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文学创作院 发布时间: 2022-07-19 作者: 王富云
7月15日至18日,由湖北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通城县委宣传部主办的“通城杯”《散文湖北》新锐作家颁奖暨“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采风创作培训活动在咸宁通城举行,近百名优秀作家、文学爱好者汇聚一堂,共享文学盛宴。省作家协会主席李修文,党组书记、副主席文坤斗,咸宁市政协副主席刘智毅,咸宁市文联党组书记杨志文,通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波,副县长李慧芳等出席活动。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江清和主持颁奖活动。

▲“通城杯”《散文湖北》新锐作家颁奖仪式现场
《散文湖北》新锐作家是根据《散文湖北新锐作家评审方案》,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在我省50岁以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的作家中进行投票评选的。董祖斌、成丽、崔迎春、陈鸿波、田芳妮、王芳、韦群、段吉雄、李兴艳、周世菊10位作家获得“湖北散文新锐作家”殊荣。

▲省作协主席李修文在颁奖仪式上致辞

▲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文坤斗在颁奖仪式上讲话
省作协主席李修文在颁奖致辞时说,湖北是散文创作的沃土。一方面,我们要善于积极主动地去创造让作家们觉得有安顿感、获得感的中意的文学生活,文学组织工作者要让作家的创作更有尊严;另一方面,当今人们的生活和生存越来越碎片化,每一个人都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主体性,而散文创作在重建主体性这一过程中可以发挥融合指引的作用,我们要有胆量、有勇气,从自我开始,大胆创新,为散文写作“变法”写出梦想中的散文。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文坤斗说,评选活动旨在繁荣创作,发现和培养散文创作新人,既是对我省中青年散文创作实力的一次检阅,也是对散文创作在题材和写法上创新的激励。新时代新征程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丰富素材,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立足湖北厚重的历史文化、卓绝的革命斗争、火热的改革实践,创作出反映中华民族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人间正道的人民史诗,推出更多展现中国精神、时代气象、荆楚风格的文艺精品。从波澜壮阔的时代和人民生生不息的生活中获得主题营构、人物塑造和情节编织,创作出更多具有强烈时代精神、鲜明时代特色、浓郁生活气息、深厚思想底蕴的优秀作品。
颁奖活动后,举办了“山乡之变与散文之变”文学讲座及交流采风活动。著名作家、《星星》诗刊杂志副社长杨献平在讲座中阐述,我们要深刻认识当今社会的复杂性、丰富性,理解山乡之变给散文创作带来的机遇和变化。《美文》主编穆涛说,作家们一方面要细致体察山乡之变中物质的变化,另一方面要深刻洞悉山乡之变中人精神的变化,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作品彰显中华优秀传统蕴含的文化基因的强大生命力。湖北日报东湖副刊主编熊唤军阐述了当代生活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散文创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讲座后,作家发表了获奖感言,谈了自己的体会。王芳说,写好一本书要多请教,向专家、向书本、向经典请教;她表示,写作就是怀揣着责任和担当,要写得好看,写出人物的个性,写出人性的光辉,淡化小我,关注众生。段吉雄说,故乡把我们交给世界,也把世界交给了我们。作为一名写作者,在这些以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情境和事物中,发现被忽略和漠视的部分,然后通过不断回望和再塑,重新回到自我,重新站立、行走、奔跑和沉思,这是对于生养之地和生命本体的回馈和致意。董祖斌分享道:散文是文学体裁中“易”又“难”的表达,数千年的历史,最普及的对象,传统与突破、继承与创新、现实与探索,都是散文面临的升华难度,是时代的课题,也是散文本身的命题。“新”是散文的要求,“锐”是散文的态度,本次活动更加激励我在文学的道路上保持青春的姿态,不断成长,永不放弃,成为我文学道路上新的起跑点,这种与文学终生为伴的信心与决心更加强烈、更加坚定。成丽回顾了不断突破的写作之路:在叙事技巧、情节设置上,尽量遵循现代艺术写法,部分篇章会有意识流的变化,比如时空的肆意跳跃,故事的不完整性,语言的随意流动,她希望,能从散文湖北的高地出发,紧跟时代的步伐,以一颗初心,书写底层,书写人民,以文学精品叩响时代的声音。陈鸿波说:“我感恩生命,热爱生活,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地理人文,都将是我永远的情愫和创作的源泉,我也将去好好地开发这块宝藏,记住乡愁,抒写生命之根,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许多挑战,也给了我们许多机遇,更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身为作家的担当和使命,我一定以此作为新的起点,不断提升自我水平,扎扎实实地写作,根植于生活,根植于人民,顺潮流,接地气,应时代,写出更多更优秀的篇章,来拥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散文湖北》是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的公众号平台,自2019年7月创办以来,发稿145期,推出大量我省作家的作秀散文作品,其中包括新锐作家的作品。
来源:
文学创作院 作者:
王富云
发布时间:
2022-07-19
7月15日至18日,由湖北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通城县委宣传部主办的“通城杯”《散文湖北》新锐作家颁奖暨“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采风创作培训活动在咸宁通城举行,近百名优秀作家、文学爱好者汇聚一堂,共享文学盛宴。省作家协会主席李修文,党组书记、副主席文坤斗,咸宁市政协副主席刘智毅,咸宁市文联党组书记杨志文,通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波,副县长李慧芳等出席活动。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江清和主持颁奖活动。

▲“通城杯”《散文湖北》新锐作家颁奖仪式现场
《散文湖北》新锐作家是根据《散文湖北新锐作家评审方案》,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在我省50岁以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的作家中进行投票评选的。董祖斌、成丽、崔迎春、陈鸿波、田芳妮、王芳、韦群、段吉雄、李兴艳、周世菊10位作家获得“湖北散文新锐作家”殊荣。

▲省作协主席李修文在颁奖仪式上致辞

▲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文坤斗在颁奖仪式上讲话
省作协主席李修文在颁奖致辞时说,湖北是散文创作的沃土。一方面,我们要善于积极主动地去创造让作家们觉得有安顿感、获得感的中意的文学生活,文学组织工作者要让作家的创作更有尊严;另一方面,当今人们的生活和生存越来越碎片化,每一个人都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主体性,而散文创作在重建主体性这一过程中可以发挥融合指引的作用,我们要有胆量、有勇气,从自我开始,大胆创新,为散文写作“变法”写出梦想中的散文。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文坤斗说,评选活动旨在繁荣创作,发现和培养散文创作新人,既是对我省中青年散文创作实力的一次检阅,也是对散文创作在题材和写法上创新的激励。新时代新征程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丰富素材,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立足湖北厚重的历史文化、卓绝的革命斗争、火热的改革实践,创作出反映中华民族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人间正道的人民史诗,推出更多展现中国精神、时代气象、荆楚风格的文艺精品。从波澜壮阔的时代和人民生生不息的生活中获得主题营构、人物塑造和情节编织,创作出更多具有强烈时代精神、鲜明时代特色、浓郁生活气息、深厚思想底蕴的优秀作品。
颁奖活动后,举办了“山乡之变与散文之变”文学讲座及交流采风活动。著名作家、《星星》诗刊杂志副社长杨献平在讲座中阐述,我们要深刻认识当今社会的复杂性、丰富性,理解山乡之变给散文创作带来的机遇和变化。《美文》主编穆涛说,作家们一方面要细致体察山乡之变中物质的变化,另一方面要深刻洞悉山乡之变中人精神的变化,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作品彰显中华优秀传统蕴含的文化基因的强大生命力。湖北日报东湖副刊主编熊唤军阐述了当代生活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散文创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讲座后,作家发表了获奖感言,谈了自己的体会。王芳说,写好一本书要多请教,向专家、向书本、向经典请教;她表示,写作就是怀揣着责任和担当,要写得好看,写出人物的个性,写出人性的光辉,淡化小我,关注众生。段吉雄说,故乡把我们交给世界,也把世界交给了我们。作为一名写作者,在这些以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情境和事物中,发现被忽略和漠视的部分,然后通过不断回望和再塑,重新回到自我,重新站立、行走、奔跑和沉思,这是对于生养之地和生命本体的回馈和致意。董祖斌分享道:散文是文学体裁中“易”又“难”的表达,数千年的历史,最普及的对象,传统与突破、继承与创新、现实与探索,都是散文面临的升华难度,是时代的课题,也是散文本身的命题。“新”是散文的要求,“锐”是散文的态度,本次活动更加激励我在文学的道路上保持青春的姿态,不断成长,永不放弃,成为我文学道路上新的起跑点,这种与文学终生为伴的信心与决心更加强烈、更加坚定。成丽回顾了不断突破的写作之路:在叙事技巧、情节设置上,尽量遵循现代艺术写法,部分篇章会有意识流的变化,比如时空的肆意跳跃,故事的不完整性,语言的随意流动,她希望,能从散文湖北的高地出发,紧跟时代的步伐,以一颗初心,书写底层,书写人民,以文学精品叩响时代的声音。陈鸿波说:“我感恩生命,热爱生活,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地理人文,都将是我永远的情愫和创作的源泉,我也将去好好地开发这块宝藏,记住乡愁,抒写生命之根,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许多挑战,也给了我们许多机遇,更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身为作家的担当和使命,我一定以此作为新的起点,不断提升自我水平,扎扎实实地写作,根植于生活,根植于人民,顺潮流,接地气,应时代,写出更多更优秀的篇章,来拥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散文湖北》是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的公众号平台,自2019年7月创办以来,发稿145期,推出大量我省作家的作秀散文作品,其中包括新锐作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