,人心的社会化层面的心理,人们就此话题的同理心更强烈些。我的想法更加沉淀了,我的写作也都不知不觉地变得厚重起来,失去了往日的轻盈。这种转变,或许就是命运吧。

陈智富:杜甫诗云:“诗穷而后工。”一个优秀作家应该具有人类普遍的悲悯之心。只有接触了现实,对于各阶层人物的苦难有了深层次的体悟,才可能写出厚重的作品来。

沈嘉柯:我以前不会写这些沉重的现实题材作品。我以前的现实不是广阔的现实,而是小圈子的文化圈的现实。我大学毕业后买房,从事文化工作,接触的人都是温饱以上的体面人。我拿出来一个个人物来写,就是一篇篇精巧的散文。如今,我失去了轻盈,这就是命运。我现在喜欢上了托尔斯泰式的鸿篇巨制了,以前是喜欢不起来的。

我以前的写作状态很舒服的。我喜欢美食,茶研究,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但是,我的灵魂告诉我,也应该接受思想成长和价值的提升,我现在的写作也更有价值,特别是有社会承认的现实意义价值。现在是我的文化趣味与现实责任之间的冲突平衡的过程,可能是一种天人交战的过程,挺别扭的,但是不得不共存的状态。我想,作家不管以前是多么的文化派,最终还是走向社会派的。对我来说,彻底的轻盈回不去的。

五、又通俗有趣,又深刻觉醒

陈智富:近几年的文学创作有什么明确的追求?请谈谈最近和未来的创作计划吧。

沈嘉柯:这两年涉足儿童文学领域创作。我更喜欢非命题的《少年的我》,写学生时代的我和残疾同学的友情,被《中外文摘》等刊物疯狂地转载。我还给《中国校园文学》写了很多,发了八篇短篇小说,《儿童文学》杂志也转载了。去年我写的短篇小说《少女聂鹤》,被《文艺报》点名表扬了。其实,《少女聂鹤》我用文艺小说的经验,放到脱贫攻坚领域上。别人写下乡扶贫。我反推回去写,有个女孩子立志去扶贫,读到了外祖母的书信,外祖母早年参加革命,半个世纪前那么勇敢。我们这个时代女孩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她仿佛一下子思想境界被打开了,就想成为有用有力量的人。

还有一个获得中国校园文学建党百年专题三等奖的作品《风车茉莉》,写个学艺术的小女孩在城市里内卷,歌舞团进不去,干脆放下思想的束缚,回到村里创业。这是我的纯文学的命题作文。我还是有去采风的,用以往的写作经验来写主旋律的作品,其实有一些心得。我现在真诚地写一系列的主旋律作品,给青少年看的少年文学作品。

至于写长篇小说还是我的追求。我是二三十年前开始读日本的系列作品,我还是喜欢获得直木奖和芥川奖的那类作品。我希望写出更好的心理小说,而不仅仅是推理小说,像日本的那些优秀的心理小说那样。

陈智富:你认为最好的文学作品应是什么样的?请你谈谈自己的文学观吧。

沈嘉柯:最好的文学作品就是《红楼梦》那样的,又通俗有趣,又深刻觉醒,看上去是青春浪漫的爱情小说,风花雪月吸引无数大众,但旁敲侧击的各种情节,又显现了广阔的社会现实,贵族家庭的腐败,对官场批判和王朝更迭的政治视角。写透了中国人的思想审美,粗看吃吃喝喝,很缓慢,细看则电闪雷鸣,惊心动魄,节奏比美剧还快。

我的文学观是,写作者虽然立足当下,但必须目光超越时代,作家要是比读者还落后,读者还看个什么劲呢!失去读者,失去一切。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湖北日报网

沈嘉柯:作家最终还是走向社会派的

来源: 创联部    作者: 陈智富
发布时间: 2022-12-05

t01ef43e121358d7089



访谈嘉宾:沈嘉柯  

访谈记者: 陈智富

一、骆老鼓励我写作投稿

陈智富:作为年少成名、著作等身的作家,我相信你从小就葆有对文学的热爱。如果要探寻你跟文学结缘的源头,恐怕离不开小时候的阅读经历吧。

沈嘉柯:我是很早熟的孩子,小学时候只要能找得到的书就看,凭兴趣,不挑。我的阅读不是很正统。除了看唐诗宋词、《红楼梦》这样的古典小说外,我更喜欢看古代野史小说,绝大部分三言二拍作品,特别是冯梦龙的世情小说。

我的阅读口味很重,符合古代的说书人的口味,猎奇类故事,还有一大部分时间花在看非文学类杂志,看《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微型小说》,还看《童话大王》《民间故事》《故事会》等。《小说月报》的小说不少是写成人化的家庭故事,那时候看不懂,但是我还是喜欢看,主要是看偏向奇奇怪怪的故事。

直到初中就不也一样,常常看郑州的杂志的花边新闻。我看到有一个杂志刊登汪曾祺的采访,他说开会期间,玩笔,写点文字,动动手指就来钱。我想,原来作家写作有稿费啊,还不少啊。从此,我有一个梦想。看到那个花边,我就想把写作这个爱好当成个专业职业,有一种打开了世界的感觉。

高中,我投稿一篇诗歌给一个科技报纸,发表了,他们寄过来稿费。我妈收到邮件,说有报纸,没什么用,就拿去抹桌子了。所以,我没看到我的处女作。当时我不好意思让大人看到我投稿。

我十六岁半考大学到中南民大。我父亲觉得,文学专业将来不好找工作,所以让我填报法律专业,想着以后进公检法单位好。其实,我完全对法律不感兴趣,我和隔壁宿舍的一个兄弟都爱好写诗,我们都是文青,天天混文学院的,还加入了玫瑰园文学社。我大学期间,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把所有的文学和非文学的报刊都看过,看《长江文艺》《芳草》《莽原》,都看过了。边看边写,写了就投稿。

大一下学期,我写了首诗歌《哭泣的项羽》,投稿给《芳草》杂志。我写项羽不是纯正的抒情,带有讽刺调侃意味,我认为项羽不像一个真正的英雄,在于虞姬告别的时候哭哭啼啼的,过于悲伤,并不像世人理解的豪迈,有那种后悔和孩子气的一面。这是我第一次收到样刊,很happy,觉得文学离我很近,以后可以从事这个为生。而且还有120元的稿费。这次发表作品,给我巨大的鼓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大二开始大量地投稿,我也写了小说,但是都没发表,经常被挫败。后来我想,没有经历过悲欢离合,写不了曲折动人的故事。等到我工作后两年,有了各种经历后,小说故事也就有了丰满的血肉,才开始慢慢发表小说作品。

2003年,我大学毕业,2005年我就出了散文集,加入了湖北省作家协会、武汉作家协会。符合条件了。

陈智富:在您早期作品发表过程中有没有特别的事情,让你印象深刻的感受?

沈嘉柯:在学校,我参加了两次湖北省一二•九诗赛,最后一次拿了特等奖,见到了评委骆文老师。我那篇诗歌《没有你不肯坐的火车》是以曾卓的故事为主题。他也是评委,骆文骆老在我的证书上签名。我在接受证书时,他鼓励我写作投稿。

二、法学能帮我懂得人性

陈智富:为什么你觉得小说创作在2008年感到成熟?有什么特别的写作技巧?

沈嘉柯:五年之间,我接听心理热线,我每天听各种故事,悲欢离合听多了。我当初去杂志社工作,也有点抱着这种小算盘去的。我写小说缺素材嘛。可以守株待兔,专门听别人讲故事。比蒲松龄还便捷。

我就开始琢磨,尽可能用得上所获得的素材,转化成心理小说。太重口味的就算了。把都市的、爱情的、校园的、农村的,不同背景植入进去,写小说像玩魔术一样。

陈智富:你的专业是法律,后来却从事文学创作,你觉得法学和文学有什么共通点?法学专业训练对你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沈嘉柯:现在回想起来,文学和法学有相通之处,大学学法学对我的写作还是有帮助。法律类杂志也有副刊栏目,也需要优美文笔的文学稿子啊。我在《中国社会导刊》《检察日报》的副刊发表过一系列法学随笔,用生动活泼的文学语言来写法学知识与故事,也很受欢迎。杂志编辑看纯法学的稿子看多了也觉得很枯燥,我给一点栩栩如生的法学随笔文章,他们看着也会很舒服,渐渐地,他们主动来约稿,说我们喜欢这种风格。印象中,《武汉商报》给我发表过法学论文,谈外儒内法的文史随笔。上海的《社会科学报》给我发表过“大学需要怎样的人文素质”探讨大学是否堕落的文史交叉类稿子。新千年的头几年真是媒体的黄金时代,编辑自由度很高的,能发自己喜欢的稿子。文学说到底是人学。法学能帮我懂得人性。

陈智富:你以前主要写散文,风格类似于很有明末小品文的那种闲散悠远的意境,慢慢又开始写长篇小说。而长篇小说写的主题有点重口味。你是怎么转换自己的创作风格?

沈嘉柯:我的成长是比较单纯的。我第一本散文集写的主题都是比较温暖的,比较美好的,类似《少年文艺》《微型小说选刊》的那些温暖作品,很有教育意义的。我到杂志社工作后,受到社会的熏陶,搞得我有点分裂。我情不自禁地被社会的黑暗面信息所吸引,从不怎么关注,到同情那些事件的人,再到想进一步探究原因与关联,内心甚至萌发出能不能救赎他们的命运的想法来。

陈智富: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最动人心魄的还是体察到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活动。你的这类重口味小说作品,落脚点其实还是在关注人物内心吧?

沈嘉柯:对。我关注的是案件之后小孩子究竟如何活下去。我发现,有大量刑事案件中,家暴杀人给孩子造成心理扭曲是最严重的,而且并非少数。当然,孩子基本与亲属各自分开生活,也就是遗留下了大量的社会半孤儿。我想象他们的命运,这些孩子无非是疯掉了,心理崩溃掉了,平时呆呆的,不跟任何人交流,也几乎没有特别的动作。还有的小孩变成了反社会的人格。我在这类作品中就虚构了这些孩子不同的命运。设想这种相同命运的小孩碰到一起,他们觉得自己是人世间最惨的,遇到了极致的大悲惨,自己作恶就是允许的。如果碰到了同类,有化学反应,彼此同病相怜。但是,我不希望写出那种极端的反社会人格来,而是希望能写出血腥中饱含温情的奇幻之旅,比如李安的《少年派》。同病相怜的孩子同上一条船后,相互扶持,互相慰藉,走到绝境后,重新相信美好与温暖。我相信,这种东西是很触动人的。

我喜欢看谋杀类型的社会性的推理小说,也蛮熟悉日本的这类推理小说,特别是宫部美雪的《模仿犯》兼顾文学性和故事性,她的很多作品都得过日本的顶级文学奖,比如直木奖、芥川奖等。一般评论家会说一个案件推理故事20万字的篇幅可以写完了,但是她就是要多写80万,写成100万字的鸿篇巨制。她所写的案件本身倒没什么特别,但是故事很强很曲折,她希望把牵连波及的人物的痛苦都写进去了。她知道读者没有耐心,仍然希望通过故事告诉读者自己对社会的整个思考。一个好的推理小说如果只有故事,没有社会关注与思考,还是不够的。还有20世纪70年代末,森村诚一的小说《人性的证明》改编成电影《人证》,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之前看过后,特别的触动,这样的作品既深刻又不失厚度。往前推十几年,我因为这点艺术趣味老被同行排挤,说我写作不够纯洁,太重口味吧。但是,我不在乎,也许别人写点纯美爱情,家长里短,风花雪月挺好的,甚至还萌生点优越感。但是,我只想写出内心所想要的模样。

三、作家心法学不了的

陈智富:同样的故事,同样的境遇,作家却有不同的写法,这就是文学要探究的东西。这是很玄妙的感觉,写作是否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悟性?王阳明在贵州龙场顿悟,倡导心学,提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你写作过程中是否有顿悟之感?

沈嘉柯:是啊。作家心法学不了的,作家只有真正体验了,真正开窍了,才能真切感受到这种体验。就像演戏,也分派,有方法派,有体验派。要么用技巧去观察百分百还原当时的情境,要么全身心地沉浸到角色去体验。优秀的作家就应该是体验派,哪怕没体验,就去想象、感悟某种体验,否则写不出动人作品来。所以说,成为作家是很容易走火入魔,特别是写小说很容易失控的,特别是情绪被代入其中,大哭,癫狂,无法自拔,也需要适当自控一下的。写小说与写散文不一样,我写散文能处得来,随心所欲地控制。

陈智富:你写小说最沉浸的情境有几次?

沈嘉柯:我写过十几个短篇,都写得泪流满面。每次写完,感觉无法再写了,好像立于天地间完成了一件满意作品,知足了。大悲大喜之后,全部喧嚣后突然平静了,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孩,温和漂流在河流上,轻松自在。

陈智富:“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东坡先生曾在《石钟山记》有过这样的论述。既能体会到那种感觉,同时也能表达出来,非作家莫属。你在写作中体验到这种玄妙的感觉,这是作为作家的幸福所在。那么,文学作品一旦发布了,如何理解其意义呢?

沈嘉柯:我写短篇,是反复体验过这种感觉,只是强烈程度有不同的,满意度也不同。我能确信,我的情感一旦被戳中了,我的文字一定会被深深吸引,我精准地知道哪些部分被吸引。所以,我的读者是两极分化,有的不感兴趣,有的特别痴迷。我也是通过写作找到同类,找到“臭味相投”的人。

我没有开窍之前,觉得写作这样也好,那样也好,开窍后,才懂得了什么是爱,懂得了情感的玲珑曲折,懂得了心灵的复杂。文学就是写这些婉转的人心嘛,敏锐地捕捉到一种感觉。

作家有莫大的社会价值,文学是无用之用,天生有大用。文学是直接有功用的,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如果作品是知己,别的东西只是余味。只是,文学这种作用要善用,不要滥用。我要是想洞察人心、煽动读者的内心是很容易的。文学戳动人心,就像强大的核武器。谁如果小看文学,那就还是没开窍的动物。哪怕人类是高级动物,如果没有体验过悲欢离合,那说明内心还没完全打开过。

四、反思我以前的写作是不是太轻盈?

陈智富:曹禺先生是我国现代戏剧大师,他凭借《雷雨》而闻名遐迩。但是,后来他反思自己的戏剧创作,曾说《雷雨》太像戏剧了,所以后来的戏剧创作更注重日常、平淡的生活本身。后来,他的《日出》《北京人》《原野》越写越精彩,越见到高度和深度。特别是《原野》这部剧几乎没有了戏剧冲突,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对戏剧文本的叙述方式做了新的成功探索。表面上是写仇虎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而你说的心理小说故事有很大的猎奇成分,但是另辟蹊径,竭力在日常生活中挖掘人性的幽暗,体现了作家思考的深度。毕竟,过于离奇不真实,过于日常也不好玩,所以不同的挖掘方式显现了作家高下之判。

沈嘉柯:你概括得特别准。我也抱有这种心态,起初被那些离奇的故事所吸引,但是写作过程也有取舍。我很明白这点。作家追求更多的叙事技巧,炫技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我更追求克制含蓄,讲述一个不用强烈冲突的更平淡的故事而已,其它的,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我觉得,当代作家仿佛来到了历史关口、大时代的关口。过去的好多经验,过时了,被抛弃了。在宏大的时代中,家庭的离散悲欢都不得不跟时代密切绑定。坦白的说,我写这些,疫情之前,我的生活太顺了,大部分是很逍遥快活的时间,没有社会性的痛苦,甚至还是有点居高临下地看待生活。疫情之后,我看到底层太惨了,更多关注社会痛苦。我反思我以前的写作是不是太轻盈?所以,我也觉得奇怪,我居然能写出《生命摆渡人》这么沉重主题的东西。

陈智富:每个人都没办法脱离现实而写作。社会的变迁,现实的冲击,确实影响到你的创作理念和文风。

沈嘉柯:我年少成名后,生活相对要好点,我也常常帮助他人,但是我以前的写作还是有点浮于表面,没有深入现实深处,体会终究不深。2020年,我因为创作《生命摆渡人》这部作品,对于现实状况很有感触,我没法当做没看见那些受苦受难的大众。他们太惨了,社会地位太低了,几乎得不到社会关注。有幸等到社会关注的时候,他们可能也没有机会的。好多读者没有看到我以前的作品,看到了《生命摆渡人》,来倾诉遭受疫情的痛苦。参加各种活动,举办方对我的简介都侧重于此。我也被迫聊这些话题,也没办法聊以前的作品。写作,走到这个境地,我始料未及。当然,也可以理解,毕竟《生命摆渡人》的社会影响力更大了,疫情改变了世界,不仅是有形的世界,也是无形的世界,人心的社会化层面的心理,人们就此话题的同理心更强烈些。我的想法更加沉淀了,我的写作也都不知不觉地变得厚重起来,失去了往日的轻盈。这种转变,或许就是命运吧。

陈智富:杜甫诗云:“诗穷而后工。”一个优秀作家应该具有人类普遍的悲悯之心。只有接触了现实,对于各阶层人物的苦难有了深层次的体悟,才可能写出厚重的作品来。

沈嘉柯:我以前不会写这些沉重的现实题材作品。我以前的现实不是广阔的现实,而是小圈子的文化圈的现实。我大学毕业后买房,从事文化工作,接触的人都是温饱以上的体面人。我拿出来一个个人物来写,就是一篇篇精巧的散文。如今,我失去了轻盈,这就是命运。我现在喜欢上了托尔斯泰式的鸿篇巨制了,以前是喜欢不起来的。

我以前的写作状态很舒服的。我喜欢美食,茶研究,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但是,我的灵魂告诉我,也应该接受思想成长和价值的提升,我现在的写作也更有价值,特别是有社会承认的现实意义价值。现在是我的文化趣味与现实责任之间的冲突平衡的过程,可能是一种天人交战的过程,挺别扭的,但是不得不共存的状态。我想,作家不管以前是多么的文化派,最终还是走向社会派的。对我来说,彻底的轻盈回不去的。

五、又通俗有趣,又深刻觉醒

陈智富:近几年的文学创作有什么明确的追求?请谈谈最近和未来的创作计划吧。

沈嘉柯:这两年涉足儿童文学领域创作。我更喜欢非命题的《少年的我》,写学生时代的我和残疾同学的友情,被《中外文摘》等刊物疯狂地转载。我还给《中国校园文学》写了很多,发了八篇短篇小说,《儿童文学》杂志也转载了。去年我写的短篇小说《少女聂鹤》,被《文艺报》点名表扬了。其实,《少女聂鹤》我用文艺小说的经验,放到脱贫攻坚领域上。别人写下乡扶贫。我反推回去写,有个女孩子立志去扶贫,读到了外祖母的书信,外祖母早年参加革命,半个世纪前那么勇敢。我们这个时代女孩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她仿佛一下子思想境界被打开了,就想成为有用有力量的人。

还有一个获得中国校园文学建党百年专题三等奖的作品《风车茉莉》,写个学艺术的小女孩在城市里内卷,歌舞团进不去,干脆放下思想的束缚,回到村里创业。这是我的纯文学的命题作文。我还是有去采风的,用以往的写作经验来写主旋律的作品,其实有一些心得。我现在真诚地写一系列的主旋律作品,给青少年看的少年文学作品。

至于写长篇小说还是我的追求。我是二三十年前开始读日本的系列作品,我还是喜欢获得直木奖和芥川奖的那类作品。我希望写出更好的心理小说,而不仅仅是推理小说,像日本的那些优秀的心理小说那样。

陈智富:你认为最好的文学作品应是什么样的?请你谈谈自己的文学观吧。

沈嘉柯:最好的文学作品就是《红楼梦》那样的,又通俗有趣,又深刻觉醒,看上去是青春浪漫的爱情小说,风花雪月吸引无数大众,但旁敲侧击的各种情节,又显现了广阔的社会现实,贵族家庭的腐败,对官场批判和王朝更迭的政治视角。写透了中国人的思想审美,粗看吃吃喝喝,很缓慢,细看则电闪雷鸣,惊心动魄,节奏比美剧还快。

我的文学观是,写作者虽然立足当下,但必须目光超越时代,作家要是比读者还落后,读者还看个什么劲呢!失去读者,失去一切。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