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 2025-11-19 作者: 黄石港作协 舒煜
11月7日,由防城港市作协、黄石港区文联、区作协联合举办的诗集《万物同家一一周承强生态诗选》分享会在作者第二故乡广西防城港市龙德大酒店举行,防城港市作协主席韦佐、秘书长张辉以及周立品、张海燕、黄元超、毛金平、陈梓涵、骆炳燕、刘国华、张荷仙、宋萍芳、彭志林、刘晋平、袁可枝、周承强等10多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参加。
分享会气氛热烈,大家纷纷发言畅谈,评价中肯,认为周承强的创作具有一定的标识性意义。作者周承强在分享会上介绍了创作体会与感悟,讲述了自己为写好美丽中国生态,多次深入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三清山、流溪河等一批国家公园,不辞辛苦,用笔描绘美丽生态图卷,赋予了生态诗篇更多家国情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崇高理念。
韦佐肯定了周承强长期探索生态诗歌创作富有成就,他的诗作既赞美自然万物、生命灵气,体现出诗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张海燕认为这本诗集反映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最新成果,是用文字丈量生态的行动书,典范地展示了一种新视角、大视野、大意象、大气象、大胸怀、大情怀,读这些生态诗,像面向自然、生态、天地、宇宙一样,给人神话般的快乐和启迪。毛金平认为,周承强用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宏阔高远的意境,生动反映了壮阔的新时代新生态新画卷,他以独特地手法歌咏了三江源等一批国家公园的生态图卷。作者穿行于新时代火热生活,人与自然共情的精神吟颂,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体验创新努力值得肯定。刘国华认为,周承强的诗以小见大,诗中意象与命运紧密勾连,写透了个体在环境中的渺小与被动,像见微知著的生存速写,从中能唤起对自然和动物的热爱情怀。
与会作家、诗人们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与交流,共同品味生态文学的韵味与魅力。

来源:
作者:
黄石港作协 舒煜
发布时间:
2025-11-19
11月7日,由防城港市作协、黄石港区文联、区作协联合举办的诗集《万物同家一一周承强生态诗选》分享会在作者第二故乡广西防城港市龙德大酒店举行,防城港市作协主席韦佐、秘书长张辉以及周立品、张海燕、黄元超、毛金平、陈梓涵、骆炳燕、刘国华、张荷仙、宋萍芳、彭志林、刘晋平、袁可枝、周承强等10多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参加。
分享会气氛热烈,大家纷纷发言畅谈,评价中肯,认为周承强的创作具有一定的标识性意义。作者周承强在分享会上介绍了创作体会与感悟,讲述了自己为写好美丽中国生态,多次深入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三清山、流溪河等一批国家公园,不辞辛苦,用笔描绘美丽生态图卷,赋予了生态诗篇更多家国情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崇高理念。
韦佐肯定了周承强长期探索生态诗歌创作富有成就,他的诗作既赞美自然万物、生命灵气,体现出诗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张海燕认为这本诗集反映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最新成果,是用文字丈量生态的行动书,典范地展示了一种新视角、大视野、大意象、大气象、大胸怀、大情怀,读这些生态诗,像面向自然、生态、天地、宇宙一样,给人神话般的快乐和启迪。毛金平认为,周承强用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宏阔高远的意境,生动反映了壮阔的新时代新生态新画卷,他以独特地手法歌咏了三江源等一批国家公园的生态图卷。作者穿行于新时代火热生活,人与自然共情的精神吟颂,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体验创新努力值得肯定。刘国华认为,周承强的诗以小见大,诗中意象与命运紧密勾连,写透了个体在环境中的渺小与被动,像见微知著的生存速写,从中能唤起对自然和动物的热爱情怀。
与会作家、诗人们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与交流,共同品味生态文学的韵味与魅力。
