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家茶馆 > 作家零距离

谈骁:诗歌是冲在最前线没有拿盾牌的步兵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3-15    作者: 谈骁 陈智富

《湖北作家》2023年夏季号


一、我更欣赏他现在温情的生活化的诗作

陈智富:你小时候其实很少接触到诗歌,后来是怎么跟诗歌结缘的?

谈骁:我的诗歌启蒙是口语诗,但自己动笔写,还是免不了走向抒情。上大学后,我喜欢戈麦,模仿他写了不少诗——但抒情的基调下,基本的语言自觉还是有的,或者说叫口语自觉——回到个人,回到自我,回到具体的生活。

大学里有文学社团,经常有诗歌征文,我也参加,也得奖。但与我同时得奖的,多半都是一些假大空的浪漫主义诗歌,诗里没有自我,没有个体,还是那种“祖国啊祖国”的空泛的抒情。一直到2007年,我发现了诗人张执浩的博客,跑去给他留言;他点进我的博客,邀请我去他主持的“平行”论坛贴诗,我才和现场的诗人发生了联系。

“平行”、“或者”论坛的张执浩、小引、黄沙子,后面还有“若缺”论坛的陈先发,“不解”论坛的余怒,以及在一些刊物上看到的韩东、黄灿然,渐渐成为我那时阅读最多的诗人。在这个阅读脉络中,我最终找到了自我言说方式,还是日常生活叙事,我更倾向于发现日常生活中那些温情的一面,倾向于去寻找到某种意义。

陈智富:一般大众对于诗人有一种古怪孤僻的印象。你从小是乖孩子,在公司是好员工,写诗也是中规中矩的,并没有要冒犯什么主流观念的意思。可以说,你在年轻诗人群里是很正常的诗人形象。

谈骁:我的诗,确实被很多人视为“中规中矩”,很“中庸”,我为此苦恼过,但时间不长。这与我的成长环境,和我的诗歌启蒙都有关系。我以前写过一首《虚构》:“每一点所得都像被施舍,每件事都像在侥幸中完成。”我没有离经叛道,没有古怪孤僻,在诗里也很少放肆,大概都和我的“侥幸感”有关。一方面,许多人唾手可得的,可能是我踮着脚尖拼命才够到的;另一方面,在踮着脚尖的过程中,我必须要用意义来建构、来支撑,而不是轻率地消解。当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格面具,我的这种写作,肯定也有人格面具下的惯性使然,这是值得警惕的。不过我也会认识到,所谓的“古怪孤僻”“放浪形骸”,也是一种人格面具,甚至是一种表演冲动——因为他们更吸睛,更“时尚”——如果一定要表演,那我还是表演传统吧。

陈智富:你受到哪些外国诗人诗歌的影响?

谈骁:外国诗人,我读得比较多的有里尔克、米沃什、惠特曼、布莱希特、曼德尔施塔姆、吉尔伯特。这种阅读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被动的比如里尔克和惠特曼,我大概是因为编辑他们的诗选,而系统地阅读。编里尔克的诗是在2012年,从那时一直到现在,他都是我最喜欢的诗人。有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了一种经验上的契合,比如米沃什,他坚持用波兰语写作,对故乡维尔诺饱含深情。那种“面对小地方”的勇气,让我觉得亲切。当然还有希尼,他说写诗是“把一支矛刺入真实的生活”,对童年经验的挖掘让人印象深刻;还有沃尔科特,他“一个诚实的诗人,方圆三十英里就是他写作的界限”的论述。这好像也说明,我不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写作者,我太知道自我的限度了,也知道自己所知甚少,所以,看到一点与我的经验相契合的,就恨不得引为知己。

陈智富:写诗就是不断地向深处的挖掘。诗人更多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挖掘吗?

谈骁:并不仅仅是内心世界,也包括经验世界。当然,经验世界最终是在内心世界里文学化的。诗人要挖掘的是广泛的经验,而不是停留于内心的念头。我是一个彻底意义上的经验主义诗人。我跟外部世界产生联系,一定要经验化,要沉淀,才能变成写作的素材。沉淀的过程于我太重要了,我需要一段距离,去审视经验是否具有审美性。或者说,经验需要有足够的距离,才会被意识到。基本上,我没有瞬间生成的诗意,所以即兴赋诗在我这里是完全无效的。我的诗集《说时迟》,就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再举一首诗为例吧,就是《百年归山》这首诗,被我拿来说了太多次,都有点被“神话”了,但确实比较有代表性。“百年归山”这个词我从小听到大,我们那里说老人死亡,从来不直接说“死”,都说“百年归山”。但这个词一直到2016年,才成为一首诗的线头。那年腊月,我回老家,路上闲聊,我母亲说起我爷爷百年归山后要怎么布置后事。我爸爸妈妈十几年一直在外地,但十里八乡的婚丧嫁娶,他们人虽然不能到场,一定要让我爷爷去“赶人情”,为的就是我爷爷百年归山后,他们去办丧事,那些人会来参加葬礼——热闹的葬礼,在乡村很重要。这些细节,我断断续续都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只是细节,而没有审美性。但母亲那次闲聊时的提起,我突然像过电一样,意识到里面蕴藏着的诗意。那天晚上,我在我大姑姑家过夜,用了不到半小时,就把《百年归山》写出来了。

类似《百年归山》这样的诗,还有不少。经验的唤醒,有时候需要具体的生活作为酵母。我每次回老家,都能写一些诗。原因大概就在这里。我记忆里沉睡了很多故乡的人事和命运,但它们无法在别处苏醒。

二、身处两个诗歌现场,我的文学观也在修正

陈智富:你谈到自己的诗歌创作是从小地方出发的,2014年定居武汉后,你的想法现在有没有变化?

谈骁:没有变化。我以前强调小地方,是想说自己的写作谱系没有形成,只能靠自己切身的一手经验来完成。2017年参加青春诗会,我写了一篇散文《步行抵达》,用步行来形容我的诗学观念,意思是一样的。我观察事物,只能通过自己的身体,通过感受。写作之路没有捷径,只能一步步地走。

2005年,我到了武汉,在湖北大学读本科。现在回头看我和这个城市的关系,我和诗的关系,我还是认可“小地方出发”的判断。我的写作,说得极端点,和作为城市的武汉的整体形象没什么关系,只和我脚下的立锥之地有关系。我写作的时候,眼里没有武汉这个城市,只有眼前的野芷湖,楼下的绿化带、行道树。我不会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很多人说你的诗歌没有反映生活的大现场,没有处理当下。对我来说,楼下的菜市场就是当下,野芷湖上的野鸭、大桥上奔跑的动车就是现场。我处理跟我身体经验发生呼应的地方,这是一种笨办法。我最初这么写,是因为能力有限,只能这么写。后来就变成一种自觉了。当然也有人完全否定我的看法,他说你的真诚是一种伪真诚。你的童年经验,你此刻坚持的身体经验,也是被异化的经验、被文明教化的经验。这个说法当然自有道理。但是,我是不会允许自己变成一个完全的怀疑主义者的,我愿意相信我的身体,相信我还是有一套文明、教化之外的,立足于身体本能的经验体系。

陈智富:正是因为你的真诚的表达,所以你的诗歌中没有特别张扬自我的异质性,却有着极为难得的沉稳与内敛。

谈骁:我也曾强调自己小地方的非主流和异质性,但时间非常短暂。那是刚上大学的时候,同学对我土家族的身份好奇,我们也乐于开玩笑般地“自我神话”,比如说我们住的地方是土家族的山寨,寨门口有人拿鸟铳镇守,诸如此类。这其实是一种对猎奇的迎合,甚至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来历不够自信的表现。不够自信,直接的原因,是我的出生地,非常贫瘠。但到了后来,贫瘠的经验反倒成了我的一种资源。

我经常和一些出生于60年代、70年代的作家聊天,也经常看他们的作品、小说或者诗歌,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我的成长像是有两代人的经验。“60后”“70后”作家经历的生活,供销社、煤油灯、黑白电视、糖精……我也多多少少经历过,我写过一首诗《口信》,写的是小时候没有电话,我跑十几里山路去给别人带口信的事,这样的经验,很多“80后”“90后”作家,是完全没法想象的,但对年纪更大一些的人来说,完全不陌生。但是,到了世纪之交,当我离开我所生活的小镇,去到恩施市上高中,又一脚踏进了都市文明,电子游戏、网吧、KTV,又完全是年轻一代的经验。这两代人的经验,同时对我施加影响,但相对来说,童年经验的影响,来得更为直接;都市经验呢,在我的写作里展现出来的维度还比较单一。也可以说,都市的经验,此刻的文明,其实也隐形地影响到了我对过去的书写,比如我写故乡,写恩施的人和事,肯定不是田园牧歌,也不是悼念的挽歌,而是试图努力写出那些人和事的“此刻性”,写他们在当下的命运。

你说的异质性,处理得好,可能会在风格上确立一个写作者的个人形象,处理得不好,很容易变成一种自我局限。我自觉地开始写作,并且开始思考自己写作的来源和路径之后,就不是太看重异质性了,不管是经验上的还是技巧上的,我更倾向于用朴素的语言,去写朴素的情感,不把文字视为游戏,也不去伪饰我的经验。

陈智富:你在众多年轻诗人中显得早慧,《追土豆》备受好评,可能跟你一开始就有从特殊性中写出普遍的人性的愿望有关吧。

谈骁:《追土豆》是2014年写的,那之前我已经写了六七年诗了。《追土豆》头一次让我有了清晰的面貌。这面貌不是语言风格,也不是写作技巧,而是诗歌背后的生命空间。这首诗作为一个纽扣、一个引子,体现了我的诗歌创作的一个倾向。之前的诗,总体来看,虽然也在写我,但“我”是面目模糊的,我写的是比较虚无而感伤的愁绪——不切身,也不及物。《追土豆》的意义在于,我找到了我的诗歌的部分的根基——经验的根基,我的故乡;情绪的根基,摆脱自我的感伤,而引向普遍的生命困境。每个人身上都寄居着更多的他者。一个人的悲欢离合就是整个人类的悲欢离合。

陈智富:2021年,你成为首都师范大学第十八位驻校诗人,请你简单谈谈驻校情况以及对创作的影响。

谈骁:驻校诗人,其实和一个奖有关。2020年,我获了华文青年诗人奖,这个奖的奖励之一,就是去首都师范大学驻校一年,之前有17个人驻过校,算是一个小传统。严格说来,驻校时间是从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因为疫情缘故,我是云驻校,跟学生交流基本是在网上,真正在北京只待了10天。

驻校作家经历,对我的写作还是产生了一些影响。一方面是因为这段时间,正好是我对写作有所警惕的时间,另一方面,驻校后和一些青年诗人的交往,更能让我反观自身——我的写作从来就被人视为传统,在“00后”诗人看来,就更显得传统了。还有,身在湖北,前辈诗人对我鼓励居多;在北京,同龄人交流,是不避批评的。这两种诗歌现场,与其说是地域上,不如说是年龄上的。一些年轻的朋友,有的可能还在读大学,对我的知识结构的固化、写作路径的惯性,都提出过善意的批评——我是很乐意见到这种批评的,虽然我并不全然认同他们所秉持的诗歌观念。

陈智富:通过北京和武汉两个诗歌现场的感受后,除了写作观念发生了修正,你的具体创作有哪些变化?

谈骁:我最近的变化不是从北京开始的,而是在2017、2018年。我从2014年开始把关注点转移到我的家乡,一直到2018年,写了挺多关于家乡的诗。别人说我写作太实了,太老成,没有跟当下现实生活发生联系,没有积极回应生活现场。对怀疑的克服,有时候并不能全靠自我的写作来完成,也要去看看别的诗人的生活轨迹,比如里尔克、米沃什。我会在他们的写作之路上,找到确证自我的蛛丝马迹。当然,外在的寻找,只是外在的支撑,真正的自信,还是要依靠内在,依靠你对世界、对艺术的认识和你的生命经验的契合。

最近这几年,我对自己的不满,并不是我觉得我的写作路径是错的,而是我没有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也就是这条路还只走到傍晚,没有走到深夜;走到深夜,还没有走到黎明——驻校的生活,刚好是我对自我不满的中途。

我最近写过一篇短文,《背靠虚无的写作》。很多人对写作的期待,都是去处理大问题,去克服时代的局限,好像不如此写作就是无效的。但是,对一个具体写作者来说,更宏大的往往是虚无的。我最近看黑塞的《荒原狼》,颇受启发。我只能向前走,才能理解自我,理解我所处的世界。

三、我更强调朴素的陌生化

陈智富:作为诗人,应当具备哪些特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

谈骁:前一个问题,很难谈,我只能说点切身的体会,或者说是自我要求。第一,即使生活经历不丰富,也有深刻的生活经验,要真实地、具体地生活,就像希尼说的,“把一只矛刺入真实生活”。第二,有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天真或者沧桑,经验或者理性,总之要有处理经验的能力。第三,语言准确。最后这一点,好像也是老生常谈。因为我做编辑,经常读诗人的创作谈,很奇怪的一个现象:很多诗人没办法写一篇流畅的800字文章,连基本的语感都不具备。这一点真是讽刺,诗在他们那里,真的成了投机取巧的东西,所谓文学的皇冠,反而成了许多人掩饰自己缺乏基本的文学修养的武器。

这几点,其实也是发现诗意的途径。日常生活,不是浮皮潦草、浮光掠影地来过,而是真正的体验,我曾经写过一句诗,“把一个地址变成住址”,就是用热情去生活;处理经验,则是具体的方法论;诗要回到最基本的词语,要放弃文明添加给我们的包裹,用最平常的词语,去把生活形容出来。

陈智富:你说得很透彻。这其实涉及一个文学的概念——陌生化。陌生化理论源于艺术创作,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俄国文艺理论家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所谓“陌生化”实质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努力摆脱习以为常的惯性认识,更新人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在熟视无睹中有所新发现。

谈骁:在我看来,很多人理解的陌生化是费解的陌生化,用前言不搭后语的怪诞方式表现的。我更强调朴素的陌生化,字是朴素的,由字词建立的意义——被忽视的、习焉不察的——也能达到陌生化的效果。诗有一种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只是以惊人为追求,我觉得和哗众取宠无异,不是诗,起码不是真诚的诗。在朴素的层面来看,每个人都能说的话,人人都认得的字,但是不是诗人可能并没有发现其中的某种联系。常人所以为的理所当然,但是在诗人眼里是充满惊讶的存在。

陈智富:你觉得什么才是好诗?

谈骁:很难说啊,我理解的好诗,也是我期望写出的好诗。从我出发,从具体的经验、切身的命运出发,最终抵达杂芜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个人可能已经不在了,或者说,主体成了客体,不再是感受的对象,而是被感受的对象。我们的很多古诗里,有这样的境界。

陈智富:经典文学应该是什么样的?

谈骁:经典文学处理最基本的人的问题——人的爱恨、尊严、善或恶、生或死,处理常人觉得太过于平常而不愿意去深思的问题。有两种文学,一种是精致而趋于完美的,另一种是有瑕疵但接近伟大的。前者比如《包法利夫人》《百年孤独》,完美的小说,结构是天衣无缝的,语言的密度是合适的,技艺和容量都无可挑剔,人物的命运与历史的深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可能并不那么伟大。马尔克斯自己觉得《霍乱时期的爱情》最好,还是太精致了。精致是人不可克服的冲动。有瑕疵而接近伟大,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伟大的小说,可能不完美,比如语言不节制,结构也失衡。我曾经喜欢完美的小说,但是现在更喜欢有瑕疵却很伟大的小说。这两种类型,都是经典文学,我更喜欢后者。

陈智富:你的写作路径很清晰。在你看来,灵感和勤奋哪个更重要?

谈骁:诗意的产生,灵感是很重要的,但是灵感只是唤醒。某段记忆,如果不被灵感唤醒,永远不会苏醒。灵感不是无缘无故出来。你的生活经验储备够多,积淀够多,才有形成条件反射的唤醒。在自媒体时代,人受到的刺激越来越强,经历的悲欢离合越来越剧烈,好像进入一种无感的状态。唤醒后,要写出来,还是靠技艺,靠对文字的锤炼。

陈智富:请进一步谈谈文学与想象的关系?

谈骁:从个人经验来说,我没有经验无法写作。但是放在宏观视野来看,也有作家单凭想象就可以写出好作品。比如简·奥斯汀一生没谈过恋爱,却把爱情写得那么真诚,写出《傲慢与偏见》。想象也能直抵人的处境。但一切想象,都是基于现实,萨拉马戈写《失明症漫记》,想象的失明症,我们觉得就在身边;冯内古特写过很多科幻作品,比如《五号屠场》,想象也是立足于他亲身经历的二战;刘慈欣写的《三体》,是想象的巅峰之作,但前面也有现实铺垫。“文革”背景,“红岸”,哪怕是黑暗森林法则,也有强大的现实性——但想象,是文学性的产生之地。《三体》最让人心惊肉跳的想象,是“二向箔”,降维打击,现在基本成了公共语言了。这是想象的力量,它可以重建一种现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湖北日报网

谈骁:诗歌是冲在最前线没有拿盾牌的步兵

来源:     作者: 谈骁 陈智富
发布时间: 2024-03-15

《湖北作家》2023年夏季号


一、我更欣赏他现在温情的生活化的诗作

陈智富:你小时候其实很少接触到诗歌,后来是怎么跟诗歌结缘的?

谈骁:我的诗歌启蒙是口语诗,但自己动笔写,还是免不了走向抒情。上大学后,我喜欢戈麦,模仿他写了不少诗——但抒情的基调下,基本的语言自觉还是有的,或者说叫口语自觉——回到个人,回到自我,回到具体的生活。

大学里有文学社团,经常有诗歌征文,我也参加,也得奖。但与我同时得奖的,多半都是一些假大空的浪漫主义诗歌,诗里没有自我,没有个体,还是那种“祖国啊祖国”的空泛的抒情。一直到2007年,我发现了诗人张执浩的博客,跑去给他留言;他点进我的博客,邀请我去他主持的“平行”论坛贴诗,我才和现场的诗人发生了联系。

“平行”、“或者”论坛的张执浩、小引、黄沙子,后面还有“若缺”论坛的陈先发,“不解”论坛的余怒,以及在一些刊物上看到的韩东、黄灿然,渐渐成为我那时阅读最多的诗人。在这个阅读脉络中,我最终找到了自我言说方式,还是日常生活叙事,我更倾向于发现日常生活中那些温情的一面,倾向于去寻找到某种意义。

陈智富:一般大众对于诗人有一种古怪孤僻的印象。你从小是乖孩子,在公司是好员工,写诗也是中规中矩的,并没有要冒犯什么主流观念的意思。可以说,你在年轻诗人群里是很正常的诗人形象。

谈骁:我的诗,确实被很多人视为“中规中矩”,很“中庸”,我为此苦恼过,但时间不长。这与我的成长环境,和我的诗歌启蒙都有关系。我以前写过一首《虚构》:“每一点所得都像被施舍,每件事都像在侥幸中完成。”我没有离经叛道,没有古怪孤僻,在诗里也很少放肆,大概都和我的“侥幸感”有关。一方面,许多人唾手可得的,可能是我踮着脚尖拼命才够到的;另一方面,在踮着脚尖的过程中,我必须要用意义来建构、来支撑,而不是轻率地消解。当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格面具,我的这种写作,肯定也有人格面具下的惯性使然,这是值得警惕的。不过我也会认识到,所谓的“古怪孤僻”“放浪形骸”,也是一种人格面具,甚至是一种表演冲动——因为他们更吸睛,更“时尚”——如果一定要表演,那我还是表演传统吧。

陈智富:你受到哪些外国诗人诗歌的影响?

谈骁:外国诗人,我读得比较多的有里尔克、米沃什、惠特曼、布莱希特、曼德尔施塔姆、吉尔伯特。这种阅读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被动的比如里尔克和惠特曼,我大概是因为编辑他们的诗选,而系统地阅读。编里尔克的诗是在2012年,从那时一直到现在,他都是我最喜欢的诗人。有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了一种经验上的契合,比如米沃什,他坚持用波兰语写作,对故乡维尔诺饱含深情。那种“面对小地方”的勇气,让我觉得亲切。当然还有希尼,他说写诗是“把一支矛刺入真实的生活”,对童年经验的挖掘让人印象深刻;还有沃尔科特,他“一个诚实的诗人,方圆三十英里就是他写作的界限”的论述。这好像也说明,我不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写作者,我太知道自我的限度了,也知道自己所知甚少,所以,看到一点与我的经验相契合的,就恨不得引为知己。

陈智富:写诗就是不断地向深处的挖掘。诗人更多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挖掘吗?

谈骁:并不仅仅是内心世界,也包括经验世界。当然,经验世界最终是在内心世界里文学化的。诗人要挖掘的是广泛的经验,而不是停留于内心的念头。我是一个彻底意义上的经验主义诗人。我跟外部世界产生联系,一定要经验化,要沉淀,才能变成写作的素材。沉淀的过程于我太重要了,我需要一段距离,去审视经验是否具有审美性。或者说,经验需要有足够的距离,才会被意识到。基本上,我没有瞬间生成的诗意,所以即兴赋诗在我这里是完全无效的。我的诗集《说时迟》,就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再举一首诗为例吧,就是《百年归山》这首诗,被我拿来说了太多次,都有点被“神话”了,但确实比较有代表性。“百年归山”这个词我从小听到大,我们那里说老人死亡,从来不直接说“死”,都说“百年归山”。但这个词一直到2016年,才成为一首诗的线头。那年腊月,我回老家,路上闲聊,我母亲说起我爷爷百年归山后要怎么布置后事。我爸爸妈妈十几年一直在外地,但十里八乡的婚丧嫁娶,他们人虽然不能到场,一定要让我爷爷去“赶人情”,为的就是我爷爷百年归山后,他们去办丧事,那些人会来参加葬礼——热闹的葬礼,在乡村很重要。这些细节,我断断续续都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只是细节,而没有审美性。但母亲那次闲聊时的提起,我突然像过电一样,意识到里面蕴藏着的诗意。那天晚上,我在我大姑姑家过夜,用了不到半小时,就把《百年归山》写出来了。

类似《百年归山》这样的诗,还有不少。经验的唤醒,有时候需要具体的生活作为酵母。我每次回老家,都能写一些诗。原因大概就在这里。我记忆里沉睡了很多故乡的人事和命运,但它们无法在别处苏醒。

二、身处两个诗歌现场,我的文学观也在修正

陈智富:你谈到自己的诗歌创作是从小地方出发的,2014年定居武汉后,你的想法现在有没有变化?

谈骁:没有变化。我以前强调小地方,是想说自己的写作谱系没有形成,只能靠自己切身的一手经验来完成。2017年参加青春诗会,我写了一篇散文《步行抵达》,用步行来形容我的诗学观念,意思是一样的。我观察事物,只能通过自己的身体,通过感受。写作之路没有捷径,只能一步步地走。

2005年,我到了武汉,在湖北大学读本科。现在回头看我和这个城市的关系,我和诗的关系,我还是认可“小地方出发”的判断。我的写作,说得极端点,和作为城市的武汉的整体形象没什么关系,只和我脚下的立锥之地有关系。我写作的时候,眼里没有武汉这个城市,只有眼前的野芷湖,楼下的绿化带、行道树。我不会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很多人说你的诗歌没有反映生活的大现场,没有处理当下。对我来说,楼下的菜市场就是当下,野芷湖上的野鸭、大桥上奔跑的动车就是现场。我处理跟我身体经验发生呼应的地方,这是一种笨办法。我最初这么写,是因为能力有限,只能这么写。后来就变成一种自觉了。当然也有人完全否定我的看法,他说你的真诚是一种伪真诚。你的童年经验,你此刻坚持的身体经验,也是被异化的经验、被文明教化的经验。这个说法当然自有道理。但是,我是不会允许自己变成一个完全的怀疑主义者的,我愿意相信我的身体,相信我还是有一套文明、教化之外的,立足于身体本能的经验体系。

陈智富:正是因为你的真诚的表达,所以你的诗歌中没有特别张扬自我的异质性,却有着极为难得的沉稳与内敛。

谈骁:我也曾强调自己小地方的非主流和异质性,但时间非常短暂。那是刚上大学的时候,同学对我土家族的身份好奇,我们也乐于开玩笑般地“自我神话”,比如说我们住的地方是土家族的山寨,寨门口有人拿鸟铳镇守,诸如此类。这其实是一种对猎奇的迎合,甚至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来历不够自信的表现。不够自信,直接的原因,是我的出生地,非常贫瘠。但到了后来,贫瘠的经验反倒成了我的一种资源。

我经常和一些出生于60年代、70年代的作家聊天,也经常看他们的作品、小说或者诗歌,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我的成长像是有两代人的经验。“60后”“70后”作家经历的生活,供销社、煤油灯、黑白电视、糖精……我也多多少少经历过,我写过一首诗《口信》,写的是小时候没有电话,我跑十几里山路去给别人带口信的事,这样的经验,很多“80后”“90后”作家,是完全没法想象的,但对年纪更大一些的人来说,完全不陌生。但是,到了世纪之交,当我离开我所生活的小镇,去到恩施市上高中,又一脚踏进了都市文明,电子游戏、网吧、KTV,又完全是年轻一代的经验。这两代人的经验,同时对我施加影响,但相对来说,童年经验的影响,来得更为直接;都市经验呢,在我的写作里展现出来的维度还比较单一。也可以说,都市的经验,此刻的文明,其实也隐形地影响到了我对过去的书写,比如我写故乡,写恩施的人和事,肯定不是田园牧歌,也不是悼念的挽歌,而是试图努力写出那些人和事的“此刻性”,写他们在当下的命运。

你说的异质性,处理得好,可能会在风格上确立一个写作者的个人形象,处理得不好,很容易变成一种自我局限。我自觉地开始写作,并且开始思考自己写作的来源和路径之后,就不是太看重异质性了,不管是经验上的还是技巧上的,我更倾向于用朴素的语言,去写朴素的情感,不把文字视为游戏,也不去伪饰我的经验。

陈智富:你在众多年轻诗人中显得早慧,《追土豆》备受好评,可能跟你一开始就有从特殊性中写出普遍的人性的愿望有关吧。

谈骁:《追土豆》是2014年写的,那之前我已经写了六七年诗了。《追土豆》头一次让我有了清晰的面貌。这面貌不是语言风格,也不是写作技巧,而是诗歌背后的生命空间。这首诗作为一个纽扣、一个引子,体现了我的诗歌创作的一个倾向。之前的诗,总体来看,虽然也在写我,但“我”是面目模糊的,我写的是比较虚无而感伤的愁绪——不切身,也不及物。《追土豆》的意义在于,我找到了我的诗歌的部分的根基——经验的根基,我的故乡;情绪的根基,摆脱自我的感伤,而引向普遍的生命困境。每个人身上都寄居着更多的他者。一个人的悲欢离合就是整个人类的悲欢离合。

陈智富:2021年,你成为首都师范大学第十八位驻校诗人,请你简单谈谈驻校情况以及对创作的影响。

谈骁:驻校诗人,其实和一个奖有关。2020年,我获了华文青年诗人奖,这个奖的奖励之一,就是去首都师范大学驻校一年,之前有17个人驻过校,算是一个小传统。严格说来,驻校时间是从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因为疫情缘故,我是云驻校,跟学生交流基本是在网上,真正在北京只待了10天。

驻校作家经历,对我的写作还是产生了一些影响。一方面是因为这段时间,正好是我对写作有所警惕的时间,另一方面,驻校后和一些青年诗人的交往,更能让我反观自身——我的写作从来就被人视为传统,在“00后”诗人看来,就更显得传统了。还有,身在湖北,前辈诗人对我鼓励居多;在北京,同龄人交流,是不避批评的。这两种诗歌现场,与其说是地域上,不如说是年龄上的。一些年轻的朋友,有的可能还在读大学,对我的知识结构的固化、写作路径的惯性,都提出过善意的批评——我是很乐意见到这种批评的,虽然我并不全然认同他们所秉持的诗歌观念。

陈智富:通过北京和武汉两个诗歌现场的感受后,除了写作观念发生了修正,你的具体创作有哪些变化?

谈骁:我最近的变化不是从北京开始的,而是在2017、2018年。我从2014年开始把关注点转移到我的家乡,一直到2018年,写了挺多关于家乡的诗。别人说我写作太实了,太老成,没有跟当下现实生活发生联系,没有积极回应生活现场。对怀疑的克服,有时候并不能全靠自我的写作来完成,也要去看看别的诗人的生活轨迹,比如里尔克、米沃什。我会在他们的写作之路上,找到确证自我的蛛丝马迹。当然,外在的寻找,只是外在的支撑,真正的自信,还是要依靠内在,依靠你对世界、对艺术的认识和你的生命经验的契合。

最近这几年,我对自己的不满,并不是我觉得我的写作路径是错的,而是我没有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也就是这条路还只走到傍晚,没有走到深夜;走到深夜,还没有走到黎明——驻校的生活,刚好是我对自我不满的中途。

我最近写过一篇短文,《背靠虚无的写作》。很多人对写作的期待,都是去处理大问题,去克服时代的局限,好像不如此写作就是无效的。但是,对一个具体写作者来说,更宏大的往往是虚无的。我最近看黑塞的《荒原狼》,颇受启发。我只能向前走,才能理解自我,理解我所处的世界。

三、我更强调朴素的陌生化

陈智富:作为诗人,应当具备哪些特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

谈骁:前一个问题,很难谈,我只能说点切身的体会,或者说是自我要求。第一,即使生活经历不丰富,也有深刻的生活经验,要真实地、具体地生活,就像希尼说的,“把一只矛刺入真实生活”。第二,有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天真或者沧桑,经验或者理性,总之要有处理经验的能力。第三,语言准确。最后这一点,好像也是老生常谈。因为我做编辑,经常读诗人的创作谈,很奇怪的一个现象:很多诗人没办法写一篇流畅的800字文章,连基本的语感都不具备。这一点真是讽刺,诗在他们那里,真的成了投机取巧的东西,所谓文学的皇冠,反而成了许多人掩饰自己缺乏基本的文学修养的武器。

这几点,其实也是发现诗意的途径。日常生活,不是浮皮潦草、浮光掠影地来过,而是真正的体验,我曾经写过一句诗,“把一个地址变成住址”,就是用热情去生活;处理经验,则是具体的方法论;诗要回到最基本的词语,要放弃文明添加给我们的包裹,用最平常的词语,去把生活形容出来。

陈智富:你说得很透彻。这其实涉及一个文学的概念——陌生化。陌生化理论源于艺术创作,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俄国文艺理论家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所谓“陌生化”实质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努力摆脱习以为常的惯性认识,更新人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在熟视无睹中有所新发现。

谈骁:在我看来,很多人理解的陌生化是费解的陌生化,用前言不搭后语的怪诞方式表现的。我更强调朴素的陌生化,字是朴素的,由字词建立的意义——被忽视的、习焉不察的——也能达到陌生化的效果。诗有一种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只是以惊人为追求,我觉得和哗众取宠无异,不是诗,起码不是真诚的诗。在朴素的层面来看,每个人都能说的话,人人都认得的字,但是不是诗人可能并没有发现其中的某种联系。常人所以为的理所当然,但是在诗人眼里是充满惊讶的存在。

陈智富:你觉得什么才是好诗?

谈骁:很难说啊,我理解的好诗,也是我期望写出的好诗。从我出发,从具体的经验、切身的命运出发,最终抵达杂芜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个人可能已经不在了,或者说,主体成了客体,不再是感受的对象,而是被感受的对象。我们的很多古诗里,有这样的境界。

陈智富:经典文学应该是什么样的?

谈骁:经典文学处理最基本的人的问题——人的爱恨、尊严、善或恶、生或死,处理常人觉得太过于平常而不愿意去深思的问题。有两种文学,一种是精致而趋于完美的,另一种是有瑕疵但接近伟大的。前者比如《包法利夫人》《百年孤独》,完美的小说,结构是天衣无缝的,语言的密度是合适的,技艺和容量都无可挑剔,人物的命运与历史的深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可能并不那么伟大。马尔克斯自己觉得《霍乱时期的爱情》最好,还是太精致了。精致是人不可克服的冲动。有瑕疵而接近伟大,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伟大的小说,可能不完美,比如语言不节制,结构也失衡。我曾经喜欢完美的小说,但是现在更喜欢有瑕疵却很伟大的小说。这两种类型,都是经典文学,我更喜欢后者。

陈智富:你的写作路径很清晰。在你看来,灵感和勤奋哪个更重要?

谈骁:诗意的产生,灵感是很重要的,但是灵感只是唤醒。某段记忆,如果不被灵感唤醒,永远不会苏醒。灵感不是无缘无故出来。你的生活经验储备够多,积淀够多,才有形成条件反射的唤醒。在自媒体时代,人受到的刺激越来越强,经历的悲欢离合越来越剧烈,好像进入一种无感的状态。唤醒后,要写出来,还是靠技艺,靠对文字的锤炼。

陈智富:请进一步谈谈文学与想象的关系?

谈骁:从个人经验来说,我没有经验无法写作。但是放在宏观视野来看,也有作家单凭想象就可以写出好作品。比如简·奥斯汀一生没谈过恋爱,却把爱情写得那么真诚,写出《傲慢与偏见》。想象也能直抵人的处境。但一切想象,都是基于现实,萨拉马戈写《失明症漫记》,想象的失明症,我们觉得就在身边;冯内古特写过很多科幻作品,比如《五号屠场》,想象也是立足于他亲身经历的二战;刘慈欣写的《三体》,是想象的巅峰之作,但前面也有现实铺垫。“文革”背景,“红岸”,哪怕是黑暗森林法则,也有强大的现实性——但想象,是文学性的产生之地。《三体》最让人心惊肉跳的想象,是“二向箔”,降维打击,现在基本成了公共语言了。这是想象的力量,它可以重建一种现实。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