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坛进行时 > 动态信息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湖北文学界引起热烈反响(二)

来源: 省作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1-12-29    作者:

  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文联第十一次、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催人奋进,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对做好作协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深刻阐述了文艺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凝聚着总书记对文艺事业、文艺规律、文艺发展道路的深邃思考,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文艺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12月15日,湖北作家网刊发了参加本次盛会的湖北代表团代表们感悟体会。近日,省作协党组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的通知》,对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进一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提出明确要求,作出系统安排。湖北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通过专题研讨、座谈会、培训班、研修班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热潮。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作协十代会会议精神,我们将陆续刊发市县作协主席和作家代表学习体会,进一步凝聚磅礴精神力量,助推新时代湖北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编者

  涂玉国(襄阳市作协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具有政治的高度、历史的维度、时代的向度、视野的宽度和实践的深度,是指导我们今后文学创作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学习,我认为作家在创作时要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进行创作是作家的职责使命。文学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文学创作既要埋头写作,更要抬头看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主动开展“四个讴歌”,书写火热的生活,为时代造像、为时代立传。

  二是坚持为人民写作是作家的必备的情怀。为谁而创作、创作了给谁看的问题是每一个作家必须弄明白的道理,如果弄不明白,就会迷失方向和自我。一个作家,只有时刻牢记为人民而创作的理念,才能方向明、目标正,才能沿大道而行,终成正果;只有怀揣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根生活,写出冒着热气、带着体温的作品,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三是坚持德艺双馨是作家的终极目标和终生追求。作家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职责使命,通过创作的作品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读者在阅读作家作品的同时,也会对作家本人进行了解。作家与作品从来就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如果一个作家的人品与作品割裂开来,就会影响到作品的传播;只有人品与作品合二为一,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才能放大作品影响力和传播力。因此,崇文尚德、德艺兼修,不断提升作家的人格和精神境界,既是对创作者的要求,更是伟大作品诞生的基础条件。

  

    周立荣(宜昌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作协主席) 

  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抢抓时间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将殷殷嘱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努力创造新业绩,不负时代和人民。

  一是要坚定信心高擎火炬。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这些暖心的话语,让我对文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增添了我的职业自豪感和自信心。我将组织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高举文艺精神火炬,焕发新风貌,展现新担当,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是要紧跟时代多出精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当下,科技发展、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我们要争做时代的先知先觉者,勇立时代潮头,紧扣时代脉搏,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创新文艺的表现形式,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人提供更丰富更多彩的精神食粮。宜昌的文艺家要深入挖掘长江三峡、大国重器、屈原昭君等文化资源的时代内涵,静心思考潜心创作,既立足本土又面向世界,用心用情用功打造出文质兼美的精品力作,真正用作品安身立命。

  三是要立德修身服务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怀着感恩之心,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用心感知群众对生活的渴求、对幸福的期望,用心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急难愁盼,从而创作出贴地气、近人心、得民意的优秀作品。要进一步提升对文艺界行风建设的认识,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庸俗、低俗、媚俗,真正做到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带头弘扬行风艺德,树立文艺界良好社会形象!

  

      齐家银(荆州市作协主席):

  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情聆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生动讴歌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在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取得丰硕成果。总书记的这番讲话,是对我国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极大肯定,是对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极大鼓舞。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作协主席,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点希望,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认真学习,努力实践,率领作协主席团成员和全体作协会员,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在全市作协会员中掀起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努力创作文艺精品的高潮。

  

    李诗德(荆门市作协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理论意义深刻,思想内涵丰厚,为广大作家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是新时代文艺观的新理念,引领新时代文艺创作新进程。习总书记强调作家、文艺工作者要以人民为主体,坚守立场、弘扬正道、引领创作、提高审美。作为一个写作者,要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自信和底蕴,以伟大灵魂和作品的文艺高度为号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的高度,写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好作品,做一个与国家共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德艺双馨的好作家。

  

       张用剑(鄂州市作协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如一股和煦的春风吹进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田,给大家以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总书记的讲话鲜明地指出了文化艺术领域的时代导向。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勇于肩负时代重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深入基层,不忘初心,守正创新,讴歌新时代,弘扬主旋律,创作出更多有深意、有力度、有温度的精品佳作,抒写时代的最强音。

  

       郑能新(黄冈市作协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精彩纷呈,金句不断涌现。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60多次提到了“人民”二字,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心中始终胸怀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作为一名受党培养几十年的文艺工作者,听了讲话,心潮澎湃,感慨良多!一是要坚决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记在心上,实实在在担当起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俯下身来向人民学习,走进基层,贴近群众,深入生活,真正以人民作为创作的主角,切实让生活成为文艺的源泉!以真实的、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反映当代人民生活的精神风貌;用生动的、具有感召力的文艺方式引领社会风尚。二是要切实把总书记“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的希望落到实处。尽心尽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文艺精品;真正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不断塑造、完善自我品德修养,大力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作为一位基层作协负责人,要胸怀宽广带队伍,引领广大作家文艺家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听党话、跟党走,用心描绘生活,真情讴歌人民,忠实书写历史;要心无杂念推人才,使组织成为他们的成长摇篮和温馨之家,真正让有潜力、有德行的青年文艺人才脱颖而出,展翅高飞!要尽心尽力谋发展,巧借全国文代会作代会东风,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凝心聚力,鼓足干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黄冈文学艺术事业实现新飞跃、创造新辉煌!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027-68880685
Copyright @ 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www.hbzjw.org.cn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湖北文学界引起热烈反响(二)

来源: 省作协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12-29

  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文联第十一次、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催人奋进,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对做好作协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深刻阐述了文艺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凝聚着总书记对文艺事业、文艺规律、文艺发展道路的深邃思考,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文艺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12月15日,湖北作家网刊发了参加本次盛会的湖北代表团代表们感悟体会。近日,省作协党组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的通知》,对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进一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提出明确要求,作出系统安排。湖北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通过专题研讨、座谈会、培训班、研修班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热潮。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作协十代会会议精神,我们将陆续刊发市县作协主席和作家代表学习体会,进一步凝聚磅礴精神力量,助推新时代湖北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编者

  涂玉国(襄阳市作协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具有政治的高度、历史的维度、时代的向度、视野的宽度和实践的深度,是指导我们今后文学创作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学习,我认为作家在创作时要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进行创作是作家的职责使命。文学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文学创作既要埋头写作,更要抬头看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主动开展“四个讴歌”,书写火热的生活,为时代造像、为时代立传。

  二是坚持为人民写作是作家的必备的情怀。为谁而创作、创作了给谁看的问题是每一个作家必须弄明白的道理,如果弄不明白,就会迷失方向和自我。一个作家,只有时刻牢记为人民而创作的理念,才能方向明、目标正,才能沿大道而行,终成正果;只有怀揣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根生活,写出冒着热气、带着体温的作品,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三是坚持德艺双馨是作家的终极目标和终生追求。作家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职责使命,通过创作的作品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读者在阅读作家作品的同时,也会对作家本人进行了解。作家与作品从来就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如果一个作家的人品与作品割裂开来,就会影响到作品的传播;只有人品与作品合二为一,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才能放大作品影响力和传播力。因此,崇文尚德、德艺兼修,不断提升作家的人格和精神境界,既是对创作者的要求,更是伟大作品诞生的基础条件。

  

    周立荣(宜昌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作协主席) 

  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抢抓时间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将殷殷嘱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努力创造新业绩,不负时代和人民。

  一是要坚定信心高擎火炬。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这些暖心的话语,让我对文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增添了我的职业自豪感和自信心。我将组织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高举文艺精神火炬,焕发新风貌,展现新担当,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是要紧跟时代多出精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当下,科技发展、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我们要争做时代的先知先觉者,勇立时代潮头,紧扣时代脉搏,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创新文艺的表现形式,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人提供更丰富更多彩的精神食粮。宜昌的文艺家要深入挖掘长江三峡、大国重器、屈原昭君等文化资源的时代内涵,静心思考潜心创作,既立足本土又面向世界,用心用情用功打造出文质兼美的精品力作,真正用作品安身立命。

  三是要立德修身服务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怀着感恩之心,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用心感知群众对生活的渴求、对幸福的期望,用心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急难愁盼,从而创作出贴地气、近人心、得民意的优秀作品。要进一步提升对文艺界行风建设的认识,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庸俗、低俗、媚俗,真正做到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带头弘扬行风艺德,树立文艺界良好社会形象!

  

      齐家银(荆州市作协主席):

  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情聆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生动讴歌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在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取得丰硕成果。总书记的这番讲话,是对我国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极大肯定,是对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极大鼓舞。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作协主席,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点希望,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认真学习,努力实践,率领作协主席团成员和全体作协会员,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在全市作协会员中掀起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努力创作文艺精品的高潮。

  

    李诗德(荆门市作协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理论意义深刻,思想内涵丰厚,为广大作家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是新时代文艺观的新理念,引领新时代文艺创作新进程。习总书记强调作家、文艺工作者要以人民为主体,坚守立场、弘扬正道、引领创作、提高审美。作为一个写作者,要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自信和底蕴,以伟大灵魂和作品的文艺高度为号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的高度,写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好作品,做一个与国家共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德艺双馨的好作家。

  

       张用剑(鄂州市作协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如一股和煦的春风吹进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田,给大家以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总书记的讲话鲜明地指出了文化艺术领域的时代导向。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勇于肩负时代重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深入基层,不忘初心,守正创新,讴歌新时代,弘扬主旋律,创作出更多有深意、有力度、有温度的精品佳作,抒写时代的最强音。

  

       郑能新(黄冈市作协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精彩纷呈,金句不断涌现。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60多次提到了“人民”二字,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心中始终胸怀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作为一名受党培养几十年的文艺工作者,听了讲话,心潮澎湃,感慨良多!一是要坚决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记在心上,实实在在担当起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俯下身来向人民学习,走进基层,贴近群众,深入生活,真正以人民作为创作的主角,切实让生活成为文艺的源泉!以真实的、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反映当代人民生活的精神风貌;用生动的、具有感召力的文艺方式引领社会风尚。二是要切实把总书记“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的希望落到实处。尽心尽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文艺精品;真正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不断塑造、完善自我品德修养,大力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作为一位基层作协负责人,要胸怀宽广带队伍,引领广大作家文艺家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听党话、跟党走,用心描绘生活,真情讴歌人民,忠实书写历史;要心无杂念推人才,使组织成为他们的成长摇篮和温馨之家,真正让有潜力、有德行的青年文艺人才脱颖而出,展翅高飞!要尽心尽力谋发展,巧借全国文代会作代会东风,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凝心聚力,鼓足干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黄冈文学艺术事业实现新飞跃、创造新辉煌!

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
Copynight@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备09015726号-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技术支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