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家茶馆 > 作家零距离

文学的真正功能应是深层疗愈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3-15    作者: 喻之之 陈智富

《湖北作家》2023年冬季号


一、选材真的很重要

陈智富:你从小喜爱文学,从小立志要当作家,请谈谈你是怎样与文学结缘的吧。

喻之之:在一些访谈或者创作谈里面谈过,我确实从小就立下了要当一名作家的远大志向,尽管那时候我可能还不明白,我跟作家这两个字之间有多么远的路要走。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父亲去世了。尽管之前,他在协和医院住了长达一年半时间的院,他患有鼻咽癌,那个时候“癌症”这个词很多人都还没有听说过,喜欢赶时髦的他就得了。我很懵懂,知道这个病很要命,但因为家人认为有最好的医生、最好的医疗条件,父亲又年轻,一定能好起来的(当时正准备举家迁往城市),所以当他去世的时候,全家族的人都陷入悲痛之中,他们太悲伤了,甚至都忘了要去安慰孩子。我既感到悲伤,又感到恐惧。我仿佛一夜之间便明白了《红楼梦》中那句“忽喇喇似大厦倾”,我知道,可能很多东西,比如全校最好看的衣服、裙子,同学们的父母都没见过的皮靴,还有新式书包……都已经离我远去了。但我更不能理解的是,什么是死亡?躯体掩埋了,那声音呢?那想法呢?那笑容呢?如果是永久消失,那为什么留在我们的脑海里的还如此清晰真切,连声音都在耳旁回响?

所有人都告诉我,父亲是去了另一个世界,只有母亲,我那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的母亲,说,死亡就是死亡,就是这一个世界和另外一个世界都没有了。我想象不出来这种感觉,更加害怕在短暂的几十年以后,这个世界会和我没有关系……过早思考这个问题而导致的完全不得要领,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有一天我再次翻起书架上的书——父亲特别爱买书,哪怕他并不看,家里有全套的《辞源》,蒋公的传记体小说,光《红楼梦》就有五个版本的,还有其他林林总总各式各样教穿搭的(《男子风采大全》)、教下围棋的(《围棋入门》)、教写对联的书(《春联大观》)——当我翻到唐诗和宋词的时候,我突然顿悟了:唯有作家是可以永生的,我们现在还在读唐诗宋词,还在看明清小说,不就像作家坐在你面前,跟你分享他喝了一杯茶、被清风吹拂、送友人远去时的心情吗?至于小说,更像是坐在你面前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呀,所以,懵懵懂懂的我,便因为害怕死亡,立下了要当一位作家的远大理想。

当然,在此之前,我的作文也是一向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念的,有时候学校作文栏里,贴了四篇作文,篇篇都是我的。立下这个愿望后,我便找来一册空白的作文本,把想写的题目都写上,没事的时候就写一篇,一个学期过去了,我收获了满满的两册作文本。

当然,父亲去世带来的不安定感,伴随了我小半生,让我对一切都感到惶恐,好像什么都会马上失去一样,但同时,也令我具备了一种底气,没有什么是大不了的,我随时都在准备着,也随时在积攒把一切推倒重来的勇气。所以有朋友说,我是与人为善的,不愿与人纷争,但真正爆发起来,核心力量很强,我觉得这分析很对。

陈智富:你从小喜欢读哪些作家哪类作品?最令人回味无穷、念念不忘的作品有哪些?请谈谈你的阅读经验吧。

喻之之:《红楼梦》是我百读不厌的书,小时候最初的阅读体验是冬天的寒夜,在自家楼上一个人点着蜡烛读《红楼梦》,那时候整个乡村万籁俱寂,门口的树睡着了,树上的鸟睡着了,仿佛连村外结冰的池塘也睡着了,我从有刘旦宅国画插图的那个版本翻看,第一幅插图下面写的是:宝玉摘下那玉,狠命摔去。再往后翻,有: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我很喜欢那画,也极喜欢那话,它们有一种魔力,寥寥几句,它透露了一些什么,但隐藏得更多,且隐藏的那部分更让你着迷,这就像一扇虚掩着的门,吸引你去推开它。

后来读沈从文、汪曾祺,也很喜欢。这些年看马尔克斯,几乎奉为偶像,他的很多作品,比如《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以及《礼拜二午睡时刻》,是我反复看、也反复向朋友们推荐的作品。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奥利弗·基特里奇》,大卫·格罗斯曼的《迷狂》,安东尼·马拉的《我们一无所有》,李敬泽先生的《会饮记》等等几部是我近些年读过的最好的作品,巴尔扎克曾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些作品无疑精准地传达了其民族气息,兼具深邃的思想与迷人的语言。

《奥利弗·基特里奇》,告诉我不要把故事和语言抓得太紧,要放松,就像一栋房子,要有窗户,让风透进来;《迷狂》写出了那种人物对话之后,语言分子带来空气与灰尘振动的感觉,这令我蠢蠢欲动,在描写细节时试图向前推进一步;《我们一无所有》告诉我要冷峻、理性。她们都告诉我要用明了冲淡的语言写小说,即使是起承转合,哪怕你是在讲一件很重要的事。另外,它还告诉我,选材真的很重要,怎么写重要,写什么同样重要。

陈智富:回溯过往,你第一次发表作品的记忆应该是最深刻的最激动的,当初的喜悦或许仍然萦绕于记忆深处,成为你走上文学道路砥砺前行的动力之源吧。

喻之之:我十几岁时,在山西大学主编的《语文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是写故乡景色和人事的,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几篇,那当然给了我一种极度的幸福感。我记得当时请两个寝室的十多个女生吃了一顿饭,稿费还没用完。到现在我仍然记得那种甜蜜幸福充盈内心的感觉,我记得在学校的林荫道上,我拿到样刊,我对好朋友微笑的样子,我使劲抿着嘴,尽量不让自己显得太高兴或者太骄傲。我一直觉得自己在表达上有点奇怪,真正特别幸福,特别感动,特别高兴的时候,反而是说不出话来的,反倒是那种次高兴次幸福的时候,会大喊大叫,大声表达——或许是那种真正的幸福感降临的时候,懵了头,也或许是内心里希望那种洪荒一样美好的感觉在心里多停驻一会儿吧。

后来接二连三发了一些小豆腐块,被吸纳为“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少年作家班”学员,到现在我还保留着那个徽章,只可惜后来有十多年,被分配到偏远的乡村学校,一直在生活和工作中苦苦挣扎,没怎么写东西了。感谢现在,我又和文学重逢了,并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二、更为开阔的阅读引领进新阶段

陈智富:你作为湖北“80后”作家的佼佼者,创作起步时间比较早,经历过多年的艰苦摸索,近年来的小说创作日渐成熟,在某种程度上找到了自己的写作方向、技法与自信,显然也得到了全国各大选刊及编辑的青睐。这种创作的成熟自然会激发你的更大自信,我相信你的自信背后一定是无数个日夜遭遇瓶颈的绞尽脑汁,以及突破瓶颈的喜悦寸心。请谈谈这方面的感受。

喻之之:当然有遇到过瓶颈期,在我写《白露行》那一段,其实当时自己并没有觉得自己走进了小胡同,那时似乎喜欢在枯燥里往前推进小说,仿佛那是实力的一种体现。后来发现,那简直跟在决战光明顶的时候,张无忌用的怪招一样,一招一式,自己运用起来特别吃力,旁人看来也怪诞不经,但唯有自己乐此不疲,等到光明顶上的钟声传来,他幡然醒悟——大道至简,武术亦然。那段时间,我读了一些与以往阅读经验不一样的书,其中包括村上春树最早的《且听风吟》,也包括上文提到的《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让我明白,怎么写重要,写什么也同样重要。

遇到瓶颈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无外乎读书、行走、思考,学习一门新技能,那都能重新为你开一扇窗。在看完这两本书之后,我开始抛弃繁复的语言,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写作,随之我创作了《忧伤的夏小姐》《四月的牙齿》《何不顺流而下》,赢得了我的编辑老师和读者以及选刊的叫好。当时《四月的牙齿》发在《长江文艺》2019年第9期,《作品与争鸣》2020年第1期转载,可谓是意外,说明作品经过了一个时间段的传播,最后被编辑老师看中。当年,在千里之外的云南大学,召开过一个“九、十月名刊小说扫描”的研讨会,负责看《长江文艺》的素不相识的老师用惊喜的语言谈论了这篇小说,称赞了小说的语言:作者有一些形容让人耳目一新又很贴切,“老卢常常会说出青蛙在鼓噪这样一类的句子,带着些田野的气息,又贴切,又有劲道。”“雨水穿透裤子,濡湿了他的皮肤,冰凉凉。他感觉到有几十张小嘴在吮吸他的小腿。”其次,小说环境变化描写和人物心理变化也结合得很好,作者还用很多“意象”来烘托作品氛围,“四月”“吱呀吱呀的楼梯”“乔其纱暗绿竖条纹旗袍”等,看完故事我想到的是电影《花样年华》,这个小说和这部电影一样,艺术审美的天分,毫厘不爽的体现……事实是,这篇小说,到现在来看,我仍然喜欢,也自觉是一篇能让人一口气读完的小说。老觉得她受到的重视还不够,所以2023年即将出版的小说集,我把她命名为《四月的牙齿》。

接下来的《何不顺流而下》被《小说选刊》转载,被收入《2021年短篇小说年选》。我除了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小说之外,还融入“马”的意象,由自然景观黄鹤楼派生出孟浩然的故事,现实与历史,景物与诗意交相辉映,使这部小说有较高的可读性与耐读性。开篇第一小节,不论是写的时候,还是读的时候,自己都有一种微醺中信笔拈来的感觉。

去年,我还创作了几部中篇小说,其中之一是今年发表在核心期刊《芙蓉》上的《乞力马扎罗的诱惑》(《长江文艺·好小说》2022年第8期转载),一篇是今年第一期发在《西部》头题的中篇小说《开往仰山小镇的顺风车》,另一篇是《作家》留用的短篇小说《敢问英雄贵姓》。我想是阅读,更为开阔的阅读,引领我走进另一个阶段的。

如果有人与我一样,真心地热爱文学,真诚地想把作品写好的话,那我想说的是:甘于承受自己的命运,准备受苦,多读多写,准备迎接无数个青灯古寺般死寂的夜晚,才能看到一线光明。

陈智富:人们对于故乡的感情,有时候很奇怪,年少时迫切想要离开,人到中年甚至更远的未来,似乎又更加眷恋。当然,作家对于故乡的感情,是维系着亲朋好友。我注意到,你这几年在写城市系列散文,似乎有一种加强与武汉这座城市的精神血脉联系的强烈冲动,写起来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气势,也颇受好评。请问,你是怎么萌发这样城市系列散文创作的念头?

喻之之:这个系列的散文,源于《长江日报》“江花”副刊主编周璐老师的约稿,那一年,《长江文艺》的笔会在黄陂主办,我既是参与作家,又作为黄陂的东道主协助联系一些事情。散步的时候,周璐老师邀请我给“江花”写一篇散文。想到奶奶刚去世,想到这半生,我跟奶奶的爱恨纠葛,争吵斗嘴,以及到葬礼上我才明白了她的悔恨,便回去写了《奶奶的千层底》。只是,写小说写习惯了,一下笔,便是三四千字,但周主编说了,只能两千字,我便又重新选材,重写了两次,才将文字与情感浓缩在两千字以内。然后,又因为写了奶奶,便想起了姑太;写了姑太,又想起了二叔;写了二叔,便又想起了汉生伯、姐姐、珍珍姨、蔡伯伯、李伯伯……竟然一发不可收拾。截至2022年,我已写了接近三十位亲朋故人,如今,已将他们结集,即将出版,书名暂定为《她与芸芸众生》。我感觉,写了小说,再来写这一类散文,反而更容易,起承转合很自如,嬉笑怒骂信笔展开。其实,语言就是语言,就像水一样,你把它放到什么样的容器里,就是什么样的形状,但,只要你熟悉的是水就行。

陈智富:结合你这些年的写作经验,你觉得写小说、散文之间有什么不同?

喻之之:其实,我认为没有太大不同。如果都采用一种“好好说话”的方式来写的话,我认为跨文体根本没有任何障碍。明清小说,你看,不论是《红楼梦》还是《西游记》,还是其他传奇,里面既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小说,也包含了诗、词、歌、赋,甚至还有骈文等等,里面还有祭文、檄文、悼文,那你说,是不是也把散文包含了?把文体细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事,在之前,根本没有分得这么细致,所以说,跨文体,我就那么轻轻一跨,就跨过去了。

三、在文学之路上尽力去烛照与辉映

陈智富:随着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兴盛,人们阅读网络文学和通俗文学作品更加方便,网络文学和通俗文学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更加顺畅。你作为坚守纯文学写作的青年作家,对网络文学、通俗文学怎么看?

喻之之:如果要问我怎么看?我回答三个字:很好看。《理想之城》非常棒,《盗墓笔记》系列改编的电影,我看过几部,还甚至有一部电影因为要陪朋友,津津有味地看了两次。网络小说《楚乔传》改编的电视剧,曾令我泪流满面。《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我也喜欢呢。不过,可能陈老师也发现了,我提到的这些都是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跟许多网络作家交流过,他们自己也承认,网络小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注水,其次,情节的逻辑性,行文的语言,也不甚讲究。

我跟很多网络作家是朋友,比如说写《大唐荣耀》的沧溟水,《长江丛刊》的欧洲行,我们是团友,回来之后就成为朋友,互相关心和鼓励,有作品都会互相转发。去年参加中国作协的文代会,湖北的网络作家代表吱吱(我们俩名字读音一样),一见如故。在文代会见过不少网络作家,个个都是佼佼者,其中有人创造过日更四五万字的纪录,前段时间又认识了网络作家“雷的文”,总觉得跟他们聊天非常轻松有趣,觉得他们个个都挺真诚。

最近几次的文学雅集,每当讨论和发言的环节,纯文学作家和网络作家总容易分成两个阵营,互相,“你们……我们”地辩论一番,其实我觉得真没必要,都是文学作品,或者说都是写作,只不过发表的载体不一样而已,根本没有高下之分。很多人(包括读者),暗地里是一边瞧不起网络作家,一方面又羡慕他们的收入,这种又鄙视又艳羡的目光令我觉得很是可爱。我是很尊重他们的,日更3000字是最低要求,我能做到吗?要能做到,我可能真的会试试写网络小说,但我知道我的体力和定力,都跟不上。三十多年的人生,我能坚持每天做的是什么?刷牙洗脸洗澡,仅此而已——甚至,连每天好好吃饭都做不到。所以我对任何一位能够做到日更的网络作家都充满敬佩之情,人家靠自己讲故事的能力,能留住读者,能挣到钱,这真的是值得大家尊敬的。

陈智富:在短视频、碎片化阅读、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文学面临各种娱乐方式的严峻的挑战,你觉得文学的功用到底是什么?

喻之之:文学的真正功能,应该是深层疗愈吧。当代有位著名女作家来武大演讲时,提出过一个观念,她说,如果你受过伤,并且还有一点点文学天赋的话,那么你会走上文学之路。鲁迅先生也说过,如果你父母早逝,家道中落,或者你自己体弱多病的话,那么你可能会爱上文学,其实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文学是为弱者而战的事业。短视频也好,浅阅读也好,你说得对,那都是娱乐方式,和真正的文学作品供给精神养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假如现在的“90后”或者“00后”,能在他受伤时读到一部和他的境遇契合的文学作品,我相信这种震撼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从此他便会明白短视频也好,游戏也罢,和文学相比,那不过是巫山以外的云,沧海之外的水。

只是随着年岁增长,我越来越明白,在短视频和娱乐精神充斥生活的今天,文学像20世纪80年代那么火热,已是不可能的了,那种沸腾,是转折时期产生的现象,现在正趋于平静,在平静中,有这么多人在阅读,在坚持写作,已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了。文学工作者越来越应该用平常心看待这一切,就像有人喜欢水仙花,有人喜欢蟹爪兰,有人喜欢萝卜花,让大海成为大海,溪流继续流淌,青山依然是青山,才是生命的本真。

陈智富:很多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写作习惯。村上春树是极其自律的作家,没有所谓的黑白颠倒的生活作息,而是像上班族一样遵守时间纪律,坚持每天早起、跑步、写作,《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这部畅销书更是为人们所熟知。你刚才也提到网络文学作家的勤奋刻苦,他们逼着自己写作,逼着自己在屏幕前在Word里敲下一个个文字,日更几千甚至几万字,数十年如一日终有大成。请问,你有什么样的写作习惯?

喻之之:(笑)我一般会选一个相对整块一点的时间。睡一个慵懒的午觉,睡到自然醒的那种,下午起来精神抖擞,泡上茶,或者来一杯咖啡——这时候就像游泳一样,伸直双臂,跳进水里——我一头扎进另一个世界里,沉溺其中,不再理其他俗事。

我们有一个“养小说”的说法,好多题材,就像一个个的鱼缸,你不停地往鱼缸里投放新小说需要的素材,哪一个成熟了,便开始写哪一个。当然,有时候也是灵感所致,突然对哪一个题材十分感兴趣了,内心里感到十分鼓噪,便也会毫不犹豫地打开电脑,开始在电脑上敲下一句句在我心口反复撞击的句子。这时候,只有人物,个性,我也不惧往下写去,像电影的序幕一样,我会看着她走,她走到哪里,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一旦主人公的性格成型了,她会遇到什么人,会说什么话,都是必然的。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湖北日报网

文学的真正功能应是深层疗愈

来源:     作者: 喻之之 陈智富
发布时间: 2024-03-15

《湖北作家》2023年冬季号


一、选材真的很重要

陈智富:你从小喜爱文学,从小立志要当作家,请谈谈你是怎样与文学结缘的吧。

喻之之:在一些访谈或者创作谈里面谈过,我确实从小就立下了要当一名作家的远大志向,尽管那时候我可能还不明白,我跟作家这两个字之间有多么远的路要走。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父亲去世了。尽管之前,他在协和医院住了长达一年半时间的院,他患有鼻咽癌,那个时候“癌症”这个词很多人都还没有听说过,喜欢赶时髦的他就得了。我很懵懂,知道这个病很要命,但因为家人认为有最好的医生、最好的医疗条件,父亲又年轻,一定能好起来的(当时正准备举家迁往城市),所以当他去世的时候,全家族的人都陷入悲痛之中,他们太悲伤了,甚至都忘了要去安慰孩子。我既感到悲伤,又感到恐惧。我仿佛一夜之间便明白了《红楼梦》中那句“忽喇喇似大厦倾”,我知道,可能很多东西,比如全校最好看的衣服、裙子,同学们的父母都没见过的皮靴,还有新式书包……都已经离我远去了。但我更不能理解的是,什么是死亡?躯体掩埋了,那声音呢?那想法呢?那笑容呢?如果是永久消失,那为什么留在我们的脑海里的还如此清晰真切,连声音都在耳旁回响?

所有人都告诉我,父亲是去了另一个世界,只有母亲,我那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的母亲,说,死亡就是死亡,就是这一个世界和另外一个世界都没有了。我想象不出来这种感觉,更加害怕在短暂的几十年以后,这个世界会和我没有关系……过早思考这个问题而导致的完全不得要领,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有一天我再次翻起书架上的书——父亲特别爱买书,哪怕他并不看,家里有全套的《辞源》,蒋公的传记体小说,光《红楼梦》就有五个版本的,还有其他林林总总各式各样教穿搭的(《男子风采大全》)、教下围棋的(《围棋入门》)、教写对联的书(《春联大观》)——当我翻到唐诗和宋词的时候,我突然顿悟了:唯有作家是可以永生的,我们现在还在读唐诗宋词,还在看明清小说,不就像作家坐在你面前,跟你分享他喝了一杯茶、被清风吹拂、送友人远去时的心情吗?至于小说,更像是坐在你面前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呀,所以,懵懵懂懂的我,便因为害怕死亡,立下了要当一位作家的远大理想。

当然,在此之前,我的作文也是一向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念的,有时候学校作文栏里,贴了四篇作文,篇篇都是我的。立下这个愿望后,我便找来一册空白的作文本,把想写的题目都写上,没事的时候就写一篇,一个学期过去了,我收获了满满的两册作文本。

当然,父亲去世带来的不安定感,伴随了我小半生,让我对一切都感到惶恐,好像什么都会马上失去一样,但同时,也令我具备了一种底气,没有什么是大不了的,我随时都在准备着,也随时在积攒把一切推倒重来的勇气。所以有朋友说,我是与人为善的,不愿与人纷争,但真正爆发起来,核心力量很强,我觉得这分析很对。

陈智富:你从小喜欢读哪些作家哪类作品?最令人回味无穷、念念不忘的作品有哪些?请谈谈你的阅读经验吧。

喻之之:《红楼梦》是我百读不厌的书,小时候最初的阅读体验是冬天的寒夜,在自家楼上一个人点着蜡烛读《红楼梦》,那时候整个乡村万籁俱寂,门口的树睡着了,树上的鸟睡着了,仿佛连村外结冰的池塘也睡着了,我从有刘旦宅国画插图的那个版本翻看,第一幅插图下面写的是:宝玉摘下那玉,狠命摔去。再往后翻,有: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我很喜欢那画,也极喜欢那话,它们有一种魔力,寥寥几句,它透露了一些什么,但隐藏得更多,且隐藏的那部分更让你着迷,这就像一扇虚掩着的门,吸引你去推开它。

后来读沈从文、汪曾祺,也很喜欢。这些年看马尔克斯,几乎奉为偶像,他的很多作品,比如《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以及《礼拜二午睡时刻》,是我反复看、也反复向朋友们推荐的作品。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奥利弗·基特里奇》,大卫·格罗斯曼的《迷狂》,安东尼·马拉的《我们一无所有》,李敬泽先生的《会饮记》等等几部是我近些年读过的最好的作品,巴尔扎克曾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些作品无疑精准地传达了其民族气息,兼具深邃的思想与迷人的语言。

《奥利弗·基特里奇》,告诉我不要把故事和语言抓得太紧,要放松,就像一栋房子,要有窗户,让风透进来;《迷狂》写出了那种人物对话之后,语言分子带来空气与灰尘振动的感觉,这令我蠢蠢欲动,在描写细节时试图向前推进一步;《我们一无所有》告诉我要冷峻、理性。她们都告诉我要用明了冲淡的语言写小说,即使是起承转合,哪怕你是在讲一件很重要的事。另外,它还告诉我,选材真的很重要,怎么写重要,写什么同样重要。

陈智富:回溯过往,你第一次发表作品的记忆应该是最深刻的最激动的,当初的喜悦或许仍然萦绕于记忆深处,成为你走上文学道路砥砺前行的动力之源吧。

喻之之:我十几岁时,在山西大学主编的《语文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是写故乡景色和人事的,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几篇,那当然给了我一种极度的幸福感。我记得当时请两个寝室的十多个女生吃了一顿饭,稿费还没用完。到现在我仍然记得那种甜蜜幸福充盈内心的感觉,我记得在学校的林荫道上,我拿到样刊,我对好朋友微笑的样子,我使劲抿着嘴,尽量不让自己显得太高兴或者太骄傲。我一直觉得自己在表达上有点奇怪,真正特别幸福,特别感动,特别高兴的时候,反而是说不出话来的,反倒是那种次高兴次幸福的时候,会大喊大叫,大声表达——或许是那种真正的幸福感降临的时候,懵了头,也或许是内心里希望那种洪荒一样美好的感觉在心里多停驻一会儿吧。

后来接二连三发了一些小豆腐块,被吸纳为“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少年作家班”学员,到现在我还保留着那个徽章,只可惜后来有十多年,被分配到偏远的乡村学校,一直在生活和工作中苦苦挣扎,没怎么写东西了。感谢现在,我又和文学重逢了,并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二、更为开阔的阅读引领进新阶段

陈智富:你作为湖北“80后”作家的佼佼者,创作起步时间比较早,经历过多年的艰苦摸索,近年来的小说创作日渐成熟,在某种程度上找到了自己的写作方向、技法与自信,显然也得到了全国各大选刊及编辑的青睐。这种创作的成熟自然会激发你的更大自信,我相信你的自信背后一定是无数个日夜遭遇瓶颈的绞尽脑汁,以及突破瓶颈的喜悦寸心。请谈谈这方面的感受。

喻之之:当然有遇到过瓶颈期,在我写《白露行》那一段,其实当时自己并没有觉得自己走进了小胡同,那时似乎喜欢在枯燥里往前推进小说,仿佛那是实力的一种体现。后来发现,那简直跟在决战光明顶的时候,张无忌用的怪招一样,一招一式,自己运用起来特别吃力,旁人看来也怪诞不经,但唯有自己乐此不疲,等到光明顶上的钟声传来,他幡然醒悟——大道至简,武术亦然。那段时间,我读了一些与以往阅读经验不一样的书,其中包括村上春树最早的《且听风吟》,也包括上文提到的《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让我明白,怎么写重要,写什么也同样重要。

遇到瓶颈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无外乎读书、行走、思考,学习一门新技能,那都能重新为你开一扇窗。在看完这两本书之后,我开始抛弃繁复的语言,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写作,随之我创作了《忧伤的夏小姐》《四月的牙齿》《何不顺流而下》,赢得了我的编辑老师和读者以及选刊的叫好。当时《四月的牙齿》发在《长江文艺》2019年第9期,《作品与争鸣》2020年第1期转载,可谓是意外,说明作品经过了一个时间段的传播,最后被编辑老师看中。当年,在千里之外的云南大学,召开过一个“九、十月名刊小说扫描”的研讨会,负责看《长江文艺》的素不相识的老师用惊喜的语言谈论了这篇小说,称赞了小说的语言:作者有一些形容让人耳目一新又很贴切,“老卢常常会说出青蛙在鼓噪这样一类的句子,带着些田野的气息,又贴切,又有劲道。”“雨水穿透裤子,濡湿了他的皮肤,冰凉凉。他感觉到有几十张小嘴在吮吸他的小腿。”其次,小说环境变化描写和人物心理变化也结合得很好,作者还用很多“意象”来烘托作品氛围,“四月”“吱呀吱呀的楼梯”“乔其纱暗绿竖条纹旗袍”等,看完故事我想到的是电影《花样年华》,这个小说和这部电影一样,艺术审美的天分,毫厘不爽的体现……事实是,这篇小说,到现在来看,我仍然喜欢,也自觉是一篇能让人一口气读完的小说。老觉得她受到的重视还不够,所以2023年即将出版的小说集,我把她命名为《四月的牙齿》。

接下来的《何不顺流而下》被《小说选刊》转载,被收入《2021年短篇小说年选》。我除了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小说之外,还融入“马”的意象,由自然景观黄鹤楼派生出孟浩然的故事,现实与历史,景物与诗意交相辉映,使这部小说有较高的可读性与耐读性。开篇第一小节,不论是写的时候,还是读的时候,自己都有一种微醺中信笔拈来的感觉。

去年,我还创作了几部中篇小说,其中之一是今年发表在核心期刊《芙蓉》上的《乞力马扎罗的诱惑》(《长江文艺·好小说》2022年第8期转载),一篇是今年第一期发在《西部》头题的中篇小说《开往仰山小镇的顺风车》,另一篇是《作家》留用的短篇小说《敢问英雄贵姓》。我想是阅读,更为开阔的阅读,引领我走进另一个阶段的。

如果有人与我一样,真心地热爱文学,真诚地想把作品写好的话,那我想说的是:甘于承受自己的命运,准备受苦,多读多写,准备迎接无数个青灯古寺般死寂的夜晚,才能看到一线光明。

陈智富:人们对于故乡的感情,有时候很奇怪,年少时迫切想要离开,人到中年甚至更远的未来,似乎又更加眷恋。当然,作家对于故乡的感情,是维系着亲朋好友。我注意到,你这几年在写城市系列散文,似乎有一种加强与武汉这座城市的精神血脉联系的强烈冲动,写起来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气势,也颇受好评。请问,你是怎么萌发这样城市系列散文创作的念头?

喻之之:这个系列的散文,源于《长江日报》“江花”副刊主编周璐老师的约稿,那一年,《长江文艺》的笔会在黄陂主办,我既是参与作家,又作为黄陂的东道主协助联系一些事情。散步的时候,周璐老师邀请我给“江花”写一篇散文。想到奶奶刚去世,想到这半生,我跟奶奶的爱恨纠葛,争吵斗嘴,以及到葬礼上我才明白了她的悔恨,便回去写了《奶奶的千层底》。只是,写小说写习惯了,一下笔,便是三四千字,但周主编说了,只能两千字,我便又重新选材,重写了两次,才将文字与情感浓缩在两千字以内。然后,又因为写了奶奶,便想起了姑太;写了姑太,又想起了二叔;写了二叔,便又想起了汉生伯、姐姐、珍珍姨、蔡伯伯、李伯伯……竟然一发不可收拾。截至2022年,我已写了接近三十位亲朋故人,如今,已将他们结集,即将出版,书名暂定为《她与芸芸众生》。我感觉,写了小说,再来写这一类散文,反而更容易,起承转合很自如,嬉笑怒骂信笔展开。其实,语言就是语言,就像水一样,你把它放到什么样的容器里,就是什么样的形状,但,只要你熟悉的是水就行。

陈智富:结合你这些年的写作经验,你觉得写小说、散文之间有什么不同?

喻之之:其实,我认为没有太大不同。如果都采用一种“好好说话”的方式来写的话,我认为跨文体根本没有任何障碍。明清小说,你看,不论是《红楼梦》还是《西游记》,还是其他传奇,里面既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小说,也包含了诗、词、歌、赋,甚至还有骈文等等,里面还有祭文、檄文、悼文,那你说,是不是也把散文包含了?把文体细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事,在之前,根本没有分得这么细致,所以说,跨文体,我就那么轻轻一跨,就跨过去了。

三、在文学之路上尽力去烛照与辉映

陈智富:随着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兴盛,人们阅读网络文学和通俗文学作品更加方便,网络文学和通俗文学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更加顺畅。你作为坚守纯文学写作的青年作家,对网络文学、通俗文学怎么看?

喻之之:如果要问我怎么看?我回答三个字:很好看。《理想之城》非常棒,《盗墓笔记》系列改编的电影,我看过几部,还甚至有一部电影因为要陪朋友,津津有味地看了两次。网络小说《楚乔传》改编的电视剧,曾令我泪流满面。《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我也喜欢呢。不过,可能陈老师也发现了,我提到的这些都是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跟许多网络作家交流过,他们自己也承认,网络小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注水,其次,情节的逻辑性,行文的语言,也不甚讲究。

我跟很多网络作家是朋友,比如说写《大唐荣耀》的沧溟水,《长江丛刊》的欧洲行,我们是团友,回来之后就成为朋友,互相关心和鼓励,有作品都会互相转发。去年参加中国作协的文代会,湖北的网络作家代表吱吱(我们俩名字读音一样),一见如故。在文代会见过不少网络作家,个个都是佼佼者,其中有人创造过日更四五万字的纪录,前段时间又认识了网络作家“雷的文”,总觉得跟他们聊天非常轻松有趣,觉得他们个个都挺真诚。

最近几次的文学雅集,每当讨论和发言的环节,纯文学作家和网络作家总容易分成两个阵营,互相,“你们……我们”地辩论一番,其实我觉得真没必要,都是文学作品,或者说都是写作,只不过发表的载体不一样而已,根本没有高下之分。很多人(包括读者),暗地里是一边瞧不起网络作家,一方面又羡慕他们的收入,这种又鄙视又艳羡的目光令我觉得很是可爱。我是很尊重他们的,日更3000字是最低要求,我能做到吗?要能做到,我可能真的会试试写网络小说,但我知道我的体力和定力,都跟不上。三十多年的人生,我能坚持每天做的是什么?刷牙洗脸洗澡,仅此而已——甚至,连每天好好吃饭都做不到。所以我对任何一位能够做到日更的网络作家都充满敬佩之情,人家靠自己讲故事的能力,能留住读者,能挣到钱,这真的是值得大家尊敬的。

陈智富:在短视频、碎片化阅读、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文学面临各种娱乐方式的严峻的挑战,你觉得文学的功用到底是什么?

喻之之:文学的真正功能,应该是深层疗愈吧。当代有位著名女作家来武大演讲时,提出过一个观念,她说,如果你受过伤,并且还有一点点文学天赋的话,那么你会走上文学之路。鲁迅先生也说过,如果你父母早逝,家道中落,或者你自己体弱多病的话,那么你可能会爱上文学,其实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文学是为弱者而战的事业。短视频也好,浅阅读也好,你说得对,那都是娱乐方式,和真正的文学作品供给精神养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假如现在的“90后”或者“00后”,能在他受伤时读到一部和他的境遇契合的文学作品,我相信这种震撼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从此他便会明白短视频也好,游戏也罢,和文学相比,那不过是巫山以外的云,沧海之外的水。

只是随着年岁增长,我越来越明白,在短视频和娱乐精神充斥生活的今天,文学像20世纪80年代那么火热,已是不可能的了,那种沸腾,是转折时期产生的现象,现在正趋于平静,在平静中,有这么多人在阅读,在坚持写作,已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了。文学工作者越来越应该用平常心看待这一切,就像有人喜欢水仙花,有人喜欢蟹爪兰,有人喜欢萝卜花,让大海成为大海,溪流继续流淌,青山依然是青山,才是生命的本真。

陈智富:很多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写作习惯。村上春树是极其自律的作家,没有所谓的黑白颠倒的生活作息,而是像上班族一样遵守时间纪律,坚持每天早起、跑步、写作,《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这部畅销书更是为人们所熟知。你刚才也提到网络文学作家的勤奋刻苦,他们逼着自己写作,逼着自己在屏幕前在Word里敲下一个个文字,日更几千甚至几万字,数十年如一日终有大成。请问,你有什么样的写作习惯?

喻之之:(笑)我一般会选一个相对整块一点的时间。睡一个慵懒的午觉,睡到自然醒的那种,下午起来精神抖擞,泡上茶,或者来一杯咖啡——这时候就像游泳一样,伸直双臂,跳进水里——我一头扎进另一个世界里,沉溺其中,不再理其他俗事。

我们有一个“养小说”的说法,好多题材,就像一个个的鱼缸,你不停地往鱼缸里投放新小说需要的素材,哪一个成熟了,便开始写哪一个。当然,有时候也是灵感所致,突然对哪一个题材十分感兴趣了,内心里感到十分鼓噪,便也会毫不犹豫地打开电脑,开始在电脑上敲下一句句在我心口反复撞击的句子。这时候,只有人物,个性,我也不惧往下写去,像电影的序幕一样,我会看着她走,她走到哪里,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一旦主人公的性格成型了,她会遇到什么人,会说什么话,都是必然的。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